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强势环境下的普通话教育问题探讨
根据一九五五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可知,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由此可见,普通话与其他方言的区别主要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
粤语的论文网语音,本身是七大方言中与普通话相差最大的;且语言有其独特的表达体系,可利用汉字和粤语字直接进行书面表达;加之香港文化的渗透和交融,极大地丰富了粤语的词汇,使得粤语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差异巨大。粤语作为广东粤方言地区的强势语言,在这种语言环境下,粤方言区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比北方地区学生更困难。
一。原因分析
阻碍广东粤方言地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最大障碍在于语言环境。粤语是广东省内的通用语,也是广东的强势语言之一。粤语是大多数粤方言地区人民的第一语言,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语言。无论是沟通交际,还是新闻媒体,无论是从使用频率,还是使用人口来看,粤语在广东粤方言地区都有着良好的语言环境。
反观普通话,虽然普通话无疑是广东粤方言地区的强势语言,但更多情况下,普通话是作为第二语言,与粤语并存的。因此广东粤方言地区的普通话教育问题,可以借助第二语言教学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分为在目标语社会环境中和在非目标语社会环境中两种不同情况。目标语社会环境是指在目标语国家里进行的目标语学习,比如在美国或加拿大学习英语。非目标语社会环境是指学习者的目标语既不在某国的本族,也不是官方语言,只是在一些特定场合使用,比如日本一些商务会议中使用英语。
在有限的普通话环境中,广东粤方言地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学习条件和环境受限。以及第一语言的影响这两点。
学习条件和环境受限,也就是学生真正使用普通话的频率不高,时间不长,影响了学生对普通话的掌握。学生主要在课堂上学习普通话,在课外使用普通话的环境较少,使用粤语也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影响了普通话的学习效果。
第一语言的影响,是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的。受粤语的负迁移影响,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会产生偏误,即学习者犯的系统性错误,分为语内偏误和语际偏误。粤方言区学习者学习普通话时主要是语际偏误,即学习者母语干扰而导致的错误,这类错误的原因往往能从对比分析中找到答案。
二。对比分析
(一)词汇
由于粤语和普通话都是使用汉字书写,词汇上有不少重叠的部分,粤语和普通话之间的相似性反而容易导致误用令人迷惑的同源词而引起干扰。如粤语中的「得意」指的是「可爱有趣」,但普通话的「得意」指的是「洋洋得意」;粤语中的「直情」有「简直」或者「根本」之意,普通话的「直情」却是「刚直」或者「直率」的意思;「抵死」在粤语中指「该死」。「活该」,但在普通话中却是「冒死」。「拼死」的意思。这些词汇在普通话和粤语中的用字和书写完全一样,但语义。感情色彩甚至用法都不尽相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直接将粤语翻译成普通话,将会产生表意或用法上的错误。
(二)语音
首先,语音方面缺乏类似项目,也导致学习第二语言的该项目时的困难。虽然粤语的声调比普通话多,甚至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入声,但部分普通话的语音在粤语中并没有类似的项目,这就加大了学习者发音上的难度。例如,在粤语中没有儿化音,粤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很难发出儿化音,如「花儿」的「儿」字通常会被有意无意地省略掉,或是直接将轻声的「儿」字发成第一声。
其次,受粤语语音的负迁移以及知识面的影响,粤语方言区学习者在发普通话上声(即第三声)的时候容易出现尾音脱落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语音知识的增加和学习普通话意识的增强,这种情况能逐步得到改善。
(三)语法
语法方面,以粤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容易将粤语的语法直接代入普通话表达中,直接套用粤语句式。例如,粤语中习惯将「先」字放在动词后,而说成「你走先」,但在普通话中,「先」字则提前了,正确的语序是「你先走」。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解决广东粤方言地区普通话教育问题,主要可以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入手。
语音方面,普通话第三声尾音脱落的现象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语音知识,增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意识等方法改善;声母的混淆问题,可以通过课堂学习,系统讲授和区分z。c。s,zh。ch。sh,j。q。x,以及g。k。h这四套声母,通过多次强化纠正学生的偏误。
词汇方面,要提高普通话词汇的学习能力,需要加强普通话词汇的针对性训练,有意识地区分普通话词汇和粤语词汇异同。
语法方面,主要是句式方面的问题,要求在进行普通话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区别普通话句式和粤语句式,培养普通话思维的习惯。
此外,中。小学生学习普通话时出现的偏误情况较少,利用这一关键期加强普通话教育,营造有利于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增强学生对于普通话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效率。
方言强势环境下的普通话教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