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眼科疾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分析其在治??护理期间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分别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和论文网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眼科患者在护理期间主要存在的风险相关因素为睡眠障碍。体位不适。感染等,经过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组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出现各种不良状况的几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眼科疾病多导致患者出现视力障碍,轻者导致患者视物模糊,重者甚至直接导致其失明。在对眼部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因眼睛十分脆弱,护理期间存在各种风险因素,影响疾病治疗效果[1]。为了研究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本文特对60例眼科疾病患者进行了护理相关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52岁,平均(41。13±3。1)岁;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28岁,年龄最大63岁,平均(48。02±3。5)岁。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对比结果有意义。全部入组患者疾病确诊,无其他严重肝肾疾病,精神正常,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对治疗及本研究知情,配合度及耐受性较高,排除有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有精神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对治疗或本研究配合度低,中途转院或死亡的患者[2]。本研究的开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
1。2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因为视力障碍,患者极易对周围的人事物产生恐惧和不信任心理,严重时甚至拒绝治疗,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安抚好患者情绪,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取得患者充分的信任,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内心对疾病所担心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解释,及时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嘱患者家属多探视陪伴患者,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支持。多为患者接受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
1。2。2舒适护理调节病室温湿度适宜,每天上下午按时空气净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按时更换床单位,保持病室整洁干净,预防患者发生伤口感染,告知患者病房的基本配置,减少患者陌生感,预防患者摔倒,协助患者卧床期间采取舒适的卧位。定期对病室进行消毒,伤口按时换药,做好晨晚间护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积极预防感染。
1。2。3睡眠护理病室按时关灯,按时起床,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日间可在病室内播放轻音乐,转移患者主观不良情绪,夜间保持走廊安静环境,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1。2。4生活护理在饮食方面,以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补充充足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疾病。在运动方面,嘱患者家属多带患者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患者抵抗力,促进疾病恢复,外出时可带墨镜或遮阳伞等,避免强光刺激,做好眼部防护。
1。3观察项目和指标观察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生各种不良护理情况的几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良情况发生率上的比较经过观察发现,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讨论
眼科疾病患者护理风险因素中的心理障碍出现原因主要是因为对下降视力及病室环境的不适应,加之对疾病相关因素不够了解所致,护理人员未及时疏导其负面情绪,导致其出现心理障碍。体位不适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够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未及时协助患者调整至舒适体位所致。病原菌感染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护理工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病室的清洁消毒工作不彻底,伤口换药不及时所致。睡眠障碍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病室环境过分嘈杂,护理人员未及时处理,影响患者正常睡眠,降低其睡眠质量。生活能力下降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视力障碍导致患者不能完成许多基本的生活需求。在分析出危险因素后,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危险因素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分析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出现各种不良状况的几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