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入到样品和参比物的能量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种技术。根据测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功率补偿型(Power conpensation)、热流型(Heat-flow)和热通量型(Heat-flux)三种类型。63641

Sovizi M.R.等[10]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热差分析(TG/DTA)技术研究了微米级和纳米级硝化棉的热稳定性。De la Ossa M.等[11]对高氮量硝化棉的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包括DSC在内的多种热分析方法对不同含氮量硝化棉进行了分析。胡祖荣[12]和Ning[13]分别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估算了硝化棉爆炸的临界升温速率。胡荣祖,赵凤起,高红旭等[14]提出了从不同恒速升温条件下的DSC曲线峰温(Tp)和Tp时的反应速率(αp)计算并确定含能材料放热分解反应动力学三因子[Ea、A和F(α)]的方法。李文波,薛锋,丁恩勇等[15]针对DSC曲线相变前后的基线产生位移时如何计算相变潜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零相变潜热等价基线的概念,用迭代法求DSC热流曲线并与零相变潜热等价基线所围的面积即为相变潜热。李文波,薛锋,程镕等[16]对用常规热流型DSC仪测量物质比热容时的两个误差来源,即实际的升温速率偏离了程序设定的升温速率以及样品铝盘与参比铝盘两者质量的差异造成的影响进行数学分析,导出了计算比热容的改正方程,从而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李震等[17]研究发现在相同测量条件下,纯物质的DSC曲线具有类似红外光谱的指纹特性的性质,论文网即曲线上的峰的位置、形状和个数等由所用的样品决定,在测得样品的DSC曲线后,与标准曲线或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标准样品曲线对比,可以用于定性分析。李艳春等[18]使用DSC/TG联用技术对6种不同配比的硼/氧化铜延期药进行了热分析研究,通过对DSC/TG曲线的分析和使用无模式的Friedman法对B/CuO分解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进行求算,对其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

DSC作为筛选物质危险性实验的有效手段,已经在国内外得到普遍的应用。

上一篇:单基药性能的研究现状综述
下一篇:超细微粒灭火剂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翻转课堂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会议产业现状研究

会展场馆空间分布特征国内外研究现状

社区的三维可视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不同形貌SnO2纳米材料的光...

会展品牌塑造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安康汉江网讯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