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称帝后,主张事皆决于法“,[1]从而高扬起法治主义“的大旗,以理天下。直到今天,法治主义也是个十分诱人的主张,而法制社会更是今人努力在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境界。难道在几千年前,这位极权皇帝就已经实行了法治主义吗?到底什么是法治主义?秦始皇搞的事皆决于法“是否是法治主义?这对于了解中国传统的论文网法治思想将不无益处。
一
要想搞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从中国法律的起源谈起,否则就很难正确理解秦始皇的法治主义“的特定内涵。
说到法“的起源,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情况。就中华法系而言,它是中国伦理文化的特殊产物,所以,我们的法“的概念和内容无处不打上这种文化的印记。
在战国以前,中国社会本无法“的概念。追溯到原始社会,确切地说在五帝“时代,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是德“。古书上说:五帝用德化“[2];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3],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原始社会结束后,到了原生态的国家夏。商。周时代,礼“代替了德“,并且逐渐形成了以礼治国“的重要原则。礼“为什么在此时能够代替德“来规范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呢?古人对此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做大人世及以为礼“[4]。从这句话所透露出来的消息看,它无疑在暗示礼“起源于国家出现之后。为了保证权力私有的世袭制。我们觉得这种解释是非常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
从此,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具体地说是从夏代到春秋时代),礼“作为国家出现后的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特殊工具,似乎起到了法律的作用。但是我们说,礼“与法“却有本质的不同,对这点古人区别得极为清楚。古人就此阐释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5]表面看去,虽然二者都是对社会成员行为的规范,但礼“更强调对人的行为动机的限制;而法“则更强调对人的行为结果的限制。所以,前者讲究教化的作用和行为主体的自律,而后者则是国家对行为主体所施行的社会性强制措施。因此,礼“与其说它近似于法“,还不如说它更近似于德“这种伦理范畴。历史证明,礼“确实源于原始的德“,但它在扬弃了原始的德“的某些内容之后,又注入了前所未有的阶级内容,并且将其置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上。夏。商。周三代所以被称为礼治社会的原因就在这里。
人们也许会问,难道在夏。商。周那样的国家中就没有类似法律的强制手段吗?那倒并非如此,相反,在以阶级压迫为内容的国家中,没有法律这种强制手段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我们知道,中国国家的形成走的是一条一个血缘族团征服另一些血缘族团的道路,它与希腊那种由原始氏族内部贵族与平民相互斗争,最后由氏族平民取得胜利而形成的民主国家是不同的。希腊人强调的是宪法“及其宪法“下人的权利,而我们最初的国家法律主要是由征服者强加给被征服者头上的种种极其残酷的惩罚手段,我们对这种惩罚手段有一个特殊的称谓_刑“。所谓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6]不过,在夏。商。周时代由于大致坚持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7]的原则,所以法“,或者更正确地说刑“,从理论上讲并未成为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主要工具。然而,一个惯于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迟早会将压迫他人的手段强加在自己人的头上。按之史实,仅在西周时代,统治者就大肆宣扬明德慎罚“[8],忙于抛出九刑“。吕刑“来威民“,这不是很说明问题吗?在这里,我们要着重指出的是,从历史上看,中华法系从它出现之日起,就不是以保障人的权利不受侵犯为目的的,而仅仅是一种对人的惩罚手段。
到了春秋时代,社会发生了礼坏乐崩“的巨变。在这场巨变中,传统的礼“再也无力用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了,于是社会陷入空前未有的失序状态。在血与火的熬炼中,人们不约而同地在思索着一个问题:如何重建社会的有序性?为此,在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中,各个学派竞相抛出这方面的主张。其中法家学派所提供的一套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引起了秦国的专制君王,诸如秦孝公以及后来的秦始皇的特别兴趣。法家理论的出发点是暴力万能论“和君权绝对论“。在这个大前提之下,这一学派力倡将过去作为礼“的辅助手段的刑“提升到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主导地位,用以代替渐趋失灵的礼“。法家人物把经过他们改造过的刑“称之为法“。这种法“虽然也不遗余力地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9],但它决不是宪法。私法,而是适应战国时代那种战争状态的军法和刑法,一句话,是专制君王使用暴力手段实现国家意志的唯一工具,可见,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渗透着令人畏惧的血腥气。
