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光潜美学体系的四维特性

朱光潜的文艺思想与美学理论体系(尤其前期体系),是颇具特色的。其建构体系的路向是:以出世一一入世“二极性人生态度(艺术形而上学)和现代多学科的实证知识(心理。生理。文学。历史-一一艺术生理学)去融汇西方哲人学说(康德。克罗齐。尼采。叔木华。布洛。立普斯。论文网谷鲁斯,后期则是主义)。纵横交织,层次分明,使之成为一个五彩缤纷。斑谰驳杂的理论体系。它像磁石一样,吸摄着当年年轻一代的心。即使是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今天,这个体系的磁力效应,也并不减色当年文艺心理学诗论,仍是难以匹比的美学入门书。几十年来,不管是怎样的风云变幻,其读者群有增无减,这证明了这个五彩缤纷。斑斓驳杂的理论体系确是一个谜“。

朱光潜建构体系的独特心灵历程,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寻求出路的一种艰难卓绝的尝试。为了追逐人生与学术之谜,他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呵!翻开中国现代史,有谁曾不辞劳苦,从东方的香港到英伦三岛。巴黎。意大利,乃至莱茵河畔,前后度过十四年的大学生活?有谁能从飘缈的哲学玄思到精确的鲨鱼解剖。和用熏烟鼓和电气反应机测试心理反应,进行过张力距如此遥远的大脑训练?有谁曾有如此多种多样的兴趣,从中国的儒道释哲学到西方哲学(理性与非理性)。文学。艺术。心理。生理。符号逻辑,从中国诗学到西方诗学,最后用美学范式把以上万花筒式的学术成果统摄起来,成为以情趣“为焦点的一家之言?有谁能以少年的身份熟练地使用非母语系统进入西方学术之林,并以自己的力作(悲剧心理学)引起西方学术界的注目?……凡此种种,只能使人惊讶。叹绝这种用西方的火“煮自己的肉“的学术胆识和规范,和用中国人的灵“去灌输西方焦土的精神超度,从及二者的结合,令我们叹为观止。因此,朱光潜当年寻求人生出路的这种艰难卓绝的尝试,不管是在现代思想史上,还是现代文学史上,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是五四“。之后,中国学术。文化向何处去“的一种探险一与解答!我们必须把朱光潜的文艺思想。美学体系放到这个高度上,才能拨开历史的乌云,客观地展示它的光辉。

朱光潜早期的文艺思想。美学体系(以文艺心理学诗论为象征),不是一维的单一结构的学说,而是多维的理论体系,其间错纵地交织着:深刻而玄妙的哲人学说,严肃而豁达执着而超脱的人生态度,渊博而多向的学科知识,精当入微的叙述方法与行云流水式的语言表达。这里的哲人学说_二极性人生态度(艺术形而上学)_多学科的实证知识(艺术生理学/审美筋肉论)_语言表现与方法论,构成四维度的多面体的理论体系。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妙。

所谓哲人学说“,指这个体系的哲学一美学构架。逻辑起点的从属和继承关系。其前期的哲人学说,是以克罗齐的直觉说为核心,一方面渗入西方现代哲学美学诸派学说,如布洛的距离说。立普斯的移情说,谷鲁斯的内摹仿说等等,另一方面,又渗入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儒道释哲学精神和中国古典诗文的神韵。意蕴,具有转型时代中多向吸纳。兼容并包的大师心态,其焦点集中在审美认识论(心一物关系)上。其后期的哲人学说,则在扬弃前期哲人学说的基础上(也许有人怀疑这里的扬弃“关系,详情下文展开),以恩格斯创始人的哲学(主义哲学的经典形态,即原生形态),为后期追求的目标,同时吸取黑格尔。歌德。维柯等人的哲学美学观点,完成了人生观与学术观的双重变革,建构了主义形态的美学体系,其焦点由审美认识论移向审美实践论(主体论或人学本体论),成为一代美学宗师。

所谓人生态度-一一艺术形而上学“,是指这个体系的艺术特质。朱光潜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性灵,提倡人生艺术化“和艺术人生化“,并且认为:在人生与艺术之间有一个中介环节,即情趣化“。人生的情趣化,就是人生的艺术化(宇宙人情化);艺术的情趣化,就是艺术的人生化(艺术植根于人生)。这便构成一种人生一情趣一艺术“三一式结构的宇宙论模式。朱光潜早期深受尼采的影响,把人生的魂灵抬到艺术的祭坛上: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①,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有充足理由的“②。在前期哲人学说中,他以艺术人生化“去消解孤立绝缘“的直觉说,使他营造的美感内在结构在直觉说“线上得到伸延和完善。在后期哲人学说体系中(主客观统一说中),一切均以艺术“为中介环节,完成人一自然“的双向过渡。艺术形而上学,把他的人生追求与哲人学说融合起来,于是他便成为:既是青年的导师,又是现代学术泰斗,一身二任,熠熠发光,可望而不可及矣!

