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骨质疏松认知。自我效能及骨折疗效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骨质疏松认知。自我效能及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的骨折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实施综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OK论文网T)。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OSES)。腰椎骨密度及骨折疗效情况。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OK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OSES的锻炼效能。钙效能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折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对骨折术后预后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对患者进行骨折及骨质疏松相关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患者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和自我效能,提高骨密度及骨折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4)27-0086-04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impactofhealtheducationonosteoporosisafterfracturepatientswithosteoporosisawareness,self-efficacyandfractureefficacy。MethodsAll142osteoporoticfracture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71cases,theimplementationofcomprehensivehealtheducationobservationgroupwerecomparedosteoporosisknowledgequestionnaire(OKT),osteoporosisself-efficacyscale(OSES),lumbarspinebonemineraldensityandfracturessituation。ResultsAfter3and6month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OKTscore(P<0。05),exerciseperformanceafter3and6monthsintheobservationgroupOSESofcalciumandperformancescoresweresignificantlyhigher(P<0。05),after3and6month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lumbarspineBMD(P<0。05),afterthreemonthsintheobservationgroupfractures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Osteoporosisisadverselyaffectedbythepatientfracturesandosteoporosis-relatedhealtheducationhelpstoenhancepatientawarenessofosteoporosisandself-efficacy,improvedbonedensityandfractures。
[Keywords]Osteoporosis;Fracture;Healtheducation;Self-efficacy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退化性骨骼疾病,随着骨量丢失,骨质强度减弱,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骨质结构的不足增加骨折愈合难度或发生假体松动等问题导致延迟愈合或需再次手术影响骨折预后,骨质疏松症状持续则使患者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上升,成为威胁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之一[1]。因此,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治疗不仅应重视骨折愈合,改善骨质疏松预防再次骨折对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旨在提高患者对骨折及骨质疏松认知,改善行为方式从而促进骨折愈合及减轻骨质疏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42例骨质疏松的骨折患者,术前经影像学诊断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2],男66例,女76例,年龄50~79岁,平均(67。23±10。25)岁,骨质疏松病程1~8年,平均(5。34±1。54)年,文化程度:大学29例,高中47例,初中52例,小学14例。排除多发骨折。病理性骨折。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及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健康教育
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骨质疏松相关知识:骨质疏松是患者的基础疾病,与骨折的发生及预后关系密切,积极的治疗骨质疏松是骨折治疗的前提之一,因此,应向患者宣教骨质疏松病因。预防。诊断。危害及治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视,介绍药物治疗。膳食调理。合理运动等改善骨质疏松的方法。②骨折围手术期相关知识:术前向所有患者介绍病区及病房环境,作息规律,术前准备如备皮。排空膀胱及肠道。禁饮禁食的意义及时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教会患者及家属卧床生活行为方式,如洗漱。排泄。饮食。深呼吸。更换体位等;上肢骨折患者锻炼健侧上肢的生活行为能力,尤其是优势手骨折的患者应提前训练健侧手进食。书写等技能;术后早期均应进行科学的康复运动训练,术后第1周内以患处周围肌群。关节简单舒缩。屈伸运动为主,促进局部消肿,术后第2周增加患处周围肌群和关节活动范围和强度,并逐渐增加患处肌肉及关节的低强度小角度运动,以屈伸运动为主,第3~6周逐渐增加患侧肢体运动强度,增加持重和负重力量训练,增加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运动,下肢骨折患者逐渐训练床边站立。扶拐行走,上肢骨折患者逐渐训练持物,重量由轻至重,锻炼握笔。持筷等日常行为动作。③后期康复运动干预:后期康复过程中应积极参加户外有氧运动,如健身操。慢跑。太极拳。柔力球等,增加骨骼和关节的应力性锻炼,增加日照量促进维生素D生成,以缓解骨量丢失促进骨骼健康,每日至少30min裸露皮肤日照,避免中午阳光过强时进行。④饮食干预:骨质疏松应以富含可吸收钙和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的食物为主,促进骨折愈合和骨量的恢复,增加摄入优质蛋白质。