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改革要向实战聚焦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主席强调: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必须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仗聚焦。“院校培养的人才是要准备打仗。指挥打仗。参加打仗的,必须坚持战斗力根本标准,适应战争形式和作战方式的新变化,聚焦能打胜仗,加快院校部论文网队一体化办学步伐,使院校教育改革进一步向实战聚焦。
一。认清使命任务,树立紧贴部队的办学思路
(一)树立服务部队的使命观
强军目标的核心是能打胜仗,就是要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军队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履行使命任务的时代要求,紧贴军事斗争准备的鲜活实践,全面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进一步拓展服务渠道,增强服务能力,重点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新装备操作和维护人才,突出发展任职能力教育,大力推进军事创新教育,不断完善军民融合教育,切实发挥好人才库。智囊团。创新站和信息源的作用。
(二)树立面向岗位的人才观
任职教育的对象主要来自部队,部队是院校的用户“,用户满意是院校人才培养的最高标准。因此,确定面向岗位的人才培养观,构建与任职教育院校和部队岗位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型,创建阶段划分科学。能力素质逐级递升的课程体系,这既是任职教育岗位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实现培养“与使用“无缝对接的实际举措。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院校要对部队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积极吸纳部队人员共同对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目标与任职标准进行科学论证和整体规划,构建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衔接紧密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三)树立综合育人的培养观
过硬的军事能力和良好的军人素质的形成,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规律。院校教育必须牢固确立综合育人的培养观,要以严于部队。高于部队的标准,通过院校教育使学员既有的能力素质得到强化和发展,与部队岗位任职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得到弥补和完善。因此,在任职教育过程中,除了强化专业训练外,应持续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军事体能训练。作风纪律养成和战斗精神培育,使学员从入校到毕(结)业全过程接受与部队同质化的文化熏陶和作风历练。
二。聚焦能打胜仗,深化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
(一)以组训方式创新为突破
要强化对抗演练,总结依托军种院校组织部队首长机关指挥对抗演练的经验,规范学员参与对抗。同步跟训的方法措施,实现由自编自导。注重形式向真演实抗。注重效果转变。要完善联教联训,统一制定全军联教联训计划,健全组织运行机制,拓展内容形式,统筹利用院校。部队。基地的优质训练资源,实现由封闭办学。自成体系向优势互补。合力育人转变。要推进小班教学,改革现有教学编组模式和组训方式,积极开展研讨。案例。战例教学,注重问题引领和深层互动,实现由知识灌输。死记硬背向传授方法。启迪思维转变。加强实践教学,结合实际条件,区分对象类型层次,加大实验教学。实装教学。想定教学和网络化。模拟化。基地化训练比重,实现由偏重理论。轻视应用向知行合一。强化能力转变。
(二)以教学内容优化为核心
理论内容教学方面,按照系统性。权威性。科学性。可操作性要求,制定院校作战理论建设规划,抓好现代化战争制胜机理。基本作战思想。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和作战对手等研究;把信息系统体系作战方式方法。新力量。新装备运用研究和战法训法试验论证等军事理论创新成果。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作战应用知识和部队建设实践经验等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构建部队使命任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信息手段为支撑的现代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性内容教学方面,作战指挥类教学要以战例研究。想定作业和综合演练为主,注重传统与现代手段结合,突出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模拟和兵棋推演等手段运用,注重模型分析。量化比较和作战计算,加强信息系统的指挥技能训练和作战实验论证教学。
