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在精神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在精神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8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风险管理,观察组待患者入院后即采用护理安全论文网等级标识卡进行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可以有效预防精神科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保证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8-160-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nursingsafetygradeidentificationcardinapplicationofriskmanagementinpsychiatricdepartment。Methods280psychoticpatientswhowere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6toJanuary2017wereselectedasresearchobjectsandtheywerediv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accordingtorandomallocationprinciple。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riskmanagementwhiletheobservationgroupwasusednursingsafetygradeidentificationcardinriskmanagementafteradmission。Nursingeffectsofpatientsin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incidenceofaccidentsof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of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incidenceofnursingerrorinthe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Nursingsafetygradeidentificationcardcaneffectivepreventtheoccurrenceofriskeventsinpsychiatricdepartment。Ithashighersafetyanditcanguaranteeworkingaccuracyofnursingstaff,which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Nursingsafetygradeidentificationcard;Psychiatricdepartment;Riskmanagement;Application
精神科患者由于精神??常等原因,常出现出走。自杀。暴力行为等异常行为,另一方面,在精神药物的副作用下,还可能出现噎食。跌倒等意外情况。如果仅从医疗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1]。有研究提出,应当在临床护理中建立护理服务的证据系统。警示标识针对医院实际情况而专门制作的内部警示标识,可有效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大多护理人员对于精神病患者的资料掌握不全面,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的潜在风险,导致日常工作中常发生各类风险事件[2]。本次研究在风险管理中应用了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8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观察组男68例,女72例,年龄19~61岁,平均(53。5±6。1)岁;对照组男70例,女70例,年龄18~63岁,平均(53。8±5。9)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情况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科诊断标准,无特殊或个性病情,已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风险管理,观察组待患者入院后即采用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进行风险管理,详细措施如下:(1)制作方法: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的底板一般为硬质纸板,固定在患者床头墙,采用有机玻璃制作U型插槽,尺寸为20cm×15cm×0。5cm,将标识卡防御插槽中。卡片的上半部为患者的基本资料,例如姓名。性别。年龄。编号。住院时间。负责医师。责任护士等,下半部为风险标识的地方,红色代表自杀风险。黄色代表暴力倾向风险。绿色代表逃跑风险。紫色代表跌倒风险。蓝色代表噎食风险。白色代表假服药风险。对患者的安全等级进行评价后,将相应的颜色小标识贴在下半部。颜色小标贴上写1“代表极高危风险,2“代表高风险,3“代表低风险。(2)使用方法: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标识卡的使用目的及其对治疗的积极作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责任护士在标识卡上填写相应的基本信息,并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精神专科的风险评估,明确患者的护理安全等级后,在标识卡进行标识。第2天,由护士长。护理组长对患者进行护理查房重新审核风险的分级评分,量化各个风险问题,最终确定患者的护理安全等级,并在标识卡上重新标识。一般评估时间为入院时。入院后1d。随后根据风险评估的评分确定评估的时间,如果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应当及时进行评估并更改。同时建立重点患者登记表,将本病区重点风险患者列出。护理人员内在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时,应当将标识卡作为标准,换班时交接并完善护理记录,实行责任实名制。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存在多种高风险因素,一旦出现缺陷或事故,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引发医患纠纷[3]。因此,在精神科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可以使护理人员明确护理的重点,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护理的质量[4]。
3。1精神科风险管理措施
3。1。1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医院应当结合精神科科室的特点,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每日召开例会,对精神科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5]。
3。1。2完善管理制度医院应当根据精神病护理常规标准,修订探视制度。行为标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等,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根据精神科患者的特点,制定安全检查流程。暴力收治流程等[6]。将科室的各项操作。职责落实到人,采取责任制,保证每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7]。
3。1。3完善环境设施随着医学的发展,倡导人性化护理,改善精神科病区环境设施可以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提高护理的安全性。例如在厕所增加防滑垫。扶手;暖气片内置防?C伤等。对各类事故进行预防,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完善风险管理制度[8]。
3。1。4强化培训新入职的护理人员由护理部进行培训,尤其是精神科疾病相关知识。特殊技能操作等等,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病房进行护理。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教,充分了解精神科管理标准与操作流程后,才能进行单独护理[9]。全体护理人员每周都应当进行业务学习,包括精神科专业知识。新型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等。此外,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人文素质等培养,使护理人员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和工作有关的法律问题,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风险案例使护理人员意识到护理中的风险,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护理工作会议。优秀护士评选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提高精神科的护理质量[10]。
3。1。5对患者进行全面观察护理人员要仔细了解患者病史,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医护共同讨论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动态,更新护理风险,结合患者的生理状况与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刻上报并制定预防措施[11]。
3。2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的作用
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代替了传统的护理床头卡,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传统的护理床头卡一般在床位,护理人员在核对信息时需要下蹲才能看清楚,不仅对护理人员的身体无益,同时也耽误了护理时间。而标识卡悬挂于床头,护理人员只需在床边就可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不仅节省了护理时间,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标识卡更改方式简单,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随时进行更改,提高了护理的效率[12]。
制作醒目。规范的安全等级标识能够起到警示作用,让护理人员明确患者的潜在风险,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研究提出,通过颜色警示标识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醒目的颜色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识别简单,护理人员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的病情。精神科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存在慢性迁延的情况,需要长期住院时间,护理人员要24h监测患者的情况,防患于未然[13]。为了降低精神科风险的发生率,简单。醒目的标识卡可以起到良好的提示作用,护士加强了对重点病人监护,保证患者的安全。
此外,标识卡能让护理人员明确护理中的风险,了解护理的重点环节,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保证了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外,在护理的同时,核对床头标识卡和患者手腕带信息,实现了对患者信息的复查,避免因身份错误而造成了护理差错[14]。在换班时,护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新入院患者的相关信息,无需繁琐的交接流程,交接效果良好[15]。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介绍,也让其增加了对治疗的自信心,为医患沟通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树立了患者对治疗精神病的自信心,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风险管理,观察组待患者入院后即采用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进行风险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可以有效预防精神科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保证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探讨护理安全等级标识卡在精神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