纤维素和水,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戒除咖啡。可乐。浓茶等可能影响钙吸收的食物;维生素D避免与绿叶蔬菜同服,应间隔足够时间,避免形成钙螯合物,降低钙质吸收[3]。⑤心理及行为干预:主动询问患者存在的疑问和困难,给予及时疏导和帮助,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方式,如电视。影像制品。书籍。棋牌等,缓解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压力;早睡早起,培养规律健康的作息习惯,促进机体内分泌系统对钙质吸收的调节[4]。健康教育的方式:①住院期间以床边亲自示范教育为主,采用口头宣教。健康手册等形式,加强患者对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加强与家属交流,通过对家属的教育增强健康教育内容的执行力。②出院时建立患者康复档案,前3个月每2周进行1次,此后每月1次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康复状况及生活行为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提醒定期复诊。1。3观察指标
术前及术后3。6个月进行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OsteoporosisKnowledgeTests,OKT)。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OsteoporosisSelf-EfficacyScale,OSES)。腰椎骨密度评价,术后3个月进行骨折疗效评价。OKT共26题,分为危险因素。运动知识及钙知识3部分,总分范围0~26分,得分越高骨质疏松认知越高[5]。OSES共12题,分为锻炼效能。钙效能2个因子,经数据换算各因子及总分范围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越高[6]。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前。术后骨质疏松认知情况
两组术前OK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OKT评分显著提高(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OK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骨质疏松是骨形成和骨吸收功能紊乱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平衡失调。骨量丢失骨密度减少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7]。骨密度减少使骨骼强度降低,发生骨折后骨骼重建所需骨质不足,导致骨折愈合延迟或不愈合,骨折愈合稳定性差,再次骨折风险增加[8]。骨质疏松干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钙摄取等,需要坚持长期科学的生活行为干预,生活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程度,预防并发症发生,但患者对干预方案的接受度和执行力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合并骨质疏松的骨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加重骨质疏松程度,进而诱发多种并发症,因而则更亟需对骨质疏松状况进行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前腰椎骨密度均明显偏低,骨质疏松症可能是患者在外力冲击下发生骨折的原因之一,虽然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均采用相似的手术治疗方式和骨质疏松干预措施,术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腰椎骨密度还是较术前略微下降,可能与骨折后骨吸收功能增强有关[9],然而观察组术后3个月并未出现腰椎骨密度下降,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腰椎骨密度继续升高,并依然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干预下,患者术后骨质疏松症状得到持续缓解或改善。健康教育的重点以生活行为方式改变为主,包括运动锻炼和饮食干预。除骨折术后早期需要进行康复性锻炼外,术后2个月以后的后期康复过程则以减少骨量丢失。促进骨密度增加为主,户外运动增加骨骼和关节的应力性锻炼,不仅有益于骨折肢体功能康复,促进骨形成增强骨骼强度,户外日照还能促进维生素D生成,有助于钙吸收缓解骨量丢失促进骨骼健康[10,11]。适当的营养摄入指导不仅有助于骨折愈合和骨质疏松症状减轻,还可丰富生活内容使患者更有目的地选择食物,健康教育过程可列举多种相关食物及菜谱为患者提供参考,食物则以富含可吸收钙和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的食物为主,并避免进食影响钙吸收的食物[12]。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宣教,观察组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结果显示,术后3。6个月观察组OK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分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持续长期给予健康监督指导。住院期间采用常规的交流沟通方式,以床边亲自示范教育为主,采用口头宣教。健康手册等形式,根据患者理解力和疾病程度进行个性化讲解;另外,将家属作为重要的宣教对象,由于骨质疏松是长期的病理过程,家庭康复和治疗是常态,因此增强家属的疾病认知有利于在家庭中形成有效执行动力[13],结合出院时建立的健康档案和定期回访,形成内外结合的健康教育指导。监督。促进机制,增强健康教育内容的执行力和持久效应[14-16]。因此,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仍有较为满意的骨质疏松认知程度。并且从OSES评分变化情况可见,观察组不仅具有更好的锻炼效能。钙效能,还能在出院后较长时间内保持自我效能水平,其中钙效能还有所增加,反观对照组则呈现随时间延长而减弱的趋势。观察组3个月的骨折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相较于对照组疗效优明显增加,疗效差明显减少,也说明骨折康复及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对患者骨折愈合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总之,骨质疏松是骨折的危险因素,对骨折术后预后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对患者进行骨折及骨质疏松相关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患者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和自我效能,提高骨密度及骨折疗效。
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骨质疏松认知。自我效能及骨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