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修复术后护理对降低压疮发病率的作用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护理对压疮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骨外科压疮治疗论文网护理,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病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压疮发生率为4。45百分号,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4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7百分号,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6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术后护理能够降低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的压疮发病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6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5)07(b)-0182-04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nfluenceofpostoperativenursingofrepairsurgeryoffourlimbfracturesontheincidencerateofpressuresores。Methods180patientsoffourlimbfractures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3toJanuary2015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accordingtorandomnumbertable,90patient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clinicalregularnursingaftersurgery,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nursingmethodofthetreatmentofpressuresoreinbonesurgery。Theincidenceofpressuresoreandthadegreeofnursingsatisfactionintwogroupswascompared。ResultsThepostoperativeincidencerateofpressuresor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4。45百分号,whichwaslowerthan13。34百分号inthecontrolgroup,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degreeofnursingsatisfactionintheobservationgroupwas86。7百分号,whichwashigherthan55。6百分号inthecontrolgroup,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Effectivepostoperativenursingisabletoreducethepostoperativeincidencerateofpressuresoreofpatientswithfourlimbfractures,improvethadegreeofnursingsatisfaction,it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Repairsurgeryoffourlimbfractures;Pressuresore;Clinicalnursing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骨科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四肢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四肢骨折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其生活难以自理,而且术后易出现肿胀影响动静脉循环,导致肢体缺乏充足的营养和血供[1-2]。上述症状使得患者难以快速痊愈,甚至导致血栓。压疮等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合适的术后护理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治疗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压疮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或受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营养不调以及血液循环受阻所致。局部组织由于营养缺乏及持续缺血而功能失常可进一步引起组织损伤破坏[3]。压疮是四肢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感染衰竭进而危及生命,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目前临床针对压疮护理方面的研究较少[4]。本院在上述背景下,对四肢骨折修复术后患者压疮护理进行研究,探讨术后护理对降低患者压疮发病率的作用以及效果,旨在为临床相关病症的护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四肢骨折修复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为20~76岁,平均(44。61±12。03)岁。对照组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45。39±9。67)岁。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受教育程度。遗传病史以及药物过敏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
①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对研究内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充分了解,自愿参与并坚持完成相关治疗护理过程[5];②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③排除患有心。肺。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④排除患有严重皮肤类疾病患者。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内容,包括伤口敷料更换,抗感染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骨外科压疮治疗护理办法,主要包括:预防护理。压疮治疗。营养补充。健康知识教育等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3。1预防护理①避免患者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护理人员应间隔一段时间给患者进行翻身,以便间歇性地减少局部组织的压迫感,水肿严重等病情危急的患者应增加翻身次数;翻身时要注意动作温柔,严禁拖。拉。拽等,局部受压组织应采用保护膜保护,以防止皮肤损伤[6-7]。此外,医护人员应注意减少摩擦力以及剪切力,根据患者的伤势情况减小床抬高的角度,最好≤30°;积极掌握合理的抬高时间,一般控制在30min内;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防压疮气垫褥,通过不断地交替放气。充气改变受力点,以减少某一局部组织所受的压力和受压时间,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8-10]。②注意保持患者皮肤干净。干燥:当受压组织皮肤受到汗液以及尿液的浸湿后,其弹性以及抵抗力减弱,更容易发生压疮,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皮肤的清洁,早晚应用干净的温水清洗患者皮肤,对于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腹股沟。腋窝等应使用毛巾不定时擦拭;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应及时清理大小便以及其他分泌物,注意温水清洗,及时更衣。③保持床褥的整洁。平整。干燥:医护人员应常晾晒被褥,床褥污染或潮湿后应及时更换,同时应注意患者卧姿是否舒服。