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画像石中的盘鼓舞比较常见的是七盘舞,另外还有四盘、六盘和十盘,这更充分证明了这种舞蹈形式的多样性。除此之外还有三种情况:一是有鼓无盘,被称之为鼓舞;二是有盘无鼓,被称作盘鼓;三是盘鼓并用,称作盘鼓舞。表演盘鼓舞的舞伎在盘鼓上纵跃腾踏,脚在鼓上击打出有节奏的鼓声,同时还要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记载:“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媚拟神,身若秋药被风,发若结旌,驰骋若鹜”,舞人在音乐激昂时向前腾跃踏鼓;在音乐松弛舒缓时,则轻歌曼舞,徐蹈鼓面。盘鼓舞很注重手袖和腰肢的动作,从现今遗存的图像资料来看,舞人在表演时多穿长袖或长巾,除俳优一类的角色之外,很少看到舞人徒手表演的画面,这大约是受“细腰长袖”的“楚舞”风格影响。舞人身穿罗衣长袖,腰部系有飘带,即便有少数舞人手持巾、拂而舞,但巾、拂依旧属于衣袖的延长。舞人有男有女,或多或少,一般是主舞者一人,伴舞两人,乐队六到七人。盘鼓舞大概在刚开始也是一种杂技表演,后来逐渐在以袖、腰见长、婀娜曼妙的楚舞结合过程中,慢慢演变成了一种风格独特的汉代主要舞蹈形式。
根据现今出土的文物资料,我们不难发现源Z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河南出土的盘鼓舞形象资料最丰富,以河南中原地区向四周扩散,北方河北、陕西,南部巴蜀地区以及东南方浙江海宁也有少量盘鼓舞的形象资料出现。四周边族地区很少有盘鼓舞的形象资料出现,我们猜测大概是盘鼓舞高超的表演技巧对表演者自身有着很高的要求,使它的传播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盘鼓舞成为汉代中原地区所独有的舞蹈形式。
二 盘鼓舞的表演形式
汉代舞蹈表演形式众多,盘鼓舞之所以被广泛流传并深受人们喜爱,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它独特的表演形式,从服装、道具再到表演者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无一不体现出其与众不同的艺术特征。
从现今遗存的汉画像石和一些文献资料来看,盘鼓舞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表演时盘和鼓的数量没有严格限制,舞人也不限男女,不限人数。
(一)独舞
盘鼓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以独舞为主,舞人有男有女。
(1)女子独舞河南南阳汉画像石中(如图1),一女舞人头梳双髻,身穿长袖罗衣,一脚踏在盘上,一脚踏于鼓上,“罗衣从风,长袖交横”,舞者身姿轻盈曼妙、凌波婉转,恍如仙女下凡。傅毅在《舞赋》中写道:“逶迤袅娜,云转飘忽。体如游龙,袖如素霓。观者称丽,莫不怡悦......” 就是赞叹舞人的舞姿曼妙灵巧,身体舒缓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