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学家 Shannon 于 1949 年发表其代表性论文“关于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首次建立 了保密通信系统的数学基础理论,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密码学的理解,尤其是公钥体制下的密 码学[3]。该文详细阐述了密码系统、纯密码、完善保密性、理论与实际保密性等概念,至此彻 底将密码学的研究带入了科学的轨道。74265
我国对密码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在密码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如密码共享理论、序列 密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 差距,特别是在实际应用领域。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P 后,更是对我们的信息安 全和信息化的产业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此外在核心领域、国家重点设施中不可能使用他国的加密手段,要做到独立自主的保障 我国安全,只有靠自主研发。正因为这样,我国在密码算法、密码标准等近代密码学领域上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经过近七十年的现代密码学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安全有效的公钥密码体制有 3 种:论文网
a) 基于大整数因此分解问题,如 RSA b) 基于有限域离散对数问题,如 DSP
c) 基于有限域椭圆离散对数问题,如 ECC
在计算机分解大整数的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为了保证 RSA 加密体制的安全性,需要加 密信息的人们不得不增加其密钥长度,为了保证 20 年的保密寿命,安全机构一般推荐 RSA 算法的密钥长度为 2048bits,这大大增加了其实现的难度。然而 ECC 算法相比与 RSA 算法却 有着短、小、快的突出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不存在计算 ECDLP(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亚 指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