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器在众多的现代电子通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以分离有用信号和无用信号,现代微波双工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微波导航、微波通信、卫星通信、遥测遥控、军事电子对抗以及移动通信等诸多领域[2]。67770
1948年,Lawson[3]和Fano第一次对双工器进行了描述,在此同时,J.R.Pierce[4][5]针对信道相邻的双工器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法,后来Manhaei和Cristal[6][7]就双工器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推动与发展。借助串联或并联形式,他们将滤波器组接连在一起,并且在接连处增加了额外的用以补偿失配阻抗的补偿网络。或者,采用去掉滤波器常规设计方法下的第一谐振单元,此法有助于消去接连处的电纳,从而保证归一化后阻抗的实部接近于l。
阻抗补偿技术依然还在使用,但是此法逐渐被更有效、更为准确的综合法所替代。论文网
在设计双工器时,滤波器通常被设计成为适于多路复用的结构。结构中两个滤波器被设计成互补的形式,可以相互补偿。从而可以很好的实现整个通带内的匹配。P.La
Tourrette[8][9]则提出了相邻信道多工器的设计方法,并在R.J.werrzel创立的宽带滤波器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如何实际应用小型化滤波器多路复用技术的方法。1968年,通过实验E.J.Curley发现,在实现两个交指型滤波器所构成的通带相邻双工器的调谐时,低频滤波器中第一节谐振单元的频率应该跳到低于正常频率的水平.这一发现成为附加阻抗补偿网络的一种方式[10]。后来,J.D.Rhodes进一步扩充了这一思想,并在1979年研究了多信道情况,还提出了几种多工器一般的解决方法。
国内对于双工器的研究起步比较较晚,在老一辈微波专家中,李嗣范[11]、林为干[12]、吴万春[13]、甘本祓等人,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多工器设计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和改善。上世纪的90年代,随着通信行业、军事领域的快速发展,波导滤波器和双工器的设计及实现成为焦点之一。南京理工人学的王锡良[14]、张本全、丁华[15],电子科技大学的刘掣和东南大学的汪杰、戎敖生、尹雷、洪伟[16]、曹静[17]等在微波毫米波双工器的设计研制上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波导双工器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采用E面金属膜片滤波器及其变形结构构成双工器,另一个是采用H面金属膜片滤波器及其变形结构构成双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