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1 误读的文学起源 5

2。2 误读的两种常见形式 6

2。3 新闻误读的概念和特性 7

3 新闻误读主体分类 9

3。1 新闻发布者造成的新闻误读 9

3。2 新闻传播者造成的新闻误读 10

3。3 新闻受众造成的新闻误读 11

4 新闻误读的成因 12

4。1知识欠缺的误读 12

4。2 贴标签式的误读 13

4。3 夸大其实的误读 14

4。4 以偏概全的误读 14

4。5 正向拔高的误读 15

4。6 刻意渲染的误读 16

4。7 主观故意的误读 16

5 规避新闻误读的具体措施 18

5。1 新闻发布者形象树立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18

5。2 新闻传播者社会责任心的增强 18

5。3 受众提高对新闻内容的辨识能力 19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 考 文 献 22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美国著名文学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等作品中多次提到了“影响及误读”的观点[1]。布鲁姆的误读理论认为新一代的诗人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以往优秀诗人和优秀作品的影响,为了提高自己作品的知名度,或者处于对自己作品是否能够成名的担心,后人在对前人作品进行吸收和解读的过程中,故意误读以往的文学作品,求得在文学界的地位声望的提升。这种误读行为是新一代诗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在文坛地位的担忧,进而做出的自我拯救行为[2]。这种反复误读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误读也成就了文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误读源于文学界,进而逐渐的应用在政治、哲学、语言文学等多个领域当中。论文网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对待社会现象,往往也会出现不同的解读结果[3]。有些解读会直指现象本质,有些可能会背道而驰,此时直指现象本质的被视为“正读”,即符合文本内容所阐释的社会文化特征,而背道而驰的视为“误读”,即背离文本内容过阐释的社会文化特征[4]。

误读的语义也在不断的发展中,牛津字典中将误读解释为错误的解读和阐释某一文本或者某一种现象等行为[5]。《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误读解释为:读错字音或者是错误的理解。可见如今的误读已经背离了布鲁姆理论中的创新思维,而更多的被解释成为一种偏离文本内容的错误解读,本文中所讲述的误读的释义为错误的理解[6]。

新闻误读是客观存在的,受众获得的新闻信息有些与新闻传播者的实际意图存在较大的偏差,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较多,与社会背景、历史背景和个人背景相关,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多元、多变的发展态势。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到新闻传播中,新闻传播的形式和渠道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公众参与新闻传播的机会越来越多,无形当中调动了其参与新闻传播的而积极性,加之大众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信息来源渠道、表达渠道、传播形式均呈现出了多元化。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解读过程中并没有领会新闻传播者的意图,也没有真实的反应出新闻文本中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出现误读甚至是与本义相反的状况,致使新闻传播没有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新媒体的出现使受众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更加的广泛,另外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受众的信息来源渠道更为广泛、复杂,加大了甄别难度。约束新闻行业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因此新闻行业中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发布虚假新闻报道的行为较多,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上一篇:他者视阈下纪录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研究
下一篇:自媒体时代下流量分配研究

中国共产党对新媒体中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

中国早期电影业发展的目的

香港电影的港式动作美學【4131字】

音乐里的思想配乐對电影...

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4356字】

青春微电影對弱势群体矛...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安康汉江网讯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