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歌曲情感极具真实性
《嘉陵江上》歌词描写的是该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从东北沦陷区流浪到西南地区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正在经历的,第一人称的创作手法,代入感极强。在这种情形下创作的歌曲更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字字叩击着人们的心弦。这首歌曲内在的情感和外在的歌词和谐统一。其中有作者的痛苦与无奈如“我必须回到我的家乡”。由于作者失去了家乡,对于他而言就等于失去了一切,让他下定决心要与日寇作战到底。从而加上了语气,强调了感情。深刻的揭示了当时只有投入到战斗中才可以收复自己的家园。“《嘉陵江上》作为抗战时期的经典之作,以它真实的情感写照和深远的现实寄意被作曲家贺绿汀所采用”[3]。
二、《嘉陵江上》的艺术解析
这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结构的歌曲,除前奏以外,A段共30小节,由5个乐句构成,在b小调陈述。三小节的间奏之后进入歌曲的B段,B段共19小节,由3个乐句构成,从e小调进入之后,逐步转入其关系大调G大调,最后又回到主调b小调上。来;自]优Y尔E论L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一)旋律分析
《嘉陵江上》以宣叙调为主,介于朗诵和歌唱之间的带有一定音量的道白,旋律性不强,节奏也较自由,谱写出以汉语语调为基调的朗诵风格旋律,和带有戏剧性的二段体结构的独唱音乐。每个乐句都由诺干长音、拖腔和密集的短音构成,大量使用三连音音型,作品采用的是b小调。下面挑选了一些经典片段。
谱例1:《嘉陵江上》1-11小节
《嘉陵江上》的旋律做了特殊处理的,因为本身是诗歌类型的文体,所以在这首歌曲中,贺绿汀采用了处于歌剧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旋律音调,歌曲旋律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第一段主要是伤心的回忆,刚开始部分,就出现了一个八度的跳跃,然后紧接着是大、小、增二度和四度的一个模拟急速下行,表现了越来越激动的心情,其中还可以听到二度下行的长音,这样的处理是为了凸显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敌人的仇恨。之后整个段落是由疏密相间的长、短音和拖腔组成,步步推进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两个核心音调,说明了作者情绪的节节高升,并且在歌曲《嘉陵江上》的后续进行中,这两个核心音调成为了歌曲的整个主要旋律组合,这也使整首歌曲的整体性比较强烈,逻辑结构十分地严密,第二段旋律是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连续递进升高的,由开始的怀念到最后的崩溃回家乡,在歌曲接近结尾的地方,甚至是随着极限音F的出现到达了全曲的高潮,全篇跌宕起伏,富有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