二
我们说过,秦始皇极力主张事皆决于法“。然而却又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10]难道秦始皇的思维发生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悖谬?否,对于秦始皇及其追随者来说,这二者之间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简直就是统一的。因为秦始皇自认为他就是法“的化身。他既是立法者,也是司法者,还是执政者,总之,他代表三位一体的国家意志。所以,事皆决于法“还是事皆决于上“,在秦始皇及其追随者看来完全是一回事,根本没有任何区别。对他来讲,法治“也就是人治“,而人治“也就是法治“,两者毫无对立可言。我们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真正地理解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秦始皇所以能够走上法治主义“的道路,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对战国时代的特殊情况考察后,我们得知,虽然当时诸子百家提出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但到了战国晚期,七雄“之间白热化的厮杀清楚地告诉人们:只有法治主义“可以救乱世。因此在这时,法治主义“几乎成为一股压倒一切的强劲的社会思潮,即使是以宏扬仁义“为己任的儒家思想大师荀况也公然将法治主义“塞进自己的学说中,以此来迎合时代的需要。至于他的高足弟子韩非和李斯的弃儒投法,就更能说明这个时代的风气了。秦始皇沐浴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自然要受到这种时代风气的熏陶。
此外,在战国七雄“之间长期的力量角逐中,秦国最终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特别是在秦始皇即位之初,这种优势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定局。而这种优势地位则明显地标志着秦国自秦孝公以来的法治主义“的胜利。史册有证,秦自孝公以后的历代君主,几乎都是法治主义“者。这种传统的形成并非因为秦国的君主代代都是天生的法治主义“者,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商鞅变法使法治主义“在秦国扎下了深深的根,在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牢固稳定的。有可操作性的一整套制度。这套制度制约了。支配了秦国历代君主的意志和行为,使他们无法偏离秦国既定的法治主义“的轨道。
不过,在这里我们也决不能忽视人的个性,特别是握有绝对权力的专制君王的个性对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如果历史的进程可以假设的话,我们设想秦始皇的生父吕不韦当了秦国的国君(完全有这种可能),统一后的天下能否出现像秦始皇治下的那种暗无天日的情况?我们说,肯定不能。我们从反映吕不韦政治思想的吕氏春秋中了解到,吕不韦积极倡导。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反对严刑酷法,允许思想的自由化和多元化,试图实行分权制……这些主张基本上是与秦始皇的政治思维针锋相对的。问题是在公元前221年,并不是吕不韦成了大秦帝国的皇帝,而是他的私生子秦始皇。
验之史实,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秦始皇与吕不韦的人格形成过程是有所不同的,秦始皇从年轻时代起就被秦国的特殊的文化环境熏陶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家人物,从而表现出极强的法治主义“精神,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法家理论,对法家大师韩非钦佩得五体投地,四处网罗各国的法家人物,坚决按照法家的君主极权论“和暴力万能论“来建构新国家的模型,坚决推行武力统一中国的铁血政策。这些表现除了到秦国的法治“传统中寻找根据之外,我们也决不能忽视秦始皇本人的人格力量。中国特色的法治“往往需要一个铁碗人物,一个政治。军事强人!在国人看来,一个平易近人。感情丰富,或者一个慈悲为怀。懦弱无能的君王,根本无从承担起推行法治“的重任。秦始皇恰恰不是这类君王!少年时代苦难的经历,扭曲的家庭生活,父亲。母亲给他的尊严蒙上的耻辱,过早地对宫廷深处尔虞我诈的内幕的了解和把握,……凡此种种,都必然促使他不再相信人的善良和人的诚实。这样,也就使他很自然地向荀子。韩非的人性恶“的说教靠拢,使他眼中的人际关系除了利“。害“二字之外,别无他物。父亲为了活命可弃他而不顾,母亲为了寻欢作乐可让他蒙羞受辱,更何况他人了!他的心态在自卑中严重失衡,他的理智在磨难中逐渐成熟。失衡的心态渴望平衡,理智就给他指出一条唯一可行之路,那就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绝对权力,那就是要冷酷无情地奴役他人。他认为只有如此,才能补偿自己精神上的惨痛损失。所以,他从很早的青年时代起,就迫使自己感情的琴弦停止颤动,就与严而少恩“[11]的法家理论一拍既合。于是,秦始皇冷血冰心般的个性与时代的需求终于找到了最佳结合点。
进一步讲,对秦始皇来说,他所以无限钟情于法治主义“,那是他在很大程度上把法治主义“看成是他的强力意志。优势意志。占有欲。权势欲的最充分的表现。而这种法治主义“在他后来荡平群雄的统一战争中,也确实十分奏效,况且这次旷古未有的奇功“又给予他以极大的心理满足。从而使他更加深信,法治主义“是万能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既然强大的宿敌都能在他的强力意志。优势意志下摧眉折腰。俯首称臣,那么,千百万手无寸铁的黎民百姓又何足道哉!所以秦帝国建立之后,秦始皇决心把他的法治主义“在天下全面铺开,以便用这个冷酷无情的武器,随心所欲地驱使天下人为满足他的个人意志服务。
问题是,在秦始皇的眼中,法治主义“何以会有如此令人慑服的威力呢?
