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 [2]。公信力是一种博得社会公众信任的力量和能力。唐铁汉等人[3]认为这种能力表现为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力说”以民众为客体,政府为主体,视公信力为政府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龚培兴等人[4]认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据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信任-信用说”中的公信力包含了信用和信任这两者的所有内涵。“信任-信用说”涉及两个主体,政府和社会公众,包含两个行为,“信”与“被信”。公民因政府的信用而信任政府,政府则因被信任而树立信用。“信任-信用说”更偏向于政府与民众一种彼此相互的主体关系。

简而言之,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是地方政府的信用展现以及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并由此形成地方政府的影响力,是地方政府权威性的表现。公信力是评价地方政府是否具有信用、公众对政府认可和信任的程度以及权衡地方政府合法性的标准之一。论文网

(二)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理论基础

1。社会契约论

依照西方契约论的观点,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中,人们为了安宁与秩序而缔结条约,组织政府,并产生国家。政府既是公共权力的掌权人,又是人们订立契约的产物。这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公众将公共权力委托给政府代理行使,政府维护公众的安全和利益,并为公众提供公品。所以,若是政府无法满足公众的要求,无法提供公品和服务,违背了订立的社会契约,公众便会不相信政府。政府没有了公众的承认和赞同,失去了公众的支持,政府的信用便会出现问题,政府的权威会受到质疑,政府的公信力便会弱化甚至丧失,乃至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危机。

2.责任政府理论

责任政府理论指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公众负责;政府在社会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要承担由于执政不当造成的后果,并担负法律责任。《布莱克法律辞典》中解释为:“政府必须对其公共政策和行为负责,当议会对其投不信任票或重大政策遭遇失败,大政方针不能令人满意时,他们必须辞职。” [5]责任政府理论强调则政府的责任原则,政府要承担其自己的行为责任 ,要有责任意识。其核心特征是政府的责任政治。责任政府要回应社会大众的要求,倾听社会的心声,并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一旦政府政策失误或无法满足公众的要求时,要为此承担后果和代价。因此,较强的公信力是责任政府的内在表现。

二、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布坎南说过:“从传统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最容易发生的是道德的无政府状态。以忠诚为核心的传统社会的基础已经动摇了,而以信任作为核心的市场经济道德大厦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人和人之间在道德上讲放纵,行使个人的权力,推卸个人的责任。”[6]我国当前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政府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复杂环境和前所未有的考验。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一些权责不清、决策随意性大、政府官员腐化、信息不透明等失信的问题,这些问题反应了地方政府在为公众服务的过程中对社会公众的一种态度,这种执政态度影响了地方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公众对地方政府也逐渐冷漠、不信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

上一篇:试论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下一篇:整体性治理的视角跨界公共危机及其治理

商标不使用撤销制度中使用的界定

个人信息的网络侵权问题研究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民间借贷债务的认定

网络游戏直播中的著作权问题

互联网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

对淘宝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处理规定的研究

论二手房买卖中的缔约过失责任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安康汉江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