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对罗马法上的人格“概念进行了解析,重点是以民法的视角分析该概念的先验歧视色彩。随后从历史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分析了权利能力“一词产生的根源,并得出以下结论:德国民法典制定者处于资产阶级兴起的世界中,他们需要继承罗马法,但他们不要其中的公法因素;他们也需要继承罗马法论文网中的主体资格制度,但他们不要那个排除了部分生物人加入正常社会生活的机会“的人格“一词。最后,本文以康德伦理人格主义精神为主线,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对现代意义上的人格“的本质进行了剖析。

关键字:罗马法人格权利能力康德伦理人格主义现代意义上的人格

人格与权利能力探源

一。罗马法人格“的含义

罗马法中,人“这一语词有三种不同表达,并代表三种不同含义:Ihomo-自然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IIcaput-权利义务主体,表示法律上的人格;IIIpersona-权利义务主体的各种具体身份,即,其在各类具体权利义务中的身份。

以上概念中,人II(caput),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主体,需具有: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在当时,罗马法以人格或人格权(caput)来总称这三权。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市民权在罗马法类似于今日之公民权或者国籍概念,其内容包括公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私权-婚姻权。财产权。遗嘱能力和诉讼权。

小结论:a罗马法对生物人与法律人有所区分;

b罗马法中人格“。人格权“(caput)等同于法律人;

c罗马法中caput一词包含现代意义上的公法因素。

二。权利能力的诞生

(一)背景资料

背景1:生产力与经济环境。

由于交换经济的勃兴和俾斯麦创设的大学制度,传统日耳曼的庄园制在近代德国受到挑战,原先在庄园奴隶主的领属下带有奴隶性质的农奴渐渐从人身依附关系中脱离,并成长为德国历史上新兴的市民阶层。而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工场制度的萌芽,许多农民子弟进入城市,一方面受雇于人获取工资,另一方面购入生活资料,从而事实上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小结论:奴隶制的逐渐瓦解使更多的生物人“成为事实上的法律关系主体。这里暗含的规律是: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制度变迁,从而导致在历史上仅特定阶级所享有的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的机会在事实上被更普遍地赋予给了生物人“。

背景2:文化思潮与理论土壤。

1900年属于欧洲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年代,以德国为代表的现代国家继承了近代以来的个人主体思想和个人平等原则。

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康德创立的伦理人格主义哲学对德国民法典制定者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该理论几个比较核心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人依其本质即为目的本身,而不能仅作为手段使用“(康德);做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黑格尔)。

(二)背景资料的分析和推理:权利能力“的诞生

社会经济状况的客观要求,加上当时的文化思潮及康德伦理人格主义的深刻影响,德民制定者认为:在法律上,应当赋予每个生物人以原先在罗马法中仅赋予给特定人的那种享受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中“的机会,(此即人格),也就是说希望天赋人权“和人生而平等“的理念让每个生物人均能成为法律人,均能享受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这么一种利益;而作为民法典的制定,此种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的利益的普遍赋予就体现在德国人创立的权利能力“一词中――他们使用了一个新创的权利能力“,而非使用罗马法中的人格“一词,避免了将罗马法中人格“的歧视色彩带入其自由平等“的民法典之中:

德民制定者选择权利能力“一词作为宣示自然人/法人均有机会参与民事关系的符号,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

1.他们处于那样一个变革的时代:资产阶级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和壮大;而同时,旧的奴隶的。封建的制度仍未完全清除。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格“作为一个罗马法的概念包含了太多歧视性色彩。(它与伦理人格主义中的人格“完全不同。)

