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是1972年在《社会积极形式考查》这一文中被美国学者威斯伯提到。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体现了利他行为。传统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以分享、关怀等为特征,在自愿的前提下实施的有利于他人而不期望获得外在奖赏的利他行为[1]。许多研究者认为,纯粹追求自我利益的行为不能被称之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可以同时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动机成份,并不一定是完全牺牲自身利益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比利他行为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各种类型的帮助或想要帮助他人的行为[2]。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既有利他也有利己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而利他行为具有绝对利他性,可以看做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从动机上来看可分为不期望回报的利他行为和利己动机的助人行为,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亲社会行为。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亲社会行为愈发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许多学者基于文化背景、个人理解等差异对亲社会行为提出了不同的定义。黄希庭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并对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的行为[3]。
综合以往研究发现,性别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之一,亲社会行为在以下几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在非紧急的情况下,女性更容易表现出助人行为,而男性则更愿意在紧急情境下助人[4]。有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在竞争与合作的认识上也存在差异[5]。女孩更注重的是合作而男孩更注重的是竞争,女孩比男孩更懂得如何与他人分享,男孩注重的是自己是否有责任去分享,而女孩更看重的是分享过程中的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同伴对她的评价。女孩也比男孩更容易做出安慰的行为。丛文君[6]认为大学生利他、依从、情绪性亲社会行为倾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性亲社会行为高于男性。而从年级因素来看。黄艳钦[7]认为大学生的公开性亲社会行为类型在大学生年级上有显著差异,而其他类型差异不明显。已有研究证明人际信任对亲社会行为存在一定的关系。人际信任与亲社会倾向不仅单独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而且两者共同对亲社会行为有交互作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其亲社会行为存在相关,且人际信任对亲社会行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8]。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证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年级、性别、人际信任水平的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亲社会行为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对其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意义重大。关注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是构建和谐校园必不可少的环节,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将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现状做了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研究被试主要来自于师范学院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共有300名被试,其中男生145名,女生155名。大一年级72名,大二年级80名,大三年级78名,大四年级70名,人际信任水平高的有164名,人际信任水平低的有136名。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100%。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师范学院300名学生进行调查,当场回收。
1.3调查工具
1.3.1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
采用由Carlo编制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的亲社会行为倾向测量问卷(PTM),该问卷是由6个文度23个题目构成的5点量表,所有的问题都是正向计分,分为五级计分。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总信度系数为0.89,优尔个文度的α系数分别为0.66、0.71、0.68、0.59、0.60、0.62。利他性是个体以他人利益为重,为减轻他人的痛苦而做出的亲社会行为;依从性是在他人请求下做出的亲社会行为;公开性是个体在有人在场或公开场所做出的亲社会行为;匿名性是指个体在没有对受助者透漏自己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的行为;情绪性是指在某种情境下个体情绪被唤起从而做出的亲社会行为;紧急性是个体在紧急事件发生情况下做出的亲社会行为[9]。
- 上一篇: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 下一篇:新生代员工工作幸福感现状研究
-
-
-
-
-
-
-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