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差别于一般的脑力劳动工作者,也和初等教育、基础教育的教师行为有所区别,他们是对一些知识前沿问题来进行研究、创新和传播。而当前的社会现实是一部分高校教师身上普遍的问题是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工作的自觉性与创造性。所以,本研究就是通过对教师队伍现状和教师需求特点的调查分析,通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构建合理完善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以此来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工作绩效和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满足高校组织与教师个体的需求,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1 激励机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1。1 激励机制的内涵
1。1。1 激励的含义
什么是激励?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以组织成员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不同类型。其中美国的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给激励下了一个定义就是:“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
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动机是一种精神状态,人的各种行动都是通过某种动机而引发的,它对人的各种行为起着激发、促进、增强的作用。激励,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讲,主要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来引发人的动机,使人充满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设定的目标不断进取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他的实质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W。James)教授对人的激励问题做过结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其间差距达60%[1]。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激励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历经一个不断改进、深化和完善的过程。
1。1。2 激励机制的含义
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即组织和管理者)运用多种刺激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即组成人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薪酬激励、工作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激励机制形成后使组织机能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对组织系统本身产生内在作用,并进一步制约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助长性和致弱性是激励机制对组织所造成的两种作用,通俗的说,激励机制对组织能产生助长作用和致弱作用。
1。2 激励机制的相关基础理论
自二十世纪初以来,西方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在通过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如何有效的激励人的问题后,提出了许多的激励理论。其中主要的激励理论包括:
1。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观点是人的积极性和受刺激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他的需要所达到的满足程度。主要包括的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阿尔德夫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发现,人的行为是受到内心的欲望推动的,内心需要的满足是行为的目的。在1943年马斯洛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人类的需要可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归纳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的工作等行为的最强大的激励,主要包括空气、吃、穿、住、行等一些人类基本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其中主要包括工作环境的安全,保障身心免受伤害,以及未来的生活质量要得到保障等;第三个层次是社交需要是对家庭、朋友关爱的渴求,也是对爱情、友情、温暖的需要,更为细微和难以捉摸的是社交需要;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包括满足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可以产生一定的推动力;第五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的的成长发展以及自我理想人生价值的实现等,为最高级的需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