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2011年,Cheuk-Wai So课题组报道了化合物1与芳基叠氮化合物反应,得到硅亚胺2,反应路线如下图所示[10]:
    化合物1与芳基叠氮化合物反应
    图一  化合物1与芳基叠氮化合物反应
        2015年,Reinhold Tacke课题组报道了化合物5与N2O反应,该反应经历了中间体A,再发生1,3-SiMe3迁移得到硅亚胺6,反应路线如下[10]:
        图二  化合物5与N2O反应
        
    化合物7与PhEEPh(E = S,Se,Te)的氧化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五配位的硅(IV)中间体化合物8’-10’,再经历Me3SiEPh消除,生成Si=N双键化合物8-10,反应如下图所示[11]:
                注:E(7-S,8-Se,9-Te)
       图三  化合物7与PhEEPh的氧化加成反应

    相对于国外对于硅亚胺类化合物以及硅烯的研究而言,国内研究这一领域的实验室并不多。2011年,崔春明课题组[12]报道了胺基二氯硅烷 ArN-(SiMe3)SiHCl2 (Ar=2,6-iPr2C6H3)和小位阻的氮杂环卡宾 1,3,4,5-四甲基咪唑-2-亚基(IMe4)反应,分离到了首例路易斯碱稳定的氢化硅亚胺ArN(SiMe3)SiH(IMe4)NAr。2015年,崔春明课题组首次报道了氮杂环卡宾诱导下二胺基氯硅烷脱除Me3SiCl来制备硅亚胺的方法,合成了二胺基氯硅烷[ArN(SiMe3)]2SiHCl(Ar=2,6-iPr2C6H3)。2016年,该课题组[12]又通过氮杂环卡宾稳定的硅烯与炔烃的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烯基取代的硅亚胺类化合物[13]。采用盐消除的方法合成[ArN(SiMe3)]2SiHCl,
  1. 上一篇:基于Chemkin的煤热解多步反应机理的改进
  2. 下一篇:胺基二氯硅烷与氮杂环卡宾的反应性研究
  1. 氮杂环类小分子的离子选择性研究

  2. 酸溶法铝灰法制备PAC新工艺的稳定性探索

  3. 固体推进剂的热稳定性分析

  4. 酸洗废水制备稳定的Fe-Mn双金属材料的研究

  5. 过渡金属催化下含氮杂环的合成研究

  6. 系列化P(DMC-AM)热稳定性的研究

  7. 热稳定性增强的三聚氰胺...

  8.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9.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0.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1.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2.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3.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4.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5.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6.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7.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