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规避措施
高等教育投资作为一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在蕴藏收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按照风险波及的范围分类可分为教育质量风险。专业选择风险。就业风险。教育过度风险。个性风险。主体风险和预期收益风险七类[1]。近几年高等教育领域存论文网在的生源危机“。人才培养质量下滑。毕业生就业困难。教育过度。新读书无用论等现象,其实都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不无关联。目前针对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规避研究主要是从总体上提出对策,尚未有研究针对风险的子类提出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需要针对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具体类别分别提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规避措施。
一。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各类风险的规避措施分析
(一)教育质量风险的规避措施
1。政府应做好信息的披露工作,引导农村家庭理性地选择就读高校。
(1)教育部门应督促高校建立教育质量的发布机制,定期向公众公布自己的教育质量情况。目前已要求公办本科高校定期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鼓励民办高校积极参与。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质量报告编制与发布制度,监督和规范教学质量报告的内容,逐步将质量报告编制工作扩展到专科高校。
(2)教育部门应携手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机制,确保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决定于2014年―2018年开展新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新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需要以评估为契机促使高校调整办学思路,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在评估过程中,逐步建立专门的高等教育质量信息发布机构,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与公平。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应当鼓励社会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使该类机构能够独立从事评估工作。
(3)教育部门可以考虑逐步建立与高校教学质量关联的财政拨款制度,鼓励和引导高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高校高校应当改变唯科研是从“的教师薪酬与考核机制,保证高等学校的教学职能的发挥。
政府部门应当与高校一同改变职称评聘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对教学业绩优异的教师和科研业绩优异的教师一视同仁;高校对教师的考评应适度向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师倾斜,在薪酬上给予体现。
(二)专业选择风险的规避措施
1。政府部门应当和高校。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携手建立专业信息的发布机制,确保农村家庭选择专业时的信息畅通。
(1)高校要践行阳光招生“制度,定期向社会公众客观。详细介绍本校开设专业的学习内容。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就业现状与前景等,确保招生信息的公开。透明。
(2)政府要监督高校招生信息的发布,对虚假宣传给予严厉处罚;鼓励社会创办和完善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独立评价高校的办学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专业信息。
2。农村家庭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采取措施减轻专业选择风险的危害。
(1)农村家庭在选择专业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如就读高中。备选高校。政府相关信息发布机构。社会关系等,认真研究备选专业的办学水平。学习内容。就业前景等信息,避免选择的盲目性。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子女辅修第二专业。作为一种风险抑制的手段,取得第二学位固然不能完全规避风险,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就业者的竞争力,分散投资风险。
(三)就业风险的规避措施
1。政府部门应准确披露就业信息,保证就业市场的公平与公正,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定期通过社会媒体发布人才需求计划。薪酬水平。晋升机会等就业信息,邀请企事业单位举办现场或网络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渠道,降低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成本。
(2)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动劳动力市场化,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打破就业市场的分割,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促使农村家庭的子女有更多机会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保证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严厉打击萝卜招聘“等不良招聘现象。
(3)政府部门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同时,应鼓励中小企业和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或法律法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国家需要。个人发展前景良好的岗位工作;保证毕业生就业政策和社会环境的稳定性,缓解环境。政策的波动对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
2。高等学校应当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高等学校应当积极谋求校企合作,在有条件的专业同企业合作办学,鼓励相关毕业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建立订单式“教育模式,实现就业风险的转移。
(2)高校应考虑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有机结合,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开展人―职匹配的个性化指导;整合全校各部门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需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精心组织就业指导工作[2]。
3。农村家庭需要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调动自身资源,实现就业或创业。
(1)农村家庭的大学生需要准确定位自我,转变就业观念,端正择业态度,确定择业目标,切忌心浮气躁。灰心丧气。
(2)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应该在努力提高自身就业素质的基础上,调动一切有利的经济和社会资本,谋求合理的就业岗位。(3)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可以考虑利用农村的生活背景和条件,在养殖。种植。食品加工等领域实现灵活就业或创业。
(四)教育过度风险的规避措施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相对被动的提供者,没有动力也没有可能会考虑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合理年限;普通农村家庭往往凭直觉或者迫于就业形势而投资高等教育或持续投资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因此,解决农村家庭高等教育过度风险问题的关键仍在政府。
