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自再现模研究现状1960年A.G.Fox和Tingye Li通过计算机进行迭代运算证明,经过一定数量的反射之后,光腔内场分布趋于稳定,不再受衍射的影响。谐振腔不同振荡模式的振幅和相位分布可以用迭代法得出。1970年,随着快速傅里叶变换法的问世,激光传输和模式计算得到了重要发展,同时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上世纪80年代末,Yevick等提出了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研究自再现模,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使用了矩形网格,使得在处理曲面条件时,效率比较低,运算量很大[2]。上世纪90年代初,Kochet提出了有限元光束传播法,使得光波导结构的描述更准确,但是无法直接求得光腔的场传输是其不足之处[3]。根据对称共焦腔的基本衍射理论,可以对激光谐振腔的自再现模式理论进行分析。通过与实验对比的方法,可以检验仿真光场的吻合度,这对于激光器的设计有着重要作用。王晓峰,康东丽等人从激光形成过程及谐振腔自再现模的数值分析出发,得出了出了仿真结果及图像,使用数值计算使得抽象公式具体化,对于理解物理过程很有帮助,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只是针对了简单的三能级红宝石激光器,难以直接应用于现实复杂激光器的计算[4]。33645
兰姆凹陷法稳频研究现状
1963年R. A. McFarlane, W. R. Bennett以及 W. E. Lamb 三人联合发表了论文,正式宣布发现兰姆凹陷[5]。这也就意着单频氦氖激光器在精密计量领域应用的开始。从此打开了激光稳频领域的大门,广泛应用于长度以及频率的计量。1987年Jow-Tsong Shy 以及Tsu-Chiang Yen利用兰姆凹陷法对CO2激光器稳频的研究,促进了CO2激光器在高分辨率光谱波段的应用[6]。论文网
基于兰姆凹陷法稳频技术原理,可以设计并制造出频率稳定的He-Ne激光器系统,并且具有主动对兰姆凹陷搜索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兰姆凹陷稳频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容易失锁,近来,李华丰、朱振宇等人将兰姆凹陷稳频同热稳频技术相结合,通过附加的温控系统改善谐振腔受温度影响大的问题,为兰姆凹陷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做出了铺垫[7]。
- 上一篇:高次谐波研究进展及研究现状
- 下一篇:大气湍流中传输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