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的研究概况
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工作的概念在50年代由梅耶霍夫(G·G·Meyerhof)[1]提出,随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国内外工程界对此都高度重视。1953年弗朗西斯(A。J。Francis)[2]首先对单独基础上的多层多跨框架结构的共同作用进行研究。随后,岑米斯基(S·Chamecki)[3]、格罗斯霍夫(H·Grosshof)[4]相继各自对单独基础上多层多跨框架结构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研究。到了60年代,萨玛(H·Somer)[5]提出考虑上部结构刚度计算基础沉降、接触应力和弯矩的方法。而随着计算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出现,有限元软件开始在研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其中,申凯维茨和张佑启(0。C。ZeinkeiwiczandYK。Cheung)[6]应用有限元对地基与基础的共同作用的研究和普齐米尼斯基(J。S。Przemieniecki)提出子结构的分析方法,为哈达丁(M。J。Haddadin)[7]首次利用子结构的分析方法研究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次年,克里斯琴(J。T。Christian)[8]在多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会议上阐述多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问题。在该课题方面的研究人员日益增加。20世纪70年代,第一届“土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国际性会议召开,地点选在了印度。在1978年和1981年的第九届第十届国际土力学基础工程会议也对此问题就行了专题讨论。在这之后,20世纪八十年代的“土与结构物共同作用的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标志着共同作用研究成为国际性研究课题。84591
2国内研究概况
共同作用的概念一经提出,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被国内工程界高度重视。国内对共同作用的研究大多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较为全面的现场测试则起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北京、上海等地,对高层建筑进行测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之后理论和试验发展齐头并进,国内研究形式一片大好。我国数次会议都对共同作用进行了专题讨论,包括土力学解析和数值方法会议、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等。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大量呈现。如:张问清[9]等人扩大子刚度结构的提出,杨敏[10]桩筏基础和上部结构的试验研究。论文网
1994年,袁聚云、赵锡宏等[11]利用子结构分析法综合分析了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宰金珉、宰金璋等[12~13]对高层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方法及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半解析半数值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楼梦麟、吴京宁等[14]应用梁的振动方程,并基于近似土体波动场公式,推导出了水平与转动耦合情况下在频域内的群桩相互作用因子,并给出了群桩阻抗函数在受刚性承台约束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廖雄华、周健等[15]通过对桩/板筏与地基土的两类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的分析,基于梁、板的工程弹性理论给出了有关这些基础的广义位移模拟方法的定义。进入21世纪以来,有限元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共同作用问题的研究上。邱新刚[16]将上部结构看做平面杆系结构,选用三线型刚度退化模型,编制了MATLAB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林谨[17]利用ANSYS对6层框架结构和2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共同作用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并与刚性地基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陈东[18]建立了大体积桩基-土-框架结构的试验模型,并运用MSC。Marc软件对上述共同作用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分析。何晓慧[19]等运用ABAQUS软件分析了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对共同作用中桩基础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刘洁平[20]对有限元软件MSC。Marc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多层土的静力Duncan-Chang本构关系模型和动力等效线性化本构关系模型,并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其可靠性,该法可用于高层建筑详细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问题中。武成浩[21]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考虑土-结构共同作用效应的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实体有限元整体模型,分析了土-结构共同作用效应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并对影响结构地震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参数对比分析。李剑[22]在其硕士论文中使用共同作用分析方法和常规设计分析方法对贵阳某一建立在岩溶区10层住宅楼进行了分析,并且总结了在共同作用分析方法下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应力与变形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