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攻击性驾驶日益广泛的关注,中国已经有相关人员对攻击性驾驶进行研究。例如,在心理学领域,李凤芝等人得出结论:驾驶愤怒、驾驶紧张、驾驶报复是攻击性驾驶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攻击性驾驶行为系列测试量表中文译本的信效度的检验,得出量表译本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这为往后的学者研究攻击性驾驶行为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 ]。赵晨鹰等人则对攻击性驾驶的操作性定义以及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综合历年来的研究发现,心理学领域内的研究是较为宽泛的,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攻击性驾驶作出分析。论文网
2 攻击性驾驶行为产生的机理分析
我们界定攻击性驾驶时突出了攻击性驾驶是一类有意识的主动攻击驾驶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把有意给他人造成伤害的一类行为称为侵犯行为。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攻击性驾驶行为的成因概括为以下三点:
2。1 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
相关研究表明,侵犯行为与雄性激素的分泌有关,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有更强的攻击性。而攻击性强的个体体内往往也含有更多的雄性激素。当他们受到干扰时,雄性激素水平高的个体则会感到不安、紧张,他们会较为容易地变得冲动、挫折忍受力水平也会降低。
因此,在驾驶过程中,交通发生拥堵或行车中受到来自他车的阻碍、挑衅时,激素水平高的个体就很容易采取围追、堵截等攻击性驾驶行为。这一点男性表现的较为明显。并且根据冯忠祥等人对攻击性驾驶行为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分析,可见:性别的变化对于攻击性驾驶行为的选择影响较大[ ]。文献综述
2。2 挫折—攻击理论
侵犯行为有其生物学基础,但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对侵犯行为的影响更大。Dollard 等人提出,挫折总是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
在驾驶过程中,当驾驶员受到来自他车的阻碍或遇到交通拥堵时,情绪会变得不稳,容易产生愤怒、报复情绪。李凤芝等人对攻击性驾驶心理因素分析的研究表明,驾驶愤怒、驾驶报复是影响攻击性驾驶的重要心理因素。
2。3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由Bandura提出,主要着眼于观察学习对人的行为的引导作用,并且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其中,强化、观察与模仿以及联结是该理论的三种机制,本文主要探讨前两者机制与攻击性驾驶行为之间的关系。
2。3。1强化
Skinner 提出了强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个体作出某一行为后,我们给予令他愉悦的某种奖励,从而增加该行为的发生概率的过程为正强化过程;此外,当个体作出某一行为后,我们为他消除某种令他厌恶的事务或事件,从而使得他增加该行为的发生概率的过程即为负强化。这两类强化都会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因此,当驾驶员在采取了攻击性驾驶行为后,不仅没有受到相关处罚,反而更快地到达了目的地,那么该类攻击性行为对驾驶员来说,则是积极刺激,反复多次,驾驶员的攻击性驾驶行为就会得到强化,此类行为就会被保持并加强。
2。3。2观察与模仿
Bandura认为,人类的很多行为是通过观察和学习习得的,大多数的侵犯行为也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的,并非必须亲身受到奖励或惩罚等强化。为验证这一假设,Bandura设计了“打娃娃”实验,实验结果也证实了他的假设:即侵犯行为是可习得的而非先天的。并且在他的后续实验中,还发现:通过对大众媒体的简介学习也可以习得侵犯行为。因此,Bandura总结得出:人们在生活中会受到来自家庭、文化和大众媒体攻击性榜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