(三)以教学方法改进为重点
一要推开问题的理论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改变过去理论授课满堂的方式,教员重在精讲。讲精,学员重在学研。研学,最大限度地释放学员个性化学习能量,实现教与学。学与研的优质互动。二要强化指挥技能训练。把指挥技能纳入指挥与参谋人员培养的重要内容,重点突出指挥信息系统。兵棋推演系统。指挥训练信息系统操作运用,以及作战计算。作战文书。作战标图等指挥技能,强化指挥与参谋人员熟练系统。精通业务。善于计算的能力,为提高指挥打仗本领奠定基础。三要大力开展战例研究。研究古今中外经典战例,学习借鉴军事名家指挥艺术;研究特定环境典型战例,深化细化战斗指挥流程学习。采取课堂战例介绍分析与现地战场考察作业相结合,定性思想凝炼与量化精确分析相结合,借鉴有益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全面提升学员战役战术素养。四要深化想定作业改革。紧贴使命任务,分别设置基本课题。专项课题和拓展课题,按照战斗全过程。全要素。全系统。全时空,构设逼真战斗情况,组织学员系统分析判断。数据精确评估的想定作业,提高学员系统的指挥打仗本领。五要探索联合演练新方式。采取学员自主设计研训。单独编组跟训。依托部队实装组训。进入指挥角色参训的方式,让学员深度参与部队演训活动,强化学员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指挥技能的综合运用。
三。强化能力素质,打造素质优良的教员队伍
(一)区分教学任务类型
科学文化基础和通用专业技术课程教员,主要以军队院校文职干部教员。文职人员为主,适当聘请地方院校兼职教员;军事基础和军事专业课程教员,主要以军队院校教员和教官为主,适当聘请作战部队兼职教官。要大力优化教员队伍来源结构。教员以部队指挥员为主,这是由任职教育特点规律所决定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军队任职教育院校的军事教员,每3-4年就与部队指挥军官轮换一遍。当前,如何进一步吸引部队优秀人才到院校任教,力争尽快提出针对性强的新举措。(二)实施能力提升工程
全面推开新教员岗前培训与执教资格认证,建立课程主讲教员资格标准和岗位津贴制度,立项建设军队级教学创新团队,培育遴选教学标兵,并相应建设新教员培训基地。教学骨干培训基地和专业实践基地。要以培育和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为牵引,科学搭建培养平台,突出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国家级。军队级。院校级教学名师。要通过开展打造名课“。推举名师“。评选名作“等活动,突出教员教学能力培养,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员进行综合素质考评,全面提升教员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三)强化定岗实践锻炼
战争需求。部队需求,是军队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源头活水。开展教员资格认证,健全院校。部队。科研机构和装备研制单位相结合的教员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战略理论集训和重大任务报告会;安排教员到部队进行开放式备课,加深教员对部队作战指挥。作战装备。作战能力和战备训练等整个军事斗争准备的了解;开展教学岗位练兵比武,引导教员紧跟理论发展前沿,紧贴部队鲜活实践,加快实现教学能力转型。
(四)建立双师型“评价标准
我军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建立和完善了指挥军官。参谋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三类军官的考核评价制度和标准,但用来衡量任职教育院校教员能力却不完善。要从任职教育院校教学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要求出发,用双师型“的标准来引导和衡量队伍建设,建立更加符合教员职业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既要从专业技术军官和指挥军官的能力素质标准来完善自己,又要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也要具备带兵打仗“素质。
四。统筹优势资源,构建联合育人的制度机制
(一)建立院校与部队培训信息交流制度
信息是院校培训与部队需求的链接器。要严格规范部队人员参加培训与提升使用相挂钩的制度。任职教育对一职一训。一岗一训。一级一训“有着明确的规定;建议将提拔选用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经过院校培训的人员“作为一条硬性标准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以提高部队送学和学员入学的积极性。要建立军区级大单位每年向总部上报送学需求的制度。建议在各院校上报年度调学计划的同时,军区级大单位上报年度培训需求,总部主管部门综合部队和院校两方面情况后再下达全军调学计划,以克服调学计划执行的随意性。
要建立军区级大单位定期向院校通报学员任职岗位需求的机制。照源于部队。高于部队。用于部队“的要求,军区级大单位定期向院校通报学员任职岗位需求,以提高院校了解用户需求“的全面性。前瞻性。权威性。
(二)完善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联考制度
