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途径与策略
1。各级政府对教育国际化提出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教育改革发展论文网,提升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
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浙江省也对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积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第二,建设一批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课程和研究机构,积极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浙江省要求高校开设的全外语和双语教学课程占课程总数的比例,到2015年,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平均达到6百分号,高校交换生和短期交流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到2015年,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平均达到4百分号,到2020年分别增加到8百分号。第三,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支持国际汉语教育。提高孔子办学质量和水平。第四,提高浙江教育的国际吸引力[3]。实施留学浙江“计划,提高来浙留学的学历生规模和比例。其中浙江省高校留学生规模2015年要求达到在校生数的2百分号以上(优势专业或重点学科的留学生规模达到在校生总数的5百分号以上),2020年达到4百分号以上(优势专业或重点学科的留学生规模达到在校生总数的8百分号以上),其中学历教育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50百分号以上;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占10百分号以上[4]。
2。农林院校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综合各级政府对教育国际化提出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国家和省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也给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明确的方向,给高等院校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高等农林院校除了要遵循国内外教育国际化研究经验,加强国际化教育评估,促进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推进国际化教育的发展。积极探索农林院校国际化教育发展途径,依据国家和浙江省的教育国际化规划要求,积极拓展学分(学历。文凭)互认。交换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留学生(培训。本科。研究生)以及孔子等多种教育国际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各类项目进行分析评价,从中筛选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项目,探索切合农林实际的教育国际化发展途径,尤其是农林院校的国际化教育发展还有很多的制约和障碍,还需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政策和制度的保障策略。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展开。
2。1确定战略重点
非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大陆。建立与非洲的战略合作是政府国际合作的战略重点之一。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结合国家对非洲农业与资源合作战略和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把非洲作为农林院校推进国际化和开展国际合作活动的重要区域和开展农林技术对外合作的主战场。通过农林业战略性研究和示范,拓展研究领域。提炼研究特色;促进中非农业。林业合作持续扩大和发展;帮助中国企业了解非洲农业及林业贸易投资机会及相关优惠政策;为与非洲的农林业合作和发展提供政策。技术和战略支撑。
2。2凸现优势学科特色,加强农林特色专业的国际化课程建设
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大力开发全外语授课课程和双语课程。以农林。园艺。资源和环境,生态文化为特色和优势,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身心健康。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同类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积极探索建设国际化专业或面向国际招生的专业。加强与国外高水平高校的合作,逐步建设若干个符合国际发展方向的特色专业。
2。3努力推进国外孔子“建设
建立具有生态文化特色的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扩大农林院校的特色文化,提升农林院校在国外的影响力。通过建设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海外孔子,开展汉语言教育和农林特色的茶文化“。竹文化“。江南园林文化“等中华文化的传播。普及和推广工作。
2。4推进留学生工作,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扩大留学生按照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原则,明确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重点。扩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学生交流规模,提高攻读学位留学生培养水平。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级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计划的同时,设立农林院校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改善生源结构。完善外国留学生学籍管理。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工作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居住环境。创新留学生招生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外开展招生活动。
2。5扎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积极申请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本着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宗旨,积极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校。国外高校强势学科以及同类高水平高校的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学校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森林科学专业。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林合作,形式多样,可以本科交换生2+2。研究生4+2等形式加强合作交流,提升农林特色专业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也积极申请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3。农林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对策与措施
3。1强化国际化思想意识
进一步强化国际化教育意思,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并且,作为高校国际化教育负责人需对本国文化特性和环境有深刻的了解,对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教育的要求,国际和高等教育勉励的机遇及挑战,有清楚的认识,有较为广泛的国际联系和选择合适合作伙伴。并从多方面筹措经费的能力。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要从上到下全面贯彻国际化教育内涵建设,强化全校教职员工的国际化意识;各二级(部)作为工作主体要将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主要日常工作来抓,切实发挥各二级(部)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作用[5]。
3。2注重生态文化载体建设
着力将农林院校建成集教学。科研。休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数字化的国内一流的名校园,结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加强校园生态文明教育设施。服务载体建设。打造生态文化展示线路。进一步完善标识系统建设,加强校园人文内涵标志的设置与命名,设计制作具有生态文化内涵。农林特色的雕塑群。纪念亭等人文景观,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设立留学生文化中心。规划留学生公寓。设立阅读浙江阅览室。设立中。西方饮食中心。对留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加强体育锻炼,培养留学生在我校的归属感。
3。3提供条件保障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各类资助项目及政策支持,拓宽经费渠道,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满足留学生及外籍专家。外籍教师生活条件及学习工作条件的需求,确保各类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及外国留学生教育的教学条件建设;确保国际交流合作的经费投入,为国际合作交流提供经费保障。[5]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凝练科研特色,提升对外合作的对接能力。加强外文图书资料建设和外文网站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为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实施外语能力提升工程。开展面向教师和学生的外语培训,着力提高师生的外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为师生国际化打下语言基础。加强外语课程建设,建设一批双语。全英语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为留学生学历教育提供课程平台。加强外语课程建设,建设一批双语。全英语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为留学生学历教育提供课程平台。
3。4政策措施保障
2010-2020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突破口,接受和提出教育国际化口号。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依据,加快实现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各项国际化教育指标的进程。促进农林院校的国际化教育的发展。获取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持;加大对海外留学生的奖学金制度,吸引海外的留学生进入中国的本科教育。硕士和博士生教育。加大课程设置。国外教材使用的灵活性,促进与国外对口大学的学分。学历。文凭的互认,为学校提供准确信息。建立较为宽松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吸引海外留学生来华就读的优惠政策,完善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有利于中外学生相互接触交流。交互的校园环境。学术和文化环境,为教育国际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高等农林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