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低保申请家庭财产核实机制研究——以盱眙县为例
0引言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解决贫困的补救制度,是以保障国民基本生活为目的,起着维持国民最起码的生活需求,为国民提供基本的生存权利等重要作用[1]。
国内学者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念性研究已比较完善。主要集中在低保的含义,实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方面。目前对于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多局限于低保制度的宏观意义层面,低保制度的实施局限性与难点也在停留在制度层面,而忽略了在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财产核实的深层次探究,国内学者只从中国目前的法制环境、个人信用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实施的难点,对于如何建立和完善低保申请家庭的财产核实机制缺乏具体建设性意见。
最低生活保障遵循严格的申请审批程序,只有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才有资格申请与享有。对于低保申请人的家庭基本情况进行家庭收入核实,为政府社会保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目前的低保申请家庭财产核实以走访核实为主,极易出现“骗保”、“关系保”、“人情保”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破坏了原有社会救助体系的公平,使大量社会资源被浪费。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多部门协作财产核实机制,保证了社会救助的公正性,可以实现贫困群体的“应保尽保”,使社会救助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为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流程,确保低保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民政部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国务院令第271号)、《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2007〕1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45号)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为最低生活保障的审核审批提供了依据,《办法》首次将家庭财产纳入低保审核范围,将低保申请家庭成员的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机动车辆、船舶、房屋、债券等信息纳入审核范围[2]。
本文试图通过对盱眙县低保申请家庭财产核实机制的现状的了解,分析该县低保家庭财产核实机制存在的缺陷,探究县级低保申请家庭财产核实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的途径,为政府决策民生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1 概念及相关理论
1.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念、意义及内容
1.1.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念
最低生活保障是对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最基础的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成员不论其身份地位,国家和社会一视同仁地予以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根本目标就是运用国家财力帮助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人口摆脱社会困难,作为社会最后一道安全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确立及其实施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使得贫困人口在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后,能够避免挨饿受冻,能够获得最起码的生活条件[3]。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早在50年代就有安排,在我国的企事业单位中就有了对工人中的贫困者提供救济补助的措施,在少数城市中被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试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建立是以1999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标志的,而在我国农村,借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到2007年国务院宣布要在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颁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在城乡逐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4]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