要科学统筹训练任务规划,将联教联训作为年度任务下达相关部队。院校。训练基地。科研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训练要求和保障标准。要推进院校与部队间联教联训活动向常态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建议在院校与对口挂钩部队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总部像下达全军调学计划那样下达全军联教联训计划,提高联教联训制度的执行力。要推广院校与部队联合考核。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的成效,部队最有发言权。要想更好地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部队评价。当前,在学员考核评价方面,最大的问题在于院校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一方面,发挥用户“对产品“的检验功能;另一方面,干部部门参与联合考核,将使学员学习成效与提升使用挂钩成为可能,解决学员在训期间学无压力。学无动力的问题。
(三)大力推开任职教育院校教官制
建议总部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将教官经历作为重要任职经历和提升的优先条件,从制度上解除部队干部到院校担任教官的后顾之忧,真正发挥教官制度的作用。要改进和推广教官制度,空出部分教员编制岗位,用于选拔部队优秀指挥军官到院校任教。要对教官不仅提出年龄。职务。学历要求,同时,还提出外语。计算机和科研能力要求,以便选留后更好地适应院校环境和未来发展。
五。坚持多措并举,营造贴近实战的环境氛围
(一)优化课程设计
营造实战化氛围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员在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熟悉战场氛围。激发精神。营造实战化氛围,就是要主动把训练场。课堂作为主阵地,发挥实战化的军事训练对氛围营造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增开与信息化战争。战斗精神培育相关的课程与讲座,增设具有现代军事体育色彩的军事训练,如摔跤。武装泅度等对抗性强。战斗性强的课程;在课堂设计上,要努力拉近战场与课堂的距离,在课堂上加入战场环境。战争背景,培养学员在战场环境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考核中,要重点考核学员的实践能力,考核学员实战环境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开展创新实践的能力。
(二)营造环境氛围
院校营造实战化氛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对实战化教学训练条件需求的研究论证。按照整体设计。突出重点。先急后缓。资源融合“的原则,统筹推进综合训练场。作战实验室。模拟训练中心和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形成衔接配套的教学保障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实战化教学训练环境条件;加大军事基础。专业技术和战术训练场信息化改造力度,完善工事。障碍。目标等设施,努力创设复杂电磁环境,为战术演练提供支撑;加强实兵对抗信息化训练系统应用,积极研发并运用作战模拟对抗。网上作战模拟对抗。装备仿真操作训练等模拟训练系统,增强综合演练。战术演习的对抗真实度及组织调控。导调裁决的科学性。
(三)开展军事交流
学员在校学习期间,院校要努力通过拓展军事交流渠道积极营造实战化氛围。要定期举办讲座。座谈会,特别是军事学术讲座。国家安全形势报告等,在日常学习中不断体会实战氛围;要积极组织学员赴相关部队开展交流。通过当兵锻炼。海上实习。毕业实习。参观教学等多种形式途径,使学员置身于部队实际当中,真正感受到部队的实战氛围;通过双向代职。代课全面提高军事交流水平,切实在教学环节上营造实战氛围。
(四)加强教学监控
结合新一轮教学评价建设,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实战化教学训练质量监控机制;积极深化考试改革,修订课程考核大纲,减少课目数量,增大综合考。现地考。实装考。演练考的比重,细化考核标准。规范考核条件。完善环境设置,增强考核的真实度和难度;采取上下结合的形式,分级成立训练质量督察组,重点对实兵。实装。实弹和综合演练。毕业演习等活动进行现地巡查监督。
(五)改进训练作风
认真学习理解主席强军目标重要思想和总部关于加强实战化训练的指示要求,增强为打仗育才。育打赢之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从严治训,大力开展标准化训练,严格落实训练法规;改进训风。演风,不偏训,不漏训,不降低标准,不弄虚作假,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摔打磨练学员,练技术。练战术与练思想。练作风有机结合,培育其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养成。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改革要向实战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