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中国高校校园大门设计的文化背景和重要性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关于门的表述总是充满着感情色彩。简单的大门可以体现出整个家族、企业的文化素养和经济情况。人们在修建大门的时候总会有意识的将文化和传统考虑进去,国人对大门的重视早已根深蒂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已经不单单是研究学问的高级机构,已然演变成国民需求的设施。高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它们逐渐向世人开放,在校园景观和建筑设计中,应该让校内外的人感受到高校开放的意义。
而大门作为校园的门面,是高校的入口区域最显眼的标注,是分隔城市和校园的分隔面,是校园给社会的第一印象。作为整个高校空间序列的起点,它的设计在校园建设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有许多学校花大量资金对其进行重建或者改造。校门是高校与社会的物质和信息交流的载体。而且校园的大门既是校园设计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的组成,是从城市空间过渡到校园空间的第一印象。校门向世人展示着学校的文化、历史和氛围等。
1.1.2 中国高校校园大门设计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书院的入口一般强调轴线、对称。由于使用者及社会关系较为单一,故书院内外分隔清晰,入口仅承担着礼仪与通道的作用。
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兴办近代大学。校舍入多沿用旧有的书院、科举贡院、王公府第、官府衙门作为校园,入口形态尚无一定特征,随原有建筑性质决定。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高教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不少校园规划仿效莫斯科大学的模式,形成一定固定格式,彼此之间大同小异,缺乏个性。这种建设模式造成校园入口空间环境不生动,缺少人情。
20世纪后期,特别是90年代至今,随着经济活动的频繁开展,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也更为密切。校园入口区空间形态也从单一走向多元。
2 调研
2.1 收集资料
2.1.1 上海高校老校区校门调研(上海市区高校)
华东师范大学大门面朝中山北路高架,校门口两侧都有公交站台,而且学校位于周边唯一一个可以掉头的路口,校门口车流量较大,人流密集。校门运用拱形设计,虽然单看很现代气派,可是由于正对高架,这样的校门设计就显得太过于笨重硕大,略煞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