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51-02
当代大学生在传统道德文化强国的视域下应该更为积极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合格的高校学生,学习大学国文课程不仅是审美的精神享受,更是精神论文网层面的成长。
一。何谓大学国文
国文是建立在国学大的背景下展开的。广义的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狭义的国学是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文是指本国的语言文学作品,民国时期的国文就是现在所说的语文科目。国文“顾名思义,堂堂一国之文,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之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唤起的是我们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依赖感。需要说明的是,1949年之前,语文“被称作国文“。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国文课的学习更强调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现代语文的学习则更强调功能。更强调应试,进而忽略了原有的本族文化意蕴的深刻内涵。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国学“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精粹,它是我们民族精神成长发育的基石,也是一个国民尤其是大学生应该接受的基本素养。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文化多元现象,弱化了我们对国学“的传承。而大学的人文素质课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作为教师更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们汲取国学瑰宝中人文素养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大学国文教育现状
(一)主动学习意识不足
当下主流意识是功利的,从而忽略了人文素质课基础课的学习,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才是自己立足社会的基本,忽视了写作。演讲。面试的能力。这些综合能力才是一名合格大学生毕业的立足之本。现在的学生书写能力不及高中水平,错字处处可见,表达能力欠佳,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唤醒他们对国文学习的主动意识。
(二)国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在功利社会的背景下,大多数人重物质不重精神,这是社会大背景下的原因。中国文化的精神风貌不再像古代受到重视,儒学之风在物质世界极大丰富的今天已经俨然被削弱。大家之所以喜欢陈晓旭版的红楼梦,封其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剧组演员的敬业。在当年拍摄伊始,他们就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培训,学习其中的文化课,使演员被知识熏陶,慢慢融入其中。然而,在当下急功近利的社会,鲜有剧组会花费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在拍摄的前期准备过程当中,大多数人都把预期效益。投资费用看得很重,从而忽视了当中蕴含的文化纲常。当代高校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考试课的学习,忽视考查课和人文素质课的学习,归根结底是因为追求学分的功利心。从而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学科外部的关联性。当今学生更注重学分,忽略了需要学习相应的文化,夯实自己的学习能力,最后达到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的目的。
(三)相关表现
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本国历史的地位在一片振兴国学“的呼喊声中却仍在下降,这种巨大的反差不能不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感到忧心。出于这种对弘扬母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我们高校老师更应该自己以身作则把母语教育和人文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各个高校更应该加强基础学科建设,而不是任意删改觉得没有用“的学科,着力把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联系,使学生更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大学国文课程设置的走向究竟需要强调人文性。强调工具性。强调审美性。强调适用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现代大学里开设了很多通识课程,很多都有提高人文素质的作用,但通过提高驾驭母语。品味母语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课程恐怕非大学语文莫属了,所以大学语文课程应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通过学习品味语言来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终极关怀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倘若脱离了工具性,便失去了这门课程的基础;倘若脱离了人文性,便失去了这门课程的方向,而大学,则更强调人文性。母语水平和人文素养是大学语文课的两大支点。所以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文化元典和文学经典的结合,以及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的结合。
三。大学国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语言规范性
(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的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在当今社会立足的重中之重,如何在经济发展的现在能够迅速地抓住机会,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试金石。口语表达的基础又是语文能力学习的外在表现。高校毕业生应具备基本的演讲能力及面试能力。不善言谈和不善表达的话,就很容易给人留下能力不高和思想匮乏的印象。这样的人不管处在哪一个社会层面,也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轻松地进行人际交往,也不会得到足够的器重和赏识。要想摆脱这种不利的境地,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语言成为架通事业成功的桥梁,让语言成为连接自己和他人的纽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立世和处事的成败。因而高校大学生应通过国文类的课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增强语言方面的自信力。(三)增强教育品德功能
人品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校和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做人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知识的传授。巴金勉励后辈说话要说真话,做人要做好人“。先贤的众多论述,都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诚然,不做好人,就不会说真话;不会做人,努力学习“就失去了方向,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孔子也讲不学礼,无以立“。待人以礼,待君以礼君命召,不俟驾行矣“(乡党)。在大学里学知识固然重要,修习人品更重要。比如清华大学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复旦大学学生投毒事件,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都在提醒我们,学生应该以德为本,德育是首要。尤其是高校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培养学生的品德。从每一句话。从每一节课。每一个学期做起。
(四)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纲常
世人一讲到儒,马上就会联想到孔子。孟子,因此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儒“是从孔子那时才有的,儒“都是孔子。孟子那样的人,他们胸怀天下。知识广博。讲究仁义。其实这些都是误解。早在孔子之前就有儒“,他们的流品非常复杂,有君子之儒“,也有小人之儒“。孔子常常教导自己的弟子要做君子之儒“,而不是小人之儒“。后来经过孔子的不断努力,把那些古儒“改造成新儒“,这就是思想史上讲的儒家“。历朝历代也把这种儒家思想延续至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儒“为柔也,术士之称“。儒“为什么会有柔“的意思呢?我们分析,这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一是儒“源于东夷,而东夷诸族柔逊多礼;二是初期的儒“多是有学问。有本事的公族,亦即读书人,而读书人大多性情柔逊。
从汉字的结构看,儒“字从人“从需“。需“的本义是密云在上,雨要下而未下的样子,因此需“字有办事不坚决果断。性格柔弱的意思。凡是从需“的字,常常都有柔弱是意思,如孺“孺“糯“。许慎所讲的术“,有时并非泛指所有的杂术,而是专指所谓术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那么他讲的术士“,也可以专指熟悉六艺的读书人,他们都是帮助诸侯用六艺教育人民的人,都是人民教师,当教师时间长了,自然有股文弱之气,所以被他们成为儒“。儒家学说主要内容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身修养。无论是孔子讲做人的道理,抑或是孟子讲政治,都以仁“字为出发点,做人到治国,仁爱之心一脉相承,这就是孔孟思想仁“的核心。他们的重点是人,也就是指人的心性和品德,因此孔子和孟子从始至终都非常重视人格修养。儒家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文化纲常和道德的最高标准。实施国学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教学的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积淀国学底蕴,大幅度提高人文素养,将对社会公德。各种公约。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被动遵守转变为一种自觉意识。自觉行为,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大学需要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德才兼备才是培养的首要任务,是重中之重。在大学国文意识形态下,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崛起势在必行,由此,更要构建出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