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肉搜索”概述
(一)“人肉搜索”起源发展
“人肉搜索”起源于猫扑网,网民可以将心中疑问发布到论坛,依靠网民力量解决问题。发问者可以将MP币作为奖励发给对自己提供帮助的人,奖励可多可少,因痴迷于MP币,大量网民就会倾其所能寻求答案。这类网民被称为“赏金猎人”,当其数量越来越多,求胜心理就会驱使他们更加迅速、全面、精确的寻求资料,“人肉搜索”由此而生。
最初仅仅体现在个别案例之中的“人肉搜索”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得如此壮大,不仅有自身优势,更有以下原因的相辅相成:一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互联网应用的覆盖率和使用人数的提高,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空间,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进步与普遍应用是“人肉搜索”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网民复杂心理因素的驱使。心理支配行动,行为主体影响实施的社会行为:(1)好奇心驱使。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出于窥视心理,会对未知事物产生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探究行为,进而自发组织去搜集当事人的情况。(2)心理宣泄的途径。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承受更多的压力和产生大量矛盾,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在种种限制下使我们不能肆意发泄心中不满,而网络的隐匿性就为情绪达到极致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将情绪发泄到当事人身上,来满足自身优越感。
(二)“人肉搜索”的内涵界定
相较于“人肉搜索”,传统搜索引擎搜索过程操作相对简便,搜索结果信息量较大。但搜索的信息相关联性低、信息的筛选也会浪费大量时间。由于人们对信息关联度的要求日益提高,人肉搜素便应运而生。
百度百科中“人肉搜索”引擎是利用人工对信息提纯的一种机制,在疑问得不到解答时,网民就会转向广大网民寻求答案。谷歌中解释“人肉搜索”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网络搜索中,变成人找人,人挨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学者认为,“人肉搜索”是指在无数网民的积极互动下,对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辨别,提纯,以此完成对人物或事件真相的群众性追索运动。 2008 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第277 条作出解释,“人肉搜索”是区别于机器搜索的人工智能信息搜索行为,也指参与这项活动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人肉搜索”均有人的参与。
“人肉搜索”应从以下三点进行界定:一是有大量网民的参与,二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媒体,三是被搜索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特定人。因此,“人肉搜索”就是指在广大网友参与下对特定人物的信息进行搜索,确定被搜索者的真实身份并不断地对结果进行提炼,将隐藏起来的不为人知的信息暴露于互联网世界中的一种搜索行为。
上一篇:未成年人股东资格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信用权的民法保护

冷冻胚胎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跨國公司并购的发展趋势...

联合开发房地产若干法律问题【4495字】

票据质押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6101字】

票据质押法律问题探讨【3160字】

浅析空白票据的若干法律问题【6442字】

民间借贷中的法律问题【2537字】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