④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知识指导:在治疗前后,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细致的心理护理,同时给患者讲解如何减少剪切力以及发生压疮各种危险因素,这对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十分关键;耐心教育患者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变行为,普及压疮预防知识,有计划地做好随访工作,以减少压疮的复发;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文化程度。年龄以及疾病情况给予不同的健康知识教育,主要包括压疮的形成。危害以及注意事项[11-14];护理人员应使患者重视自身皮的肤干燥整洁,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及鼓励戒烟等;教导患者家属翻身以及大小便器的使用方法;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抚慰,耐心地为患者解疑答惑,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从而最大可能地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1。3。2压疮护理医护人员应根据目前临床护理情况的发展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整体层次,对半坐卧位生物力学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采用临床常规设备等对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预防。目前认为,压疮发生后,无菌。湿润条件有利于局部上皮细胞形成以及创面的愈合,因此对于四肢骨折修复术后患者,压疮的治疗与护理应同步进行,具体措施如下:①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局部高频电疗等方法改善患者创面处的血液循环和抵抗力,这有利于伤口组织的脱落,能够促进愈合。②采用药物外敷疗法对患者创面进行清理和治疗,这能够起到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作用;根据患者情况可添加如鸡蛋清。珍珠粉等药用物质,以刺激局部组织再生。③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或磺胺嘧啶银)外用,同时给予皮肤移植手术对患者进行修复和治疗[13-15]。
1。3。3饮食护理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应特别注意饮食方面的护理。临床相关研究显示,机体受到损伤后,其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量增加,蛋白质储备减少。此外,创伤后机体可出现一系列的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导致机体内物质的高度消耗,进而延迟创面愈合,降低免疫力等,因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结构比例合理的膳食,以保证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合理供给[16]。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术后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4个选项。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压疮发病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4例(4。45百分号)压疮,对照组发生12例(13。34百分号)压疮。观察组的压疮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7百分号,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6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表1)。
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百分号)]
与对照组比较,星号P<0。05
3讨论
四肢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并常伴有疼痛。血栓以及压疮等并发症,因此应给予患者适当的术后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提高治疗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率[1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根据临床常用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AS)以及评估-预防-治疗工作流程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将压疮发生的因素分为局部性因素和全身性因素[5],其中导致压疮发生的局部性因素包括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潮湿,压力作用于皮肤是导致压疮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当外在压力大于毛细血管压时,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内的血流减慢,导致氧和营养供应不足,代谢废物排泄不畅。麻醉和手术的特殊体位及术后疼痛等使患者处于被动体位,局部持续受压>6h则可能发生压疮。通常发生损伤后,半数以上的患者伤后6h发生压疮,部分并发脑出血。昏迷患者在20h内发生压疮。临床研究显示,压力大小与压力作用时间呈抛物线关系,即较大压力产生压疮所需的时间比较小压力短。人体可耐受短时间的巨大压力或较长时间的小量压力而不引起组织损害,短时间强压力。长时间较小压力对组织的损伤作用相同[7-8]。摩擦力可使局部皮肤升温,温度升高能加快组织代谢并增加耗氧量,同时可去除表皮的保护性角质层,在组织受压缺血的情况下,增加了压疮的易发性。剪切力可引起组织的相对移动,切断较大区域的血液供应,使组织氧张力下降;同时,组织间的带孔血管被拉伸。扭曲和撕拉,可引发深部坏死,持续的剪切力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剪切力能够显著增加垂直压力的危害,这是由于扭曲的血管在较小压力下即发生血流阻断。潮湿会使局部皮肤组织变得松软而脆弱,过度潮湿或干燥均可导致压疮的发生,但潮湿皮肤的压疮发生率高于干燥皮肤。此外当大便失禁时,由于有更多的细菌和毒素侵害,极易使压疮情况恶化[17]。导致压疮发生的全身性因素包括感觉丧失。营养不良。组织灌注不足。年龄。体重。体温及精神心理因素。研究显示,卧床时间和年龄与压疮发生率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卧床时间越长,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压疮[18]。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应主要注意消除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系统地评估多种危险因素,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识;了解术后患者可能发生压疮的主要原因,针对每个患者进行重点不同的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措施,以有效防止压疮的发生。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配合医师执行医嘱,此外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指导患者进行锻炼,进而体现自身价值[19-2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压疮发生率为4。45百分号(4/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4百分号(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7百分号,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55。6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有效的术后护理能够促进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肿胀的消退,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如压疮)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四肢骨折修复术后护理对降低压疮发病率的作用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