所谓审美感受(多学科的实证)一一艺术生理学“,是指这个体系的近代审美倾向(审美筋肉论),它把玄奥的哲人学说,灵妙的人生一一艺术“关系(艺术形而土学),落实于实证的心理_生理特征上,同时又把艺术生理学(审美筋肉论)广泛应用于诗学理论中,开创了美学_诗学的全新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艺术生理学既是朱光潜美学与诗学的交汇点,又是他学贯中西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关于这点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应有注意,下文专章论述),在中国美学一诗学史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和朱光潜相比的,艺术生理的领域至今都是他独占的高峰。

哲人学说,构成这个庞大体系(前期与后期)的轴心,艺术形而上学(人生一情趣一艺术“宇宙论模式)成为这个体系的形上观照,艺术生理学(审美筋肉论),成为这个体系的形下实证,它同时突破这个体系的界限,伸延至诗学领域,完成了独特的诗学理论建构。以上可说是朱光潜理论体系的三个不同维度。但是由于朱光潜的理论体系(各种论著),超越纯学术线性思维,处处是妙语机珠。情趣横生,渗透着语言和方法论的神奇魔力,令人爱不释手,这便构成了这个体系的第四维。因此,我们姑且把朱光潜的庞大理论体系称之为四维理论体系。面对多面体的理沦体系,必须具备相应的多面视角,否则便是盲人摸象“了。

我们以上的看法是想当然,还是根据事实的?

根据之一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一家学说,曾经像朱光潜的唯心主义“(或朱光潜-唯心主义)那样,充当众人的靶子“曾受到随心所欲的人的批判,任何人都敢于批判朱光潜,都以批判朱光潜为荣,甚至可以导出一个公式:凡能批判朱光潜的人,都是唯物的。进步的。爱党爱国的。中国的极左思潮裹夹着封建社会主义?“()的恶浪,点燃了熊熊大火,企图把朱光潜的唯心主义“(朱光潜-唯心主义)及其论著的一切遗毒“烧掉,……然而,朱光潜其人。其书。其事……却是烈火金钢“。他犹如一位身经百战谙熟一切套路的老拳师,任从对手拳打脚踢他都轻轻一挡让对方自讨苦吃,翻了筋斗之后默认出手幼稚。低劣,败下阵来。愿意回头的,便拜他为师,不愿意回头的,便终生吃亏。直截了当的说,就是:朱光潜的理论体系,很难一打就倒,一批就臭(准确地说,应是打不倒,批不臭)。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就在于这个理论体系正如一个高大的丰碑,它有四个宽阔而结实的维度,面临四面八方,吹风刮雨,只能飘洒其中的一面(一维)。因而,它总是光照四方,风吹雨打不动摇。朱光潜理论体系所经受的严峻的历史考验,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个体系内部结构的谨严与合理,它是具有相当普遍性的历史_文化现象,而不是低能理论家的虚构或胡说八道。

