一、我国亲子类节目本土化的发展概括
(一)我国亲子类节目本土化的发展背景
我国亲子类节目本土化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成长。首先,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无论是社会建设还是其他方面,都必须先稳固家庭关系,然后才能更好的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家庭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也有利于我国亲子类节目发展前景。其次,在我国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历来是中国文化传统为重点,但如今父母工作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孩子,亲子类节目恰好切中了社会的软肋,由此,开始陆续出现亲子类节目,使我国亲子类节目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得以更好的发展。
我国亲子类节目本土化是节目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亲子类节目刚刚进入人们的视线中,家长和孩子只是在固定的演播室一起单纯的玩乐相处。例如:在2003年,深圳卫视首次推出我国第一档亲子类节目《饭没了秀》,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连续三年获得收视冠军,在此之后,亲子类节目竞相模仿,掀起热潮,出现了扎堆的现象。在这种发展状态下,节目自身为了满足创新需求,不断的进行本土化创新。例如:2013年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亲子类节目,在原版的基础上加以中国本土的元素,利用我国地域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优势,使亲子类节目再次达到顶峰,节目也能够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我国亲子类节目本土化是受众心理的内在需求。中国自古以来都讲究以家庭为主,尤其是对孩子教育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亲子类节目开始只注重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如何相处,而现在,在此基础上加以进行对孩子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正是受众心理所需要的。“男主外、女主内”是我国普遍的家庭观念,父亲角色有所缺失,对于孩子和妻子来讲,更加渴望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幸福感,亲子类节目开始是由母亲和孩子参与,而现在亲子类节目更加倾向于父亲和孩子相处,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满足受众的内在需求。论文网
(二)我国亲子类节目本土化的发展现状
现如今,中国处在文化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状态,观众欣赏水平也呈现多元化,这就对亲子类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创新发展。在最近几年,我国亲子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电视荧屏中,出现了严重的跟风现象,忽视了节目本土化的创新发展。其中,在2013年,湖南卫视从韩国引进的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了自身创新,不断的进行探索,在节目中,加入了本土的部分,满足了中国受众的需求,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由于《爸爸去哪儿》反响热烈,在次年浙江卫视推出《爸爸回来了》、深圳卫视推出《辣妈学院》、天津卫视推出《宝贝你好》等亲子节目,都成功的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但是仔细观察发现,《爸爸回来了》与《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节目形式、嘉宾选择以及传播的内容方面相似,并没有满足节目内在创新的需求。如今,虽然亲子类节目本土化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需要国内亲子类节目工作者进行更多的研究探索。
二、《爸爸去哪儿》本土化创新特点
《爸爸去哪儿》的整体框架还保留了原版《爸爸,我们去哪儿》的节目形式。但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中国版本在很多细微之处都进行了本土化的创新。如下:
(一)节目节奏快,符合受众的生活习惯
《爸爸去哪儿》节目节奏符合中国受众的生活习惯。首先,中国受众生活节奏快,我国人们每天都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忙碌着,从而在放松时观看电视节目也会适应快节奏的综艺形式,而韩国每天生活的相对舒适,享受生活,节奏比较慢。就比如,中版《爸爸去哪儿》能够将72小时的录制压缩成2期节目,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增添了很多爸爸与孩子的情感小故事。节目节奏快,符合中国受众习惯;而韩版《爸爸,我们去哪儿》将48小时录制叙述成2期,其中还有很多空镜头和空场景,节奏缓慢。其次,中国观众喜欢追求刺激,符合中国受众审美要求。中国的观众喜欢挑战,所以对视觉也相应的会追求刺激;而韩国的人们对平淡的事物充满了耐心,注重细微变化,属于敏感类型。[丹尼斯麦奎尔(美)。受众分析[M]。刘燕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6-185。]就比如在《爸爸去哪儿》中不仅拍摄时间有所增长,还选取了更加艰难的环境,比如:东北的雪乡、宁夏的大沙漠等,也增添了很多更有难度的游戏任务,使得嘉宾觉得有挑战性,同时心理上会觉得很刺激很过瘾。因此,中国一定要在原版的基础上考虑中国本土观众的实际情况,才能被中国受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