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手术患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循证护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行胃肠道手术患者108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论文网组患者术后给予循证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胃肠道手术患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对提高护理质量及减轻患者痛苦均有重要作用,因此循证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5-009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52

胃肠道手术由于胃肠道重建。手术牵拉。麻醉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常会出现肠蠕动消失。术后排便。排气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生与护士的工作量[1。如何有效。安全地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以及预防诸多并发症发生,一直是临床医生亟需解决问题。本文选取胃肠道手术患者54例,术后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行胃肠道手术患者108例。男62例,女46例,年龄39~68岁,平均(52。4±10。3)岁;疾病类型:胃癌37例,胃溃疡3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结肠癌14例,直肠癌6例。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患者;语言沟通障碍患者。将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1)患者术后禁食,并给予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等。(2)术后6h,指导患者在床上活动,术后第2天,对于身体状况较好患者,鼓励其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1。2。2观察组术后给予循证护理干预,(1)提出问题: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2)循证支持:确定出关键字,胃肠道手术。胃肠功能障碍。预防措施等,在相关文库中检索出有关文献62篇,总结胃肠功能障碍引发因素有活动受限。腹膜损伤。肠管蠕动减弱等。通过对文献中各预防性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3)护理措施:第一,腹膜损伤可导致腹膜表层磷酸酯含量降低,增加了肠管间。腹膜间摩擦力,另外,炎性渗出,可导致腹腔内纤维粘连[2。护理方法:按医嘱合理给予患者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以减少腹腔液性渗出量;采用红外线或针灸等方法,改善腹部血液循环,降低血管生成因子的分泌量,减轻肠粘连程度。第二,肠蠕动功能减弱,可延缓排气。排便时间[3。护理方法:术后给予患者持续有效胃肠减压治疗,将胃道内的积气与积液通过胃管吸取至体外,以缓解患者腹胀症状,利于肠蠕动恢复;患者术后3h开始,定时给予患者行腹部按摩,每次坚持15min,以增加肠管内的血液循环,避免肠粘连发生。第三,活动受限可使机体各器官活动功能减弱,降低消化液分泌量,延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5。护理方法:早期指导患者咀嚼口香糖,通过咀嚼运动,可引起神经体液的一系列反应,以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量,利于胃肠动力恢复;术后6h开始,指导患者进行分阶段的功能训练,其包括有呼吸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下床活动等,其不仅可使肠管间轻度粘连得以自行分离,还可扩大小肠活动范围,从而减少或避免肠粘连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结合参考文献[1],并依据本次研究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笔者所在医院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问卷由病房环境。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服务态度4项组成,问卷共计20题选择题,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52,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循证护理是以循证实践为指导的新型护理方法,其符合现代护理标准,将患者需求。科研结果。临床经验相结合,在解决护理问题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护理服务[6]。此外这种护理模式还可以提升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明确护理的流程及目的,这样可以促进护理效率的全面提升以及护理质量的不断进步。还有学者指出在循证护理中,护士通过查阅文献,以获取最新的护理信息,短期内制定科学性的护理措施,使护理实践更有针对性,动态观察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提前防止各并发症的出现,最大限度地照顾患者[7]。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24h内胃肠蠕动功能几乎消失,因此患者极易出现腹胀。腹痛。腹部不适感,若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因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膈肌上升。运动受限等因素影响,患者还可出现肠粘连。肠麻痹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观察组病例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患者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中,其与常规护理的根本区别在于: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应用术前所制订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操作,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效护理手段[8-9]。

因此,循证护理可以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为依据,和临床实践创定指南,改变了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10]。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胃肠道手术患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对提高护理质量及减轻患者痛苦均有重要作用,因此循证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胃肠道手术患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循证护理

上一篇:胃肠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研究【2771字】
下一篇:胃肠镜检查中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和管理對策【2460字】

追踪法茬责任制整体护理...

追踪方法學茬静脉治疗护...

追踪方法學茬缺血性脑血...

追踪方法學茬护理质量评...

追踪方法學茬呼吸内科危...

追踪反馈护理對导尿管相...

转变观念实施手术室優质护理服务【1988字】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