根据之二,是另一位大师朱自清先生的认定。朱自清在文艺心理学序言中对该书作了精僻的评论(推而广之,也可看作对朱光潜体系的评论),择其要点如下:一。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他这书虽然并不忽略重要的哲人的学说,可是以‘美感经验’开宗明义,逐步解释种种关联的心理的,以及相伴的生理的作用,自是科学的态度。在这个领域内介绍这个态度的,中国似乎无先例“。二。学术情趣化。你想得知识固可读它,你想得一些情趣或谈资也可读它;如人宝山,你决不会空手回去的“。三。超群卓尔的叙述方法与语言表达。这部文艺心理学写来自具一种_‘美’,不是‘高头讲章’,不是教科书,不是咬文嚼字或繁征博引的推理与考据,它步步引你入胜,断不会教你索然释手“,全书文字象行云流水,自在极了。他象谈话似的,一层层领着你走进高深和复杂里去。他这里给你来一个比喻,那里给你来一段故事,有时正经,有时灰谐,不知不觉地跟着他走,不知不觉地到了家“。综观以上三点即可看出,那正是针对朱光潜的四维理论体系而引发出来的金玉良言。朱自清当年的见解,可谓一语中的,石破天惊。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散文大师和学贯中西的文化思想家。他和朱光潜的关系亲如兄弟,非同一般。他对朱光潜的学说体系,体察入微,领悟深切,作出了极为准确的评价,这为后人读朱光潜的书指出了一条正确的路。然而十分可惜,此一大师对彼一大师的拳术套路“。魔法变形“的珍贵告诫,却被后来的人们忽略了,或被极左思潮所淹没了。人们只能束缚于伦理。意志上的评判,一叶障目而不识泰山了。请看50年代一位著名理论家对朱光潜理论体系的评价:朱先生的学问,骤看起来好像是很渊博,他兼收并蓄了诸家的学说,他旁征博引了许多东西,似乎也能够头头是道。但是如果认真地把他的所有著作研读一下,那我们就会发现他的学说像用许多破烂的碎布勉强联缀成的破布片“,当然,我们也承认,朱先生在过去旧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中,还算是比较用功的一个,他所涉猎的知识范围也相当广泛,在某些个别问题上,也有一些见解。但这一切并不妨碍我们作出这样的判断:就是朱先生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是敌视中国劳动人民的。反动的。剥削者的美学思想体系“③。这是50年代对朱光潜美学体系带有代表性的评价(当然也并不否认当年有许多问题实属学术探讨)。当年大批判(大辩论)的共同特点是:一。调子很高,吓唬人的大话很多;唱来唱去的大调基本相同。二。如果认真地把他所有著作研读一下“,却很少有人做得到,认真“不起来,至于能研读朱光潜的所有著作“者,谈何容易?例如你没有全面研究过克罗齐的心灵哲学,你怎么去评价直觉说的得失?你要评价朱光潜的出世一入世“说,你没有研读过尼采的哲学美学著作,又能谈出多少见解?就是那本用英文写的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在中国恐怕也很难觅到,所以谈认真“研读朱光潜的所有著作“的话,不是谎言,也是大话。且听朱光潜当年的灵魂感受:人家要封闭我的唯心主义,我自己也就非尽力封闭唯心主义不可……我自己咧,口是封住了,心里却是不服。在美学上要说服我的人就得自己懂得美学,就得拿我所懂得的道理说服我。单是替我扣一个帽子,尽管这个帽子非常合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单是拿‘列宁主义认为……’的口气来吓唬我,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我心里知道‘列宁主义美学’还只是研究美学的人们奋斗的目标,还是待建立的科学;现在每人都挂起这面堂哉皇哉的招牌,可是每人葫芦里所卖的药都不一样。“④批判者与被批判者之间根本对不上口径。50年代对朱光潜的大批判(大辩论“)之后,历史证明:朱光潜前期的学说体系,是很难做到一打即倒,一批即臭的。道理很明显,批判者所面对的是四维体系中的一维_哲人学说(而且又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对于其余三维(艺术形而上学/艺术生理学/语言表现与方法论),根本无法交锋,即使是对其一维中的哲人学说,也仅能划分一下唯物。唯心,指指点点而已。原因在于批判者的知识结构。理论库存与批判对象相比,实在难以相称,怪不得朱光潜在80年代的回忆中说:五十年代的那场大辩论,有些(即范畴概念)是可笑的“⑤。其实,可笑“的事还多着呢!朱光潜回忆中的评价,我以为是很有份量的。

打打杀杀“的学术史早已过去!真正的学术沉思,早该来临!面对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四维体系,应谈具有怎样的视界,才不至于成为盲人摸象“,或隔靴搔痒?这是本书写作的总契机。

其次,面对朱光潜七百余万字的论著。译著,如何去评论它?采取何种评论方式为最佳方式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本书未动笔之前苦苦思索的问题。

