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2003年参与UNESCO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今,国内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讨可谓如火如荼。笔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篇名相关词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至2015年以来有关文献共计266979篇,其中期刊论文29480篇,博硕士论文37137篇,其它文献200362篇。近几年对非遗的研究热情也丝毫不减。2003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刊文献只有1097篇,到2007年达到15382篇,2008年19768篇,2009年22466篇,2010年28029篇,2011年有30595篇,2012年有31630篇,2013年有31400篇,2014年有33054篇,2015年也有32505篇。数量持续增多,非遗研究的热度居高不下(见图一)。其中按学科类别划分,旅游类33530条,占12.6%,在各学科中排第二位(见图二)。非遗旅游的研究已是遗产领域和旅游领域的共同热点。
图一:2003-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献数量统计
早期(2001-2004年)的文献,研究内容重点为概念、涵义、特征等表层;前几年(2005-2007年)的大部分文献,则更多的热衷于各类具体非遗的保护;近几年 (2008-2015年)特别是伴随国内遗产旅游业受到高度重视,学者们除了持续投入于具体非遗的保护工作外,也逐渐将更多地视线转到非遗产品的旅游开发方面。
从2003年开始国内外才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见图三)成为国内外学者愿意投入精力去认识的课题。通过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对比(见图四),国内学者需加强运用统计、建模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可操作性研究,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论文网
图二: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概况
图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方面
非遗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有关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陈勤建、曹保明、宋瑞、刘建平、陈姣凤、林龙飞、刘玉清、陈莉等人都对其阐释了个人的观点(见表一)。
多数学者对之保持乐观的心态,认为既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要注重遗产价值的开发与利用,让更多人主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自觉加入保护非遗的团队中,这就需要对它进行灵活地开发,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使开发与保护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这样通过旅游开发获得更多的保护资金和文化宣传。而对优秀历史遗产的珍惜保护可以为旅游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吸引不同目的的游客前来观赏,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文化内涵。
图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侧重点和方法的国内外对比
2 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概况
2.1 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淮安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氛围浓厚,体现在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明祖陵、洪泽湖大堤、淮安府衙、故居、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一大批物质文化遗存上,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并具有淮安地方文化特征的非遗产品的作用也不可忽略。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江苏省非遗名单为例,共收录112项,淮安市有11项,占比9.8%。主要包括: 民俗即洪泽湖渔家婚嫁礼俗1项;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包括平桥豆腐制作技艺、汤包制作技艺(楚州文楼汤包制作技艺)、淮安茶馓制作技艺、洪泽湖渔具制作技艺4项;传统戏剧包括香火戏(金湖香火戏)、京剧2项;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包括洪泽湖渔鼓、南闸民歌2项;民间文学包括水漫泗州城传说、巫支祁传说2项。
2.2 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淮安市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未曾懈怠,2008至今,政府公布三个批次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共133项,各县区政府已经公布县级名单近300项。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各级非遗名单体系逐渐完备。并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熟悉并把控了淮安各地非遗资源的分布状况、保护现状与问题,设立非遗档案,编制非遗保护目录清单。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