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内涵及必要性

(一)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内涵

对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学界也未达成完全一致的观点,国内外也有很多学者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美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机制领域的著名学者威廉·邓恩认为:“因为监督让政策的制定者可以了解和掌握公共政策实际的施行情况和预期目标存在的差距,因为如此,他也就成为了知晓公共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的第一来源。”[1]此外他还认为监督还需要提交公共政策执行的情况和最终结果的中间或者最后报告。在美国,除威廉·邓恩之外,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奥斯特罗姆还提出了“行为状况分析”模型。[2]这个模型是将研究的对象设定成决策机构等能够直接影响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模型。通过分析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得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公共政策的执行都对占主导地位的一方有着庞大的优势。还有一种比较被大众所熟知的理论——博弈理论。博弈理论,顾名思义,它的基本观点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就是政策目标群体对于利益的分割和彼此讨价还价的一种过程,也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以及目标群体三者之间互相较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妥协、退让和默契达成了一系列的交易,最终得到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条件。[3]

        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国台湾学者林水波和张世贤认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一种充满着变化的过程,在实施公共政策这一过程之中,公共政策的执行部门和人员组织各种要素,采取相应的行动,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进行合适的衡量,建立可行的规则,塑造共识与激励士气,运用协商的方法化解可能出现的冲突,最终达成政策目标。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在他所著的《公共政策分析》一书中认为,对于公共政策的监督,实际上是公共政策的监督主体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对于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其中包括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进行督促的行为。” [4]武汉大学丁煌教授在其论文《监督“虚脱”:妨碍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中分析了造成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虚脱”的原因,文章的主旨是在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提高对于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的关注度和监督意识,这样才能真正的从本质上提高我国公共政策实施的效益。[5]

     本文更倾向于和认同丁煌教授所提出的观点,认为对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之上,并由多个监督主体共同对其执行者和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完善公共政策执行

上一篇:农村征地型群体事件的成因及处置策略
下一篇: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及改进策略

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研究

进一步完善旅游监督管理【1904字】

试论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

论行政诉讼执行难【3500字】

论行政机關为被执行人案件的执行【3730字】

论行政强制执行【16244字】

行政诉讼检察监督若干问题探析【7505字】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