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84-02
一。对南京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状况的调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论文网抽样的方法,贫困生人数采用分层抽样法,采用公式:(N为贫困生样本数,为各高校贫困学生人数,为各高校贫困学生总人数,P为全国贫困生平均患病率,为误差率,为参数),P值为14。87百分号,=10百分号(最高可取20百分号),=1。96。本研究选取南京市医药类。理工类,即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两所大学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由其1―4年级的本科生为样本。共发出问卷1285份,实际收回1173份有效合格问卷,回收率达91。28百分号。其中非贫困生为831人,贫困生342人。
2。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简称SCL-90)也叫做Hopkins症状清单(HSCL),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国际承认的。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检查量表,主要从十个方面了解测评对象的心理健康程度,包括有比较广泛的精神科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随眠等均有所涉及。本研究工具采用L。Derogatis1975年编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1984年修订的版本。
(二)数据收集过程
笔者分别征求了两所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并得到各系辅导员的全力支持。以口头。书面形式向学生们解释调查的内容。目的及意义,讲解注意事项,打消其疑虑,并承诺该项调查全部资料保密。由笔者使用统一指导语并发放问卷,学生完成量表时间约为20分钟。学生填写完毕,由笔者统一收回。
(三)质量控制
1。向学生说明本次调查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填写问卷表的各项具体要求,取得学生的信任,获得学生真实。客观的填写。
2。问卷回收后,及时复查,对不合格问卷予以剔除。各项数据录入完毕后,随机抽取20百分号进行数据复核,最终形成数据库。
(四)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输入SPSS13。0,采用描述统计。t检验。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1。回收率。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85份,收回有效问卷1173份,调查问卷合格率为91。28百分号。
2。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构成。如表1。表2所示,男生问卷216份,女生问卷957份,各占18。4百分号和81。6百分号;南京中医药大学有762名学生参加调查,南京理工大学有411名学生参加调查,各占65百分号和35百分号;参加调查的理科生593名,文科生580名,各占50。6百分号和49。4百分号;此次调查共有非贫困生831名,贫困生342名,各占70。8百分号和29。2百分号。
(二)贫困生与非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分T-检验
如表3所示,两所高校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除了在偏执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各因子上的差异均显著。
(三)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分T-检验
如表4所示,经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了不同性别的贫困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结果发现他们在强迫因子上差异显著,在抑郁和恐怖因子上差异边缘显著,剩余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三。分析与讨论
南京市高校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分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结果显示高校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除了在偏执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各因子上的差异均显著,说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差异较大,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高,可能是因为经济拮据而带来的自卑,不敢与人交流。沟通而产生的;焦虑。抑郁因子高分可能因为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大。家庭贫困的经济困扰。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和与其他同学比较的差距而产生的;强迫症状因子分高可能因为这些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处于不断升级的考试应激状态,大学的宽进严出导致思想压力不比中学小,正是长期处于这种紧迫状态进而容易发展成为临床强迫症状。
以往针对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中多数显示在贫困大学生中女生的心理问题多于男生,但是本文通过对南京两所高校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分T-检验,结果表明在贫困大学生中男生的心理问题多于女生,特别是在强迫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生理特点。一方面,男性天生不如女性感情丰富。细腻。敏感,知心朋友不会太多;另一方面,男生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经常会隐藏自己的感情,特别是性格中脆弱的一面,总是认为男人有问题就应该自己独立解决,对于找人倾诉。寻求帮助存在抵触情绪。如果男贫困生本身就有些自卑,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交际,就会变得很孤独无助;除此之外,男性大学生聊天时的话题往往是时事。球赛。电脑游戏,极少交流内心感受。因此,男性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相比女性贫困生要弱得多,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男性贫困生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只能选择喝酒。抽烟。沉溺于电脑游戏等消极的方式来解决,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二是社会因素。西蒙(Simon)和费瑟(Fisher)1973年的调查发现,男女对于成败归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自己的能力;而男性比女性则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艰巨。这种归因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在贫困大学生中不同性别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社会的传统观念在各方面对男性角色提出的要求更高,这就导致男贫困生往往表现出强迫。抑郁。传统上人们认为,男性应该在工作或家庭中承担顶梁柱作用,这就使他们承受的压力更大,但是他们不能表现出软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须不断地开拓创新,这往往又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四。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
贫困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以上种种心理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家庭经济困难。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从解决经济贫困入手。贫困大学生缴不起学费,生活贫苦,并且家庭负担重,就业压力大,面对以上这些困境任何人都会自然而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各高校不仅要为贫困大学生开通绿色通道“,不断完善贫困大学生贷款制度,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助学措施,更是要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不但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费用问题,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工作。交际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对就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对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疏导
贫困大学生所呈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都属于思想问题和认知失调,所以各高校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调节自身负面情绪,增强自身抗压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澄清一些认识误区,才能给予贫困大学生真正的帮助,使得他们不仅摆脱物质贫困,同时更能摆脱精神贫困。与此同时,对于贫困大学生更要加强心理疏导,应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大学生群体进行团体心理疏导。训练,加强师资配备,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建立学校。院系。班级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心理咨询体系。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心理咨询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个别辅导等各项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抗压能力,进而引导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增强育人环境建设
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应当注重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由于社会上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导致攀比。炫富。同居等不良风气不断入侵校园,加重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他们心理极度不平衡。因此,各高校应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不断鼓励贫困大学生通过自身奋斗来获取劳动报酬,多开展一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增长课外知识。调剂校园生活的各种活动,以此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贫困大学生希望得到精神上的平等,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各高校应重视校园育人环境建设,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保护其隐私,给予他们更大的支持和理解。同时积极发挥学生会。社团。班级。宿舍的作用,多开展心理互助,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得贫困大学生能真正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进一步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升。
南京市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