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一步研究方向 14
1、文化的节日 14
2、物化的节日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附录 17
一 研究背景
节日是一个大家都理解,但又都说不清楚的概念。节日的范围是受时代和地 域限制的,不同地域的人民所过的节日不同,同一地域的人民不同的历史时期所 过的节日也多有差异。对节日的研究可以涉及到地理、历史、宗教、经济等很多 学科,但就社会学而言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人对节日的态度。节日文化是一个动态 的文化,它有着古、今、中、外之间的区别于分歧,分析特定人群对节日的态度, 对我们了解这个人群有着很大的帮助。反而言之,通过对节日内涵的引导与改变 也可以反过来对特定人群的行为与思想形成特定方向的改变。
当今中国,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的国际化、政治的民主化生日,参杂着 文化的包容性和信仰的自由性等原因,西方节日在中国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 西方节日以其“新、奇、异”的特点而夺人耳目,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有着向“购 物节”、“美食节”甚至“麻将节”等异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民族自尊心、 自豪感的影响下,国人对周边邻国将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以自己的名义“申遗” 之行为呼号反对。节日文化的冲突在当今中国表面的淋漓尽致。论文网
具体到大学校园这个小环境中,大学生既享受着传统节日带来的小 长假、黄金周,又在校园里张罗情人节约会、组织万圣节游行、开圣诞派对。大 学生缤纷多彩的节日生活蕴含着怎样的社会内涵?大学学生对节日、节 日的文化的理解具有怎样的动态?他们对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到底持有怎样的 看法,这些观点具有怎样的统一性与独特性?这些都是本次研究试图解决的内 容。完成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有利于掌握学生的“节日心理”,从而加以引导, 促进大学学生确立良好的“假日观”。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了解大学生对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态度,可以从侧面掌握大学生对传统文 化与西方舶来文化的态度,从而帮助我们更加客观的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更加 正确的选择和吸收西方的节日文化,进而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与跨国文 化交际能力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现实意义
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地对待节日文化,让西方节日成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 有益补充,并且和中国传统节日一起通过周期性的调节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 使大学生们达到心灵放松、精神自足的生活状态,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建 立端正的节日观也能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对西方文化的包容力,进 而做到适度“崇古”,避免“媚洋”。
三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
(二)国外文献
四 研究与分析方法
(一)问卷设计
本次研究的问卷共 21 题(文后附问卷),结构上为三个层次:第一部分为 1-4 题,内容为受访者的基本信息采集;第二部分为 5-12 题,内容以对传统节 日的态度为核心;第三部分为 13-20 题,内容以对西方节日的态度为核心。其中 二、三两个部分的前四题意在了解受访者对节日的客观了解状况以及初步的感知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