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说“要啥自行车”,人们就想到了本山一面夹眼睛,一面假装高声呵斥高秀敏的镜头,而忍俊不禁,也就在“别不知足了”“别想入非非”的语义之外,更有幽默的效果,缓解了由于“得不到”而身处的窘境。
“忽悠,接着忽悠”辽宁一动物园鹦鹉满嘴东北味
“我这心呐,拔凉拔凉的呀”
“你太有才了”
“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
这些句子都有类似的效果,其流行也就“变本加厉”了。
多少年来,在春晚小品这个具有春节新年俗性质的传媒艺术形式中,东北话是绝对的主角,它因而在中国人的文化空间里具有了某种强烈的公共性。
我懂东北话,你懂东北话,这还不叫公共性。
公共性是,我知道你懂东北话,你也知道我懂东北话,我们都知道周围人听得懂东北话,然后我们愉快地用东北话聊天。
当本山大叔的小品在大年除夕一夜爆红,东北话的公共性也就再一次达成了。这就使得东北话这门方言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它沟通和社交的属性而具有“传染”的可能了。
一定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别地方言,比如河南话或者闽南话没有在春晚上火起来?辽宁一动物园鹦鹉满嘴东北味
我相信东北话之所以能搭上央视春晚这趟文化高铁,当然有偶然性,但如果事后诸葛亮地总结,也有其必然性。
首先是它近乎普通话,这使得他的传播和习得的门槛大大降低,这也是粤语尽管有大量的港剧、香港电影和粤语流行歌曲的大众文化载体支撑,依然没有在中国大陆普及的原因;
其次,东北话又不同于普通话,有它强烈的特点,它的生动、直接、幽默,适用于春节喜庆热闹的场景。
再次,从语言学的角度,东北话一定有它发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使它容易上口、便于发音,当然,这需要更加专业的语言学解释了。
追溯源头,东北话的魔性大概要追溯到冰天雪地的大东北热炕头的唠嗑场景。辽宁一动物园鹦鹉满嘴东北味
在那样一个场景下,人们在语言实用性之外,追求唠嗑的单纯快乐,也就是一种无功利纯审美的语言艺术性,使得东北话不断进化“成了精”。
另外,东北人远离中原,礼教束缚少,他们的表达更接近本能,更加自由,更放得开,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东北好声音”
其实东北不光小品出名,也出“大嗓”,某季《中国好声音》里东北人居半,被戏称为“东北好声音”,这也跟东北地广人稀,性格豪放,善于表达有关。
纯粹论语言的精妙,其实别地方言未必没有,比如四川话、河南话、北京话,都不是白给的,其幽默劲儿也未必逊色于东北话。
东北话借助春晚小品赶上了中国电视这一大众媒介的黄金窗口期,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确实应该给赵本山、范伟、高秀敏、潘长江等等这些出挑的东北喜剧人好好地记上一功。
在最近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之笑声传奇》上,乃至近几年各大卫视的喜剧类节目上,东北风依旧嗖嗖地刮,东北话声势不减。辽宁一动物园鹦鹉满嘴东北味
在快手等直播平台上,东北话依然雄霸天下,“扎心”的“老铁”们借助移动互联网又掀起了另一波东北话“攻势”。
在北京工作快10年了,这几年明显感觉身边的东北人更多了:我们部门20来个人,7个东北人,占到了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