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具体的临床表现,探究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120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与护理治疗组,各60例,传统治疗组仅接受常规的身体相关检查及相关常规治疗,论文网并辅助常规的护理治疗,护理治疗组则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对患者的健康程度。生活习性。心理状态等方面全方位循证护理,从而比较两组患者在病情状况。治疗满意度。康复情况。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具体反映情况。结果在循证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基本相同,同时针对饮食环节。运动情况。体质量指数等方面的数据显示,对后续的治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循证护理干预后,护理治疗组患者吸烟饮酒情况。饮食超量情况及体质量指数超标情况都有明显改变,干预后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1。15。17例,与干预前的21。23。25例相比,明显呈下降趋势,各项指标都得到改善,同时也明显小于传统治疗组的26。28。29例,并且就患者满意度而言,护理治疗组(91。2百分号)高于传统治疗组(86。1百分号)5。1个百分点,不良反应如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发病情况(12。1百分号)低于传统治疗组(24。9百分号)12。8个百分点,输液反应(8。2百分号)低于传统治疗组(22。6百分号)14。4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情况。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老年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许多冠心病患者由于长时间受病情影响,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焦虑。烦躁,负面情绪的积累就会造成病情的持续恶化,直接影响后续的康复治疗,故采取循证护理方法,以较大程度上获得较高的满意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诊治的120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传统治疗组与护理治疗组,各60例。120例患者,男55例,女65例,年龄>63岁,均结合临床诊断判定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传统治疗组:采用基本的药物治疗与输液治疗,相关医护人员记录病情康复情况[1]。护理治疗组:前期确立循证护理治疗小组,划分具体分工,并接收系统培训,保证各项环节的正确性,同时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时,医护人员要保持良好的护理心态,与患者进行友善的交流沟通,并逐渐建立信任的平台,从而正确的填写具体患者的相关病情治疗表,确实掌握患者的基本状态,随后由循证护理小组进行综合情况的具体分析,针对患者的情况加以正确护理[2]。
1。2。1输液护理方面合理控制输液量的速度,避免因过快的输液情况造成心脏负荷增大,导致病情加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同时医护人员应在输液前对药品的含量。保质期进行严格的把关,从而避免突发状况的出现[3]。
1。2。2饮食护理方面多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作为患者的主要日常饮食,从而避免患者出现便秘现象,造成心脏的高强度负荷。
1。2。3心理护理方面医护人员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在与患者进行交谈时,要语气平稳,态度和善,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尽量避免患者由于心理情绪的起伏造成心脏的过度压力[4]。
12。4健康知识传授护理方面医护人员要对患者普及有关冠心病方面的预防知识,确保患者能够谨遵医嘱,做好定期的检查与复查。同时须告知患者尽量保持适当的体育运动与充足的睡眠,如出现任何异常现象,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5]。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循证护理干预后,护理治疗组患者吸烟饮酒情况。饮食超量情况及体质量指数超标情况都有明显改变,干预后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1。15。17例,与干预前的21。23。25例相比,明显呈下降趋势,各项指标都得到改善,同时也明显小于传统治疗组的26。28。29例,并且就患者满意度而言,护理治疗组(91。2百分号)高于传统治疗组(86。1百分号)5。1个百分点,不良反应如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发病情况(12。1百分号)低于传统治疗组(24。9百分号)12。8个百分点,输液反应(8。2百分号)低于传统治疗组(22。6百分号)14。4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就临床表现来看,循证护理可以作为老年冠心病的相关辅助治疗加以推广,通过医护人员结合相应临床经验的积累进行循证护理,保证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稳定。准确。科学,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增大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循证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