评论一部著作或一个理论家,应该说是一个探险过程。评“无定式,允许多种多样,方向相反,往往异道同归。但结合目前情况,似乎也只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基本上按照中国传统型的评点方式,或者说是变形的扩大了的评点方式。这种方式要求作者走到哪里,评论者也追踪到哪里,作对应性的评论;或者把作者的论著内容作大体上的分门别类,适当归纳,再作对应性的评论。这种评论方式缺少相对独立的解释框架,不能把芜杂“的对象重新铸造一遍,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存在物。这种评论方式既有优点,也有缺陷。其优点是,细致周到,密而不漏。在研究的起步阶段,这种研究方式的存在,似是在所难免。其缺陷是,要处处跟着作者走,作者说了什么,也要随之评论什么。这样,势必造成两种难堪情况:一是大量重复作者的原话难以避免,离开作者原话就会失去评论的依据,这样则会话语重叠。篇幅冗长,对不熟悉原著的读者,尚可读下去;但对已熟悉原著的读者,则会感到异常疲备。尤其是论述朱光潜,如果评论者的文笔欠佳,与朱氏距离太远,则难以卒读。二是难于从原著中超拔出来,自行布局。构筑,作出评论者的一家之言“。尽管评论者下了较深的功夫,对原著十分熟悉,掌握了不少材料,论之有据,言之确凿,亦间有智慧的火花闪烁,但终未能燃成熊熊大火,失去融成一体的良机。把这种评论方式称之为评点式评论,似属冤枉,因为它多少也越出了传统评点的限度与范围(如归类。醒题,使用了不少现当代美学的新范畴概念与方法等等),但由于原著磁力“效应太大,致使评论者难以拉开距离,所以在其大脑中也难以形成对应于原著意蕴闭限的简括解释框架,只好如此就范“了。

第二种方式,在充分熟悉原著的基础上,熔铸新的解释框架,超越评点方式,从我注六经“,走向六经注我“(也许这种说法很不妥善,只取其主观统一性而己)。按照现代诠释学的观点,读者对文本的诠释,是有相当自由度的。只要遵循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则可以作出不同历史时代的客观“评论。评论者在充分熟悉原著的基础上,抓住其深层的脉络走向。各类关节点,及其对应张力,像面包师做面包过程一样,水泼粉上,又拌又搓,弄成意向中新的一团(叫做先验结构“)。这样,便能做到纲举目张“,说长道短,不似其人而胜似其人“矣。

如果说,第一种评论方式近似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研究“方式,那么,第二种评论方式则近似于逻辑的研究“方式。历史方式的好处是:它是历史发展“的自然线索“,顺序。层次一目了然,这种形式看来有好处,就是比较明确“。但是这种历史“方式又有突出的缺陷,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如果处处跟随着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这就使工作漫无止境“。逻辑方式,则是一种排除了历史偶然事件的理性结构,或理性运演系统,逻辑的研究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⑥。当然这里的历史“不就是评论的原著“,但却有比较合理的类同性。至于逻辑“方式,则更具有与解释框架“的类同性。因此,笔者认为,评论一部作品。一派学说。一个理论家(作家),也可大别为两种方式:历史方式与逻辑方式。所谓历史方式,就是按照原著的历史顺序。层次,遵循其自然线索“进行评论,既不压缩,也不跳跃。所谓逻辑方式,是一种对原著充分把握的思想进程“,摆脱了各种偶然性“的干扰,是一种完全成熟的典范形式“。

本书的主观愿望是企图采用逻辑方式,在适当的地方结合历史方式。当然,采用逻辑方式(抽象为一种解释框架),会有一贯性的思想进程“,但也难免有些地方过于粗疏。乃至于个别内容的遗漏。这是要请读者原谅的。然而,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因此我也不必顾虑什么了。

2朱光潜美学体系的当代意义

对朱光潜理论体系的匆匆巡礼,使笔者感到阵阵乐趣。以上五章所论述的问题,无疑地,是朱光潜理论体系的大厦,但是掩映。衬托这个庞大体系的,还有许多灿烂的背景。银幕,园林亭阁。一个体系,就是一片生机。

本书即将告一个段落,但是心有余音,不绝于耳,然而篇幅又不能拖得太长,只好把余音“以提要的形式向读者交待一下,待以后有机会,再作论述了。

上一篇:论普罗提诺美學思想中的神性【3896字】
下一篇:论海德格尔建筑美學思想【5802字】

龋源性前牙复合树脂多层...

黑格尔美學中戏剧思想的...

黄梅戏影视剧的美學特征初探【6299字】

鲁迅對孔子及其美學思想的评说【1596字】

高层建筑美學价值分析【3449字】

马采的美學思想研究【3155字】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

美国女性《律政俏佳人》英语论文任务书

上海婴幼儿产品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

夜间护理對肝硬化消化道...

KNN算法流行音乐中的情感挖掘

國家政策能给三胎上户口...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利分配状况研究

會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述评【2208字】

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旅游...

asp.net+sqlserver图书管理系统...

公司人力资源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