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外在结合方式
中国画中诗与画除了在内容意境上的结合,还有在形式上的结合方式。中 国画的画面讲究的是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诗与画在 形式上的结合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开始了以诗赞画 的方法出现了题画诗,文人王维即是唐朝题画诗的典型代 表人物,而在画上题诗这种形式则是从宋代才开始的而且 很快地成为盛行之风,宋徽宗赵佶就在《芙蓉锦鸡图》(图 1)中就曾用他特有的书体瘦金体给画题诗,在宋代之后 中国画中在画上题诗这一形式一直传承到现在,画上题诗
也成为中国画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方式。在画上题诗这一形 式的发展促进了宋代文人画的发展,不仅如此,因为诗是
通过书法优美线条的外在形式来表现的,所以诗与画的结合也为中国画的画面增 添了不少的形式美感。
2。 诗与画结合的原因文献综述
中国画中诗与画的结合虽然是文学与艺术上的一场美丽邂逅,但是背后也 有命运般的宿命,有很多原因促成了他们的不同方式的结合。
2。1 相同的创作群体
诗与画有着相同的创作群体,大多为文人士大夫,南宋的邓椿曾在《画继》 中提到[1]“画者,文之极也。”,可见诗与画的创作群体是一致的,都是由高尚 的文化修养的人,这是诗与画结合的重要前提。正因为有文化修养的人在古代往 往大多是达官贵族,所以他们在抒发情感时选用的方式不可能是粗暴蛮横的方 式,他们选择了文明儒雅的诗画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才促成了文人士大 夫借诗画来抒发和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的方式。
首先文人借诗来表达情感的就有许多诗句。其中有人借诗来表达怀才不遇 的愤懑,如辛弃疾的在《破阵子》中[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 怜白发生!”的描绘了内心世界道不尽的壮志难酬的悲愤与哀叹;有的人借诗句 表达旅途凄凉,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借助了风、夕阳、瘦马等一系列的传达萧瑟的景物从正 面衬托出天涯旅人孤身在外的凄凉悲切;还有人借诗表达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 , 例如李白在《赠汪伦》中[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描绘,将 无形的对友人情感变化为有形的千尺深的桃花潭水,无形化为有形,在诗中深刻
的阐述了自己与友人的情感至深,也就呼之欲出地表达了作者当时与友人离别时 的深深不舍之情。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借景物、事物或人物来表达文人情感的经典 古诗词。在古代,借诗抒情往往因为他的简洁方便,实用等原因成为了文人抒情 的优先选择之一。
文人士大夫除了借诗句抒发情感还有借画来表意抒情的。借画抒情中最具 有典型代表性的当属文人画中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描绘。文人士大夫根据四君子 的生长特点、外形特点以及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等方面的不俗表现赋予了四君 子人类的气节,文人士大夫通常会通过笔墨描绘高气节的梅、兰、竹、菊来表现 自己的人生气节。首先以竹为例,清朝郑板桥,他的诗书画堪称“三绝”,可是 他一生只画四季都不会凋谢的兰花、节坚而四季长青的 竹子、万古仍然不败的石头。在他的《竹石图》(图 2 中可见笔墨纵横,直抒胸臆,画中的竹子在水与墨之间 散发着势不可挡的锋芒和耀眼的清高气节。在画中他还 为画题了一首名为《竹石》的题诗,诗中是这样描述的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