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包物或容器。其大小一般为5-200μm不等,形状多样,往往取决于原料与制备方法。微胶囊化:即制备微胶囊的过程。微胶囊化技术:指将气体、液体或固体包埋在微小而密封的胶囊中,使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控制速率释放出来的技术。其中,被包埋的物质称为芯材,包括香精香料、文生素、酶、酸化剂、色素、甜剂、矿物质、微生物、脂类气体以及其它各种饲料添加剂。包埋芯材实现微囊胶化的物质称为壁材。
芯材:可为水溶性、油溶性化合物或混合物,其状态可为液末、固体、粉体或气体。可包囊物的品种极其繁多,如交联剂、、化学反应剂、显色剂催化剂、给湿剂、药物、洗涤剂、矿物油、水溶液、染料、颜料、食品、杀虫剂、溶剂、气体、疏水化合物及无机胶体等。
壁材:可用作微胶囊包囊材料的有合成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和半合成高分子和材料,所包囊物质(囊心物),油溶性囊心物需要选择水溶性包囊材料,水溶性囊心物则要选油溶性包囊材料,意思就是包囊材料应不与囊心物反应,不与囊心物混溶。高分子包囊材料本身的性能也是选择包囊材料所要考虑的因素,如渗透性、溶解性、稳定性、粘度、可聚合性、吸湿性、电性能、吸湿性及成膜性等。
张可达[15]等人总结了各种制备微胶囊的方法(化学法、物理法和物理化学法)和原理,结合国内外最近几年对微胶囊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微胶囊制备方法,使微胶囊发展前景更明亮。
刘群[16]等人以乳化/内部凝胶化法制备了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 重点考察了成膜反应过程中影响微胶囊膜强度的几个主要参数, 以及ACA微胶囊的制备,膨胀度的定义和测定方法,还有膜厚度的测定方法。壳聚糖主要是通过影响膜的厚度,进而影响微胶囊的膜强度。初步探讨了海藻酸钠与壳聚糖两种高分子发生聚电解质络合反应的机制。
陶梅[17]等人使用θ射线引发N-乙烯基吡咯烷酮 (NVP)和苯乙烯(St)的细乳液体系制备微胶囊,并用核磁共振H谱( HNMR ) 、共聚焦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2,2-联吡啶为标记研究纳米微胶囊的渗透性。结果是通过氢谱表征发现聚NVP和聚苯乙烯(PSt)发生了接枝共聚合。结论是合适的St/NVP比例和增加乳化剂十优尔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有利于纳米微胶囊的形成,并且微胶囊有较好的渗透性。
赛佳明[18]等人采用脉冲电场法制备生长激素-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根据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结果,得出通过脉冲磁场制备的载生长激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的粒径分布比较均匀,分散性好。不断优化工艺条件和处方组成。观测其形态、尺寸的变化,鉴别其组分,测定生长激素含量和回收率、包封率,并进行体内、外释放实验 。结果是选择450um锐孔直径、1.5%海藻酸钠浓度、2cm液面距以及8mL/h推进速度、2%Ca2-浓度作为最佳工艺条件。
6荧光染色
王雅娜[19]等人通过考察了罗丹明B 浓度、pH值大小等因素对罗丹明B的荧光光谱影响,绘制了其三文荧光光谱图。结果显示,随着罗丹明B的浓度增加,其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都发生红移,荧光强度先增后减。罗丹明B的三文荧光光谱图较二文荧光光谱图能更详细地描述被测组分的性质,这为综合考查罗丹明B的结构特征提供了参考。
金鑫[20]等人通过壳聚糖上的氨基与叶酸活性酯反应,使叶酸与壳聚糖发生偶联反应。再用异硫氰基荧光素与叶酸-壳聚糖进行化学嫁接,以离子交联法制成使得它具有荧光的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并与肝癌HepG2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叶酸活性酯用量和试剂滴加速度及反应温度是影响偶联比的主要因素;通过壳聚糖主链上的游离氨基与叶酸上的羧基形成酰胺键,从而达到壳聚糖化学修饰。在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用量比为1:1,反应温度30℃,滴加速度为2mL/min ,反应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可得到稳定的叶酸偶联壳聚糖;所制得的纳米粒粒径为290nm,形态规则,细胞荧光效果也很明显;此方法能用于制备荧光标记的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粒载体。
- 上一篇:土木工程投标报价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下一篇:国内外马氏体不锈钢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
-
-
-
-
-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