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创新
B:科技
C:改革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标准答案:创新
“在中国,人们称他‘量子之父’。”2017年末,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人物,首次出现了中国科学家潘建伟的面孔。
量子技术的潜力令人难以想象:经典计算机需要100年才能破译的密码,量子计算机可能在几秒间就突破。世界竞逐因此你追我赶。
要让量子技术这个决胜未来的关键掌握在中国人手中!这是“第一生产力”自觉在潘建伟心中投射下的梦想火种。
27年前,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的潘建伟,只想搞明白量子力学“为什么”,在他身上萌动着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代青年人的科学求真热情。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标准答案:创新
决心把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做成世界第一,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他被问及最多的就是:“这个靠谱吗?”“美国都没做成,你有什么把握?”
潘建伟憋了一股劲,他想证明,在这片曾诞生四大发明、墨子、张衡的土地上,千年之后,依然能为天下之先。
十多年间,从多次刷新光量子纠缠世界纪录,到发射“墨子号”量子卫星回答“爱因斯坦之问”……为了量子梦,“量子军团”分秒必争,“敢于冒险”的火花在自觉实践中绽放。
当潘建伟向量子之巅“进军”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深圳,一家企业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商品经济大潮中呱呱落地,他们也要向科学技术发起“冲锋”。
2018年,这家名为华为的中国通信企业稳居世界五百强,年销售额达6000亿元。18万华为人中,接近一半的人从事研发,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团队。
30年专注做一件事情,就是“对准全球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心里,对“第一生产力”的自觉,就是守住这座“上甘岭”,守住华为的“创新之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标准答案:创新
合肥,中国经济版图中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色。不沿江、不沿海、没有大矿。
对这个“追赶中的城市”而言,什么是“第一生产力”的自觉?就是破除机制束缚,打破科研与生产力之间那堵“无形的墙”。
2004年,合肥申请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这一举动,一度被视为“冒进”。
在全国率先破除“科技三项经费”体制,改“按类分配”为“按需分配”,对科技创新主体,不问出身,真干真支持!
这样的突破,和上级的统计口径“对不上”。但改革一步一步推进,合肥的“科技创新链”变得越来越完善。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标准答案:创新
主动邀请京东方落户,拿出近百亿元共建合资项目。到2017年底,最先进的液晶面板在这里投产,合肥跻身全球液晶面板显示产业重要基地。
人们恍然大悟:如果没有多年前“第一生产力”的充分自觉,这个内陆城市怎会诞生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