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信力对慈善组织的重要性
我国慈善组织以公信力为发展基础,换而言之,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线。当今社会,慈善组织胜在具备比政府和盈利组织更强的社会大众的信任,绝非权和钱。“公信力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得益于慈善组织公信力这一社会共同约定,公信力从含义上是指使能够使公众信任的力量。”[王子君。现阶段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建设[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6)。]在发展慈善事业的过程中,社会公众的捐款热情度便能反映慈善组织的现状。真正做慈善的人,表面看捐献的是金钱,实则是在对慈善组织信任的前提下,奉献出爱心和热情。一旦慈善组织缺失了公信力,捐赠者捐赠热情便会降低,不愿再参与这个组织的活动,甚至对整个慈善事业充满质疑,对慈善事业采取观望态度。恶性循环,慈善组织的成长岌岌可危。如“郭美美事件”在社会上掀起强大的舆论浪潮,社会公众质疑慈善组织的运行机制的公开透明,在心理上产生捐赠抵触情绪。此时,缺乏公信力的慈善组织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道路坎坷不断。所以,公信力对慈善组织建设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一)我国慈善事业公信力面临的困境
1.信任度低
慈善组织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影响着社会公众慈善捐赠的热情,在慈善丑闻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只有少部分人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慈善事业捐赠活动运行过程中。被动捐款是公众对慈善组织信任度低的一种表现。生活中存在一些被动性捐款方式的类型,如员工认为用人单位直接扣除员工部分工资用于捐款属于被动捐款,学生会将学校组织的校园捐款活动视作“被动捐款”。有受访者表示捐款应依每个人的自身能力,要公开捐款资金去向,这样才能化被动捐款为主动捐款;人民网某网络社区曾联手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对全国慈善组织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调查,“ 其中,超半数的受访者认为自身‘经济力量薄弱’以及表示“不太信任”我国的一些慈善组织,这些因素影响着这社会公众参与慈善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大约三成社会公众也表示“‘自己不清楚参与慈善组织活动的相关渠道’和‘慈善组织活动的参与渠道单一’是影响自己参与慈善的原因。”[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等。中国公民慈善态度调查。 [DB/OL]。http://www。people。com。cn/32306/355718/365587/index。html/。 2013-7-31。]由此可见,慈善组织公信力困难重重,已经成为开展我国慈善活动和影响公众参与慈善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2。形象差
近年来,一系列慈善组织丑闻成为阻碍慈善组织良好运行的毒瘤,不少舆论媒体、社会公众等对其展开质疑和批判。审计部门的更多地关注慈善组织捐款金额的账目清晰度。在审计部门检查过程中,曾创办爱心孤儿院的“中国母亲”胡曼莉因其组织存在账目混乱等多笔款项存在问题,最终打着为孤儿献爱心捐助的旗帜敛财发横财、账目不清、伪慈善等罪名被告上法庭;“郭美美事件”慈善丑闻为中国红十字会及其合作伙伴抹黑,慈善组织形象大跌,其公信力程度也不言而喻,鲜有公众主动积极参与捐款活动,慈善领域的大规模的“蝴蝶效应”一触即发,比如中国慈善善款总额由2010年的700多亿元大为减少,“6月份总的慈善善款金额达到10。2亿元,但7月份总的慈善善款金额仅为5。1亿元,纵观慈善组织6月至8月慈善善款金额的降幅竟然可达 86。6%。”[石国亮。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塑过程中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9)。]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