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体现党在治国理政方式上的一次重大转变。为全面了解民族地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论文网,课题组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了调研,通过查阅资资料。座谈专访。发放问卷的形式,最终形成该成果。
一。民族地区农村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1)强化理念,提升服务意识。民族地区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实践必须树立服务的理念。第一,加强自身学习,建设有担当有能力的队伍。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建设有担当。能办事的好队伍始终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在三岔乡,把学习典型放在学习活动的首要位置,不仅学习焦裕禄等先进典型事例,还邀请高校教授深入剖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的观念和能力。第二,推行为民服务承诺制。自2013年来,来凤县委在全县基层组织中开展五星“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从组织建设。文明创建。社会管理。发展业绩。为民服务等方面确定五星“创建内容,把星级评定考核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依据,激励各级党组织不断强化服务理念,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第三,坚持党员三卡管理模式。推行领导干部责任卡“。机关党员明白卡“。农村党员年审卡“的三卡“管理模式,每月党支部对党员服务业绩进行检查,并在活动卡上做好记录将履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党员民主评议。评先表模的重要依据。
(2)健全网络平台,提升服务水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发展,电子政务专网平台逐渐把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工作事项办理情况形成电子信息。恩施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打造联系群众与服务群众的专业化平台。其中,来凤县和宣恩县就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以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项目建设为依托,在实施光纤到村项目建设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开发农民办事不出村电子政务平台,构建一站式服务点。通过农民办事不用出村“即可申请办理民政。林业。人社等共计19个单位的65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既解决了村级业务员人员配备难题,又方便了农民办事,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腿“的目标。
(3)创新载体,丰富服务方式。恩施地区在贯彻落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求的基础上,考虑民族地区的民俗民风,积极探索服务载体,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展开服务。第一,全面实行便民服务卡和民情日记制度。如宣恩县各乡镇统一制作了便民服务卡“,把干部的姓名。联系方式及服务事项等内容印制在卡上,实行每户一卡,全天24小时为群众提供110“式服务。第二,大力开展村干部坐班和乡干部驻村“。乡干部驻村。村干部坐班制以各村为单位,在党支部组织下,统一安排人员和值班时间,每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负责联系1-2个村,机关党员干部负责联系2-3户困难户,每周至少确定一天为驻村日“。第三,积极推行三关六爱服务“。恩施三岔乡以三关六爱服务“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把关爱老党员。关爱困难群众。关爱留守家庭,开展富民。惠民。便民。助民。安民。乐民服务“作为示范村建设主要内容,积极创建三关六爱“示范党组织。
(4)健全制度,完善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服务机制,是民族地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恩施地区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合理的服务机制,让服务群众真正达到常态化。高效化,从而引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走上新台阶。在这方面,宣恩县通过建立党员群众动态评议基层党组织制度,充分利用示范长廊的党建网络,打造党代表安家“品牌,通过接访。约见。走访党员群众,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向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反映,并跟踪落实,以党员群众的满意度来考量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实际成效,有力的促进了当地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
二。民族地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和服务意识不足。据问卷调查显示,有52百分号的受访者认为党务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适应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在民族地区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和学历上有所反映。以某村为例,党员队伍的平均年龄超过了50岁,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党员人数占到88。3百分号,这导致部分党员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不明显,党务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适应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致使当地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不能够融入群众力量,缺乏强大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地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效。
(2)缺少必要的服务型人才。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就业的机会少,致富门路短缺,很多村庄有较多的农村党员长年在外打工经商,部分有知识的高学历人才也不愿意返乡,致使许多村支部班子因缺少高素质人才群体的支撑,出现了后继乏人。选人难的现象。而这些党员流动到较发达地区后,往往与流出地党组织失去联系,成为流动党员,这不仅使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严重匿乏,最直接的影响则是导致农村党组织开展服务工作的人员相对短缺,进而加剧了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边缘化“的倾向。
(3)服务机制尚不完善。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虽然有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保障机制,如为民服务承诺制。党群动态评议基层党组织制度。解决问题和回应群众意见机制等,但是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并没有同步建立起来,为群众服务的人才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制度的缺失导致了为群众服务的内在动力不足,使得服务型党组织的工作趋于形式化,而忽视群众的真正需求。所以,构建一套完整有效且实用的服务型党组织制度体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4)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缺乏保障机制。目前村党组织设置基本停留在按地域划分的模式上,党组织设置形式与多元的经济组织形式不相一致,造成党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变。一方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实效性不强,另一方面,外出党员多,管理工作却没跟上来。组织生活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和随意性,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状况,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政治理论学习基本还是强制的灌输性教育,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参与政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结果导致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也导致一些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变小。
三。民族地区农村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建立民族地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是适应党所处历史方位变化。推进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目前恩施民族地区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第一,树立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在民族地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干群关系,明确党组织和党员的角色定位,转变过时的观念,改变旧的工作方法,在干群平等的基础上切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第二增强党性修养,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用新的科学的党组织服务思想武装自己的大脑,使自身在实践上确保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先进性;第三提升党组织党员的服务能力,一方面要结合岗位需求,任用具备相应专业技能的党员干部,另一方面,特定岗位的既有干部也要加强专业能力的学习。这样,才能为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才能在决策中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科学决策。
(2)打造有能力有担当的服务型队伍。建设一支有担当。能办事的好队伍始终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首要任务。第一,要打造服务型领导班子。建设民族地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必须选一个综合素质高。奉献意识强。能力水平高的党组织的带头人。第二,要发挥好党员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主体力量,要形成一个以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党员等为主的强大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在联系群众中的模范先锋作用,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供人员支撑,尤其注重那些具有本土服务能力的优秀年轻人员纳入党组织;第三,重视对基层干部教育管理,要有计划地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根据村干部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实际工作情况,分层次进行培训,重点加强法律法规。党务工作。实用技术等知识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
(3)加强制度设计,建设长效机制。第一,建立基层党员联系群众承包责任制度。通过层层分解。承包责任制度,把联系群众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党员身上,让每一个村民群众可以随时随事找到党员和党组织,不让党员联系群众处于悬空状态。第二,重构党组织党员工作考核激励制度。着力从体制内的考核“转向体制内考核与体制外考核并举“的方式,将当地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群众对党员和党组织的满意度作为地方党组织考评的重要衡量标准,使党员是否合格。干部是否称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否完备的衡量标准牢牢地掌握在广大农民群众手中。第三,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一方面,通过党内选举,使真正代表党员意志的。有能力的。坚持党的宗旨和理念的党员在其位,谋其政“,淘汰那些信仰缺失。思想堕落的党员干部;其二,健全基层党务公开制度。只有建立和推行完整健全的党务公开制度才能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进而保证党内选举制度。决策制度和监督制度发挥实效。
民族地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