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科类创新实验班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5。013
AbstractFromthe80soflastcentury,theresearchontheinnovationofeduca论文网tionalreformandeducationalmodelhasgraduallydeepened。Theinnovationexperimentalclas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soneoftheinnovativepracticeofourcountryshighereducationmodel。Inthispaper,thestudyoftheliberalartsclassinnovationexperimentalclass。TheauthorselectstheBeijingUniversityandTsinghuaUniversitySocialScienceExperimentalClassYuanPeiInstituteoftwodifferentinnovationexperimentalclass,theymakeacomparativeanalysis,judgewhatkindofexperimentalclassmodelismoresuitableforthepresenttherealityofChinaseducation。
Keywordscollegeinnovativeexperimentclass;talenttrainingmodel;innovativetalents
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我们在丰富高等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同时,也要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国家发展对一流拔尖人才的需要。高校创新实验班从开设至今,逐渐形成了文科大类。理科大类。工科大类。社科大类等不同大类的培养方向,形成了高校创新实验班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一些高校不只开设一个创新实验班,同一学校不同实验班的培养体制和培养理念也有所不同,由此对不同实验班的研究也有了意义。清华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和北京大学元培是众多实验班中两种模式的代表,笔者重点对这两种实验班做出对比分析,力图在现有培养模式基础上择出更优的结果,为的创新实验班的培养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1两种模式的差异比较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隶属于社会科学,是清华大学对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建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次成功探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与北京大学元培在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培养方式等方面并无显著差异,而在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社会评价上的差异如下:
1。1培养方式差异
(1)清华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从大一进入班级开始便不分专业,以大类培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从而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兴趣为指引研究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北京大学元培推行自由选择专业,元培按文理两大类招生,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在低年级学习通识课程和宽口径基础课程,元培的学生原则上可自由选择专业。
(2)清华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推行宽口径。专业化的培养方针,贯彻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理念,通过实施体现多学科通识。学科交叉。专业训练三者结合的培养设计,以达成培养人文社会科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北京大学元培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可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供制度保证。
(3)清华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主张教学国际化,聘请国外名师进课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国外学习交流机会,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北京大学元培实行了导师制,学校从各院系聘请资深教授作为导师,通过讲座。座谈等活动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会邀请一些各领域内的佼佼者,聘任他们担任元培学生课外导师。
1。2课程设置差异
大一年级课程设置比较(表1):
表1
注:笔者根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本科教学计划整理得到。
创新实验人才培养的重点便是早期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所以笔者选取了清华和北大两个实验班大一阶段课程做出比较,以此来反映课程上的区别。从表1可以看出两校在课程设置上差异较大:
(1)北大元培在学生课程设置上更加宽松,学生原则上可自由选择专业;清华社会科学试验班则为低年级学生规定了具体的学习课程。
(2)元培的学生专业分散性高于清华社科实验班。元培的学生可以在全校自由选择专业,每个人对专业的偏好不同自然会有多种选择。清华社会科学实验班定位于五大学科分流方向:政治学与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和心理学。因此,学生可以选择的专业范围有所限制。
1。3社会评价差异
人们对清华社科实验班的总体评价是小而精“,至于负面评价几乎没有。对于北大元培,笔者了解到的负面评价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课程杂而繁多,缺乏实用性。第二,元培的学生缺少归属感。大一的自由选课,大二的专业划分,完整的四年大学生活被割裂成几个部分,每次的改变都是一个新环境的重新融入,短暂的相处时间难以让同学们建立起永久的情谊。第三,学科基础不牢固。低年级的自由选课带来的不仅是知识面的扩大,也存在根基浅薄的隐患。高年级的专业分流使得专业课程过于集中,同学们的课业负担集中在了特定学期。对于出现这样两极化的评价笔者有这样的分析,创新三要素包括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非智力因素)和创造性社会背景(环境因素),所以环境因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至关重要,创新实验班的出现正是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开辟出的一块创新之地。从课程设置的差异中我们发现在低年级课程开设中,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的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比例要高于北大元培,在课程上面它显然更加专业化“,元培是自由选课制度的代表,学生们的自由却也是矛盾产生的根源。
学生对清华社科实验班的培养模式更加认同,正是学生与学校在读大学“这件事上理念的不同。与元培的完全自由相比,社科实验班模式既不是完全的放开也不是传统的固守,在开放中却又划分出范围,这对于学生谋取好的工作的目标显然会更加有利。北大元培的模式让学生们感觉基础太过宽泛,总的来说就是杂而不精“,低年级学生的教育会让一些学生感觉浪费了时间“,在一开始便落了其他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学生一大截。学生们观点的形成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最重要的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对能做事“人才的需要使学生们的关注重点着眼于本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而忽视了知识结构的综合。其次,知识文化收益期长的特点也使得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必要性表示怀疑,只有真正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才能在未来感受到广博知识的益处。
2疑虑分析
大学创新实验班的竞相开办有利有弊,社会各界对不同实验班的态度有支持也有反对,从调查中笔者整理出人们对创新实验班的以下三个争议:
第一,选择创新实验班,学生的主动性受到考验。首先实验班教育把课程的选择。学习的安排完完全全地放权给学生,学生难免产生不适应感,因此盲目,甚至是走上错误的方向。其次,实验班专业的分散化使学生失去竞争对手,来自身边的压力则会较小,同学间缺少竞争而失去学习动力,对自己的定位也会变得模糊不清。
第二,大环境下学生和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对创新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成果都抱有疑虑。从外在原因看,现阶段社会整体的氛围更加倾向于传统教育,这让优秀学子对创新实验班的社会认可度持怀疑态度。从创新实验班本身来看,创新实验班发展时间不长,人才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学生们害怕成为实验室的小白鼠“被白白消费,最终得不偿失。
第三,有些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与社会教育体系脱轨,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形成阻碍。大多数创新实验班都是在低年级不分专业,学生们学习通识课程,高年级开始系统学习专业课程。而教育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在大三阶段就要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因此对有的从大三才开始分专业的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考研中处于绝对的不利地位,专业基础近乎为零的他们在面对其他学生的强力竞争时难以取得优势地位,这也是阻碍优秀学子选择创新实验班的一个重要原因。
创新实验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疑虑完全正常,但是我们让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让实验班开展下去,让经验在一步步发展中积累出来。
3结论
综上所述,大众对清华大学社科实验班的评价更高,似乎从表面上看社科实验班的路子更适合中国教育改革的道路。但从更加深刻的层面分析,二者的教育模式各有优劣,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北大元培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走在清华社科实验班的前列,迈的步伐更加巨大。元培是对欧美教育体制的高度效仿,社科实验班模式则介于传统与西化之间,更加适合中国国情。一家大学体制的创新若没有相应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便很难取得成功,所以在现阶段传统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元培模式难以突破制度制约,完全自由。相较而言,社科实验班是近期中国高校教育更好的选择,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未来不会止步于此。
大学文科类创新实验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