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时代问题,我们不仅要解决交通建设中的问题,更要解决好交通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现代交通运输业体系的发展要求是绿色高效、经济安全,实现交通、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对交通的环境评价工作意义重大,特别是我国正处在寻求转变交通方式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道路中。由于我国轨道交通规划环评起步较晚,还处在发展阶段,尚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与探讨,缺乏成熟的评价方法。文章借鉴参考了诸多有关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文献资料,且因生态环境具有模糊性,所以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1]对淮安市轨道交通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关的合理的保护对策。淮安市是苏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其轨道交通规划对于苏北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其轨道交通建设生态环境的研究对于淮安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实力与发展竞争力,全面开创开放发展新格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 淮安市轨道交通规划概况
2。1 生态环境概况
(l)地形地貌
全市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西高东低,处在淮河下游,江淮黄淮两平原交界处,地面高程一般在4~7米,只西南部的丘陵地区地势较高。淮安市西边靠近宿迁市,东边有盐城,南边连接扬州市,北边毗邻连云港市。淮安市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冲积平原,矿产资源丰富。
(2)气候
淮安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段,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淮安市的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淮安的夏季主导风为东南风,冬季则是东北风。从降水量来看,年均降水量在一千毫米左右,在淮安以北地区降水量接近九百毫米,在淮安以南地区降水量则有六七百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4。3度,平均相对湿度在79%左右。文献综述
(3)水文
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六塘河、淮河入江水道、古河、盐河、淮沭新河、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干流、苏北灌溉渠道等若干条河流在市内穿行交错。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是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市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为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
2。2 社会经济概况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是苏北腹地,是长三角城市群之一。市区建成区的面积达110平方公里,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低开稳走、逐步回升”态势。同时政府也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增强工业实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全方位改革,完善社会事业,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淮安市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二、三产业GDP占比增加到88%,两大新兴产业产值增加26%,市场活力增强,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减小,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此外,经济发展转变为创新驱动,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形成,经济主导从工业向服务业逐渐转变,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不断上涨,以电子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不断壮大,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400亿元,产业的工业化与信息化逐渐融合,都不断推动淮安的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
2。3 项目概况
淮安市的轨道交通规划计划建设路线总长在125千米左右,共计五条路线。按照淮安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建设时间是2015年至2050年,预计将会分成三大阶段进行建设。为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在城区外围将会建设两条都市圈轨道线路,两条线路将会促进城市布局的平衡,更会带动沿线经济贸易的发展。其中一条线路为淮安—涟水机场—涟水线(S1),S1线起点设在淮安火车站南站,中间经过涟水机场,终点在涟水县,线路长度接近30千米。该线路不仅加强了淮安主城区与涟水县的联系,而且使得民众到涟水机场更加快捷。另一条线路为淮安—洪泽—白马湖线(S2),路线长度将近45千米。S2线起点设在创业路站,途经黄集镇、盐化工业园区,设置站点在洪泽县,终点设置在南端的白马湖。该线路使白马湖、洪泽县城与主城区的互动更加紧密的同时,也加强了洪泽县和周围村镇的关系。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