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吴让之致力于艺事。道光十三年(1833年)李彦章权江苏按察使事访包世臣,包世向其推荐了吴让之等人,道光十六年春,李彦章升任山东都转,留扬候代特邀请吴让之、刘文淇撰写《扬州水道记》。吴让之在扬州时,曾住在石牌楼观音庵,与当时同样居住在观音庵的画家王素的“王画吴字”被人所推崇,士大夫家皆以“非王画吴字不足相配”论之。道光二十九年,吴让之分典文汇阁秘书,应王惜庵之请,补刻《高凤翰艳史》。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破扬州,吴让之54岁,文汇阁毁,为避战乱,他流寓到了好友较多的泰州,其朱文印《再生人》边款云:“咸丰三年由扬避乱来海陵”。吴让之定居泰州,前后长达十数个春秋。他在泰州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战事和其他的一些原因,可谓是“屋漏偏遭连夜雨”。直到同治二年(1863年)仲冬,他才回到扬州,现年65岁。回扬后,曾住宛虹桥、石牌楼之观音庵,居无定所,曾撰一联自嘲:“有子有孙鳏寡孤独,无家无室柴米油盐。”同治九年(1870年)72岁,卒。文献综述

1。2   吴让之艺术成就

   吴让之是晚清时期的杰出的书画、篆刻家,他在书画、篆刻领域皆有历史性的建树,是位博学多能的艺术家。他书法四体皆通,其行草学包世臣,是包世臣的入门弟子,为开辟晚清新一代书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篆隶及篆刻尤精,师法邓石如,更因其善于“铁笔写篆”撷取金石的精华,故其篆书有“气贯长虹,刚劲有力,渊雅灵动”的新风貌。其篆刻成就更胜,位居“晚清篆刻六家”之首,既继承和完善了邓派印风,又引篆书笔意入印,运用纯熟而灵活的刀法,赋予立体感,故其印舒畅得体,浑朴圆润,流转生动。以至于对后来的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等名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皆收益甚巨。

    吴昌硕评曰:“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2  吴让之篆书笔法特点

2。1   聚毫中锋,亦有笔锋偏侧

   吴让之为包世臣入门弟子,由于包世臣及其推崇邓石如,所以使得吴让之的篆书深受邓石如的影响,他还吸取了汉代碑额的用笔,运笔流畅,爽朗,字法精熟,收笔处快速出锋,动势较强。且笔锋宜正,聚豪中锋,如屋漏痕、锥画沙,线条圆润笔挺、刚劲有力、生动飘逸。吴让之这种用笔方法无疑印证了其老师包世臣对其的教诲:

   “篆书之圆劲满足,以锋直行于画中也;分骏发毫篆书之圆劲满足,以毫平铺于纸上也” 

   但也有笔锋稍微偏侧锋,造成篆字形态的婉畅多姿,刚柔相济。例如:《吴均帖》中“水”(图2-1-3)、“急”(图2-1-4)两个字,这两个字中的线条充分表现了吴让之篆书笔法的精炼,既秉承了邓石如篆法的基本风貌,又进行了创新。相较于邓石如篆书来说,在其中锋用笔的基础上,略带侧锋,加入行书的笔意,使其姿态更显灵活而妩媚。例如:邓石如《白氏草堂记》中“夹”(图2-1-1)、“百”(图2-1-2)两个字。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2。2   转折处外方内圆

     吴让之对篆书用笔上的活学,即其艺术创造的一面。这种大胆的融继承和创新于一体的用笔技巧,在转折处更为明显。篆书的转折是指一个字里面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接和转换方向的地方,运用的笔法技巧。吴让之传承了他从邓石如处学的“篆从隶出”用笔方法,邓石如之前篆书的转折多用转法,例如:秦代小篆《峄山碑》中“群”(图2-2-1)和“不”(图2-2-2)两个字,这样的方法使得看上去很严谨规矩,少了一些生动的变化之姿,是邓石如将隶书的折法引入篆书。带有隶意的转法和折法往往出现于一处,使转折处多呈现外方内圆之状。《清史稿》载曰:

上一篇:表达手法对定格动画整体效果的影响
下一篇:爨宝子碑的艺术风格丰茂高美端朴古拙

谈戏剧与西方戏剧舞台美...

让美术課活起来”的基本策略【3293字】

让美术更美丽【2235字】

让绘本阅读融入美术課堂...

让实践作业充满灵性,让美...

让學生自然地爱上美术課堂【2161字】

让装饰”激发學生的美术兴趣【1465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安康汉江网讯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