2.另外,古罗马法人格要素中的市民权含有公法因素(前文已有论述),此为将人格“直接植入民法典的障碍之二。

德国人需要找到一个概念以构建一个体现自由主义。启蒙运动。理性法和罗马学说汇篡法学“精神的主体制度,他们需要创立一个词,这个词必须能够表达这样一层意思,即:所有的生物人均有权“(或者说有资格“。有能力“)加入到民法调整的社会秩序之中。至迟在1840年,弗里德里希·萨维尼在其当代罗马法体系中明确对民事能力提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之区分。德民制定者选择采用权利能力“一词构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民法主体制度时,他们是在宣告:任何人都生而具有享有权利的能力“,因而也就具有持有权利的可能性“,再加上一份行为能力“(一个人能够自由行为的前提,即能够取得权利的可能性),则德民立法者顺利地使用一个新创(在国家实体法中属于新创)的概念代替了原来包含着歧视色彩及公法因素的人格“,并且起到了以这一新词汇确认民法主体。继而构建民法主体制度的效果。

第一部分的结论:

罗马法中的人格“一词,一方面是罗马统治者为确认其法律秩序中主体资格的工具,另一方面,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讲,更体现着一种歧视,即对生物人的不平等的区分。在后来的德国(资产阶级德国),其立法者通过新词权利能力“的置入,既保留了人格“一词用来描述法律体系中主体资格(在德民,体现为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资格)的作用,又排除了其歧视性色彩,并避免了其公法因素被带入私法领域之中。也就是说,权利能力“一词的使用使德民制定者达到了继承罗马法的目的,同时又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即: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导致的非人格人(无人格的生物人)在客观上需要参与到法律秩序之中的现实要求;人生而平等“的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的要求;公私法相区分的要求。

人格概念的解读及变迁;现代意义上的人格(以康德伦理人格主义精神为引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追溯到罗马法对人格“(caput)一词的使用,其无非为区分出一类人(此处的人指生物人,即罗马法中的homo),使他们能在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内享受生活,可以说,在那种划分之下,如果人“这一概念包含社会关系“这一本质性的因素(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则仅那一类被赋予人格“(caput)的生物人才是人(主义哲学所定义的人),而其他人类均与动植物无异――因为其他人类没有机会加入受法律调整的秩序/社会关系之中。事实上,这种区分远非它看起来那么简单:通过这种区分,那些生活于法律秩序之中的人们,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是同时既为目的又为手段的,他们可以通过私法自治“去以其所给,取其所需“;而那些生活于法律秩序之外的人们,在那样一个客观世界中,在那样一种规则之下,他们则从来就只能是手段,只能是客体。从而统治者以这样一种名义上的法,为着他们自己集团的利益,组织了那个疆域中的人类,过着一种权利远远超过其义务的生活“――这一切只因为,在他们之外,有另外一群人,他们仅仅是手段,他们永远只有义务,永远是统治集团权利的源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参前文PartI的A部分),时势让国家治理者无法再恪守这种歧视区分,而不得不以法律或类似方式赋予所有生物人加入社会秩序之中的权利。从此,人人享有权利并负担义务“,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将每个生物人都纳入法律调整的秩序之内――对这法律自身规则的合理性我们姑且抛开不谈――从而至少在名义上,统治者及其法律开始把所有的生物人均当作社会人了:把他们纳入法律秩序,并赋予权利。课加义务。说白了,这个时候的法律改变了古代人格“所造成的歧视局面,它让所有的生物人均得到参与社会关系的机会,那么,直到此时,我们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本质的观点才可以说,人类即社会人,人类即法律人,人类即人。我们在法学领域中的人的概念符合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本质的定义,至此,人得以成为人“。

第二部分的结论:

结论1:人格“在人类历史中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古代人格“(罗马法为代表),此人格对一类人的法律地位的承认意味着对另一类人法律地位(社会关系属性)的排除/消灭。那是不合理的,但却是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及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另一种是现代人格“,其产生时间应是在资产阶级国家建立前后,由于其将所有生物人均置于法律调整的秩序当中,因而真正认所有生物人为人,从而实现了所有生物人在法律秩序中的平等。我希望能够这样表达:此时的人格“已经宣布了自己的死亡――由于所有的生物人均被承认为人(社会人),则它已经丧失了罗马法上人格“一词用来划分生物人“这一主要功能――如果我们说它还存在的话,则此时的人格“是一种与罗马法中的人格“完全不同的人格了,它存在于法律中的意义体现为:

由于资源稀缺,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的不可避免,导致人与人之间希望将自己仅视为目的/价值,而将他人仅视为手段的想法不可避免,那么,如果一部分人在客观世界中一旦真的成为了绝对的目的/价值,则必有一部分人会再次沦为绝对的手段,那么,人类社会又将回到类似于奴隶制的社会之中。因此,为了防止这种客观上无法消除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潜在危险给我们带来制度倒退和伦理灾难,现代人格找到了它存在的意义:

我们说,现代人格是作为一具古代人格的尸体矗立于民主。宪政的法律制度中,它宣告着古代人格的灭亡,并且告诉人们:你尽可以为自己的利益而将别人当作手段,但你永远不可能让自己成为绝对的目的而让另一个人成为绝对的手段,因为人格“已死。

结论2:现代人格是人追求到法律秩序意义上的平等之后的一种状态及其确认:每一生物人都同时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没有任何一个生物人应该被视作为绝对的手段。

结论3:现代人格与权利能力“。德国民法典是自由主义。启蒙运动。理性法和罗马学说汇篡法学的晚熟果实“,在德国民法学理中,首先将所有的人(德文Menschen,也就是前文所言的生物人“)定义为人格人(Personen),权利能力一词无论其在创设之初抑或被德民选用之时,均是为了避免罗马法人格“将一部分人规定为绝对手段所带来的歧视与不平等,从而其体现的就是现代意义上人格的精神与理念:每一生物人都同时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没有任何一个生物人应该被当作绝对的手段“。这样看来,现代人格概念应该是权利能力“概念的基石,权利能力就是现代人格理念在民法中的体现。

当代:人格在当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以宪法和民法为例。

宪法的永恒的目标是防范公权对私权的侵犯,民主。宪政理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将所有的人都纳入法秩序中,让他们能够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而根据主流宪法理论,宪法与部门法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部门法权利是宪法权利的具化(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部门法上规定的权利并不总能是宪法权利的具体化,宪法没有规定的权利,部门法可以加以规定,但这并不影响我下面结论的得出),而作为民法中的主体制度,我认为它解决的仍然是赋予哪些人以生活于受法律调整的秩序之中“的利益的问题,只不过在这里这种法律秩序具体化为民法秩序。私法秩序了,所以我的结论是:人格非等同于(民事)权利能力,它首先是一个宪法概念,而我们在组织我们的民法体系的时候,宪法与部门法的内在的。客观的联系而不得不运用这个概念,但人格一词始终属于宪法范畴。如果我们说民法中有人格,或者说民法中需要使用一个人格“概念并将它作为其整序范围的决定因素之一的话,那么在民法中,我们使用的是(民事)权利能力“一词。这看来是毋庸置疑的。

1。本部分参见周枏著:罗马法原论(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106页以下。

2。李工真著德国现代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龙卫球著民法总论(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第183-184页。

3。本部分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上),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第45页以下。

4。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著者前言。

5。克尼佩尔著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著者前言。

上一篇:WTO与消费者权益保护【21990字】
下一篇:以房养老”的民法分析【3434字】

高校民法學”課程网络教...

风险社會下刑法功能化发...

韩國民法上的传贳权制度【6225字】

非约束性网上仲裁解决电...

非婚同居的法律思考【2174字】

边防群体性事件中的舆情处理【4100字】

财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7230字】

高校微博场域下大學生动...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比较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非家族员工...

绿色建筑的意义与前景展望【2752字】

政府流浪儿童救助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jsp高校二手产品租赁交易网站设计

镉胁迫对绿萝叶片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东北生育政策放开时间,...

Matlab太阳能逆变器的设计

高中生参与排球运动锻炼现状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