1。政府应逐步改善二元经济结构,推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政府部门应当兼顾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革户籍制度,改变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发挥教育的信号作用,尽可能做到人―职匹配。
2。政府要做好人才供给计划,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政府部门应当科学预测人才需求,调节高等教育科类。层次结构,促进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在数量和结构方面的均衡;引导用人单位根据岗位性质和要求,理性消费“人才,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五)个性风险的规避措施
农村家庭应认真评估子女的特质,在尊重子女意愿的同时帮助子女做出理性选择。政府和高校应引导家庭在选择专业时充分考虑子女个性特征;优化转专业制度,使误选专业的学生有机会重新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专业。
(六)主体风险的规避措施
1。政府和高校应协同做好预防和事故处理工作。
做好各种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受教育者尽可能避免遭遇意外事故或身心健康问题;完善并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力争排除安全隐患;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积极应对,将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2。农村家庭可以考虑将主体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目前,高校学生基本上都已经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且高校一般都要求学生在入校时就购买了基本的意外伤害保险。但是仅有基本的居民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不足以应对可能的风险事故。受经济条件所限,农村家庭不可能购买较多价格相对昂贵的商业保险,但仍可以考虑购买保费相对较低。保障性相对较强的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
(七)预期收益风险的规避措施
1。政府部门应采取综合措施减轻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压力。
(1)确定合理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首先,制定高等教育学费的差别定价策略。学费定价至少还应当考虑生源所在地的居民收入状况这一因素,可以考虑对不同省份。经济状况不同的生源采取差异化的收费标准。例如:对生源所在地的居民收入状况因素而言,可以先将生源划分为农村生源和城市生源两大类,其中,农村生源的家庭根据生源所在省的人均纯收入的不同划分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高收入户五组,城市生源的家庭根据生源所在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划分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等七组。据此可以分别确定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3]。
其次,确定高等教育学费的合理的定价周期。可以设想以一般本科生的培养周期为单位,也就是4年作为学费的定价周期,这样既能保持学费的相对稳定性,又能相对客观地反映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
(2)建立完善的助学贷款制度。
第一,扩大助学贷款的资助范围,提高助学贷款的资助标准。
第二,建议中央政府从政策上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大家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并考虑划拨专项资金对其进行财政贴息的补贴[4]。
第三,国家不妨考虑组建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教育发展银行,专门开办助学贷款业务,分散商业银行房贷风险;政府应该督促银行积极回收贷款,对违约金额超过一定比例的银行,需向政府缴纳罚金,以此作为监督银行追缴欠款的监督手段[5]。
第四,政府可以考虑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若毕业生毕业后按照约定回到资助单位工作,则学生所借贷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否则则由其本人清偿。这样可以进一步减轻农村家庭子女的经济压力[6]。
第五,实行助学贷款的浮动利率制,即在学生毕业后,银行可根据学生的经济状况。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等因素,自主确定贷款利率[7]。当然国家需要制定基准利率,并规定浮动的上下限。
第六,考虑设计弹性还款期限,学生可根据毕业后的经济实力自主选择,4~10年均可;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可考虑采用渐增还款法或按收入比例还款法,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
(3)政府需要拓宽其他助学渠道,积极支持建立官方。民间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基金会,出台优惠政策,完善监管法律,鼓励各种形式的社会捐赠。
2。高校应当做出一些制度调整,帮助农村家庭降低预期收益风险。
(1)推行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制为代表的弹性学制下,农村家庭的优秀学生有望提前毕业,通过缩短教育时间而减少教育成本,从而降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8]。
(2)高等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联络校友积极捐赠,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学基金,为优秀学生提供资助。
(3)在校内各部门设立助学。助研。助管岗位,并将其制度化。常态化,给予学生合理的报酬,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3。农村家庭应当培养投资风险意识,建立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合理预期。
农村家庭必须在认识到投资风险的同时,做好较长时间回收教育成本或取得教育收益的准备,既不要对毕业生未来的薪酬。晋升机会。社会地位等盲目乐观,又不要对毕业生暂时可能不良的就业状态心灰意冷。
二。结论与建议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源于社会。高校和家庭三方,其中,社会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政府部门。综合来看,政府和高校虽然是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规避中的间接因素或外部因素,但是在目前就业市场化水平不高。教育风险意识薄弱的背景下,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只有在投资环境这样的硬件和投资产品(高等教育服务)这样的软件都相对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更从容地规避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虽然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选择合理的规避策略,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投资风险给家庭带来的损失。
要规避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应当建立起政府。高校和家庭三方的联动机制。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其主要工作在于改善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社会环境因素,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投资环境,保持信息畅通;对于高校而言,其主要工作在于提高教育质量,配合政府部门改善投资环境,运用合理的风险规避策略帮助农村家庭避免投资风险;对于家庭而言,其主要工作在于建立合理的投资收益预期,提高风险意识水平,运用合理的风险规避策略。
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规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