那是他认为,法治主义“的最大威力就在于它的重刑主义“。在统一天下之后,他之所以刻不容缓地把专任刑罚“定为秦帝国处理国家事物的指导思想,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不过,重刑主义“并非是秦始皇的专利,它实际上早就是构成法家学说的一根重要的理论支柱。商鞅很早就倡导过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12]的政治主张。所谓重刑主义“,就是轻罪重罚,就是用恐怖手段制造一种威慑力量,驱使民众就统治阶级之范。但我们也必须指出,第一,商鞅在主张重刑“之外,还补之以厚赏“。第二,商鞅在主张重刑“的同时,还没有忘记重刑“的道义的基础,即去刑“。不过,商鞅的重刑主义“在秦国后来的政治实践中很快就发生了形变,他的重罚厚赏“逐渐演变成重罚轻赏“。到了秦国统一中国前夕,秦始皇的思想导师韩非已经在极力鼓吹重罚少赏“了。他说:重罚少赏,上爱民,民死赏;多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13]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韩非无非是在坚持恩威并施的赏罚论“的前提下,把法家学说的重点有意转移到突出罚“的作用上。可韩非毕竟是个理性主义者,为此,他也曾警告说: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14]也就是说,无论赏罚都要有个合理的限度,超出这个限度,赏罚就会失去它的作用。可惜的是,在韩非建构的君主极权理论中,这种合理的声音非常微弱,以至于完全被秦始皇忽略了。重刑主义“到了秦始皇手中,它的道义基础,它的合理限度,完全被抛到九霄云外。秦始皇既不主张以刑去刑“,也不主张重刑厚赏“或重刑少赏“,而是主张专任刑罚“的重刑不赏“!这种极端思想被秦始皇的政治设计师李斯表达得淋漓尽致,他说:名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者,非有异道也,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也。“[15]我们从法治主义“在秦国异化的轨迹中不难看到,法治主义“到了秦始皇手中,已经完全偏离了它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16]的初衷,而成为独裁者秦始皇举错暴众“,与民为敌的残忍而野蛮的统治工具了。
法治主义“所以发生了如此可悲的质变,我们还需要到法家思想体系的内在悖论中去寻找。法家的政治理想是寻找一个具有法治“思想的铁血君王,让他去收拾天下的残局,这位铁血君王应是这样的英雄:他能够用最野蛮。最残暴。最虚伪。最阴险的手段去奴役民众,然后使民众获得解放。据法家说,寰区要想大定“,海县要想清一“,苍生要想获救“,天下人就得先忍受这位救世主“的奴役!正是法家学派这种荒谬的悖论,才创造出秦始皇这样一位前无古人的极权主义者。法家学派为了制造这类英雄,拼命鼓吹明君独断“。君主极权,指望这类英雄挽狂澜于既倒,还世界一个清凉。他们哪里知道,一旦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无法限制的绝对权力落到某个英雄的手中,它不仅必将成为某个英雄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而且奴役苍生的镣铐非但不会被打开,相反,这副镣铐会变得更加沉重!
秦始皇就属于这类英雄,而他的法治主义“则是赠给翘首盼望解放“的民众的一副更加沉重的镣铐。
三
秦帝国统治的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这种黑暗完全是秦始皇专任刑罚“的法治主义“造成的。
历史记载,秦始皇对黑色“情有独钟,他认为黑色是一种吉祥的颜色。他在统一天下那年(前211年)的御前会议上,曾亲自规定色尚黑“,即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16]秦始皇如此喜欢黑色,除了他根据战国时代阴阳家五德终始说那套神秘理论推导出来的秦为水德“,水色玄黑这套胡言乱语之外,还应该向秦始皇的内心深处探究。心理学认为,对颜色的心理反应,乃是一个人价值观念的外化。不同志趣的人对赤。橙。黄。绿。青。蓝。紫以及由这七种色彩合成的白色会有不同的偏好。因为不同的颜色可以与人们不同的审美情趣产生共鸣。有趣的是,古往今来很少有人喜欢黑色。因为黑色被视为是不祥的颜色。黑色是光明被吞噬后的黑暗,是恐怖,是毁灭,。但正因为黑色有如此这般的象征性,所以秦始皇才对黑色情有独钟。对秦始皇来说,他太熟悉黑暗了:在赵国邯郸的人质生活不是一片黑暗。一片恐怖吗;秦国宫廷中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片黑暗,一片恐怖;那持续了几十年的充满血腥气的统一战争尤其是一片黑暗,一片恐怖;他那时常受到死神威胁的羸弱多病的身体,更使他的精神世界弥漫着一片黑暗,一片恐怖。总之,他的生活始终在与黑暗和恐怖相伴。黑暗扼杀了他的童年,夺走了他的欢乐,淹没了他对光明的憧憬,留给他的仅是一颗冷酷的心,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和高傲的孤独。但他还是非常感谢黑暗,因为正是黑暗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而正是这钢铁般的意志才使他踏着血流和尸骨登上千古第一帝的宝座,从而实现了他的头桩夙愿。所以他礼赞黑暗。恐怖。毁灭。
如今四海之内的臣民都已匍匐在他的脚下,诚惶诚恐地期盼着这位兴义兵,诛残贼“[17]的皇帝能够在战乱之余赐给他们以福祉。和平和光明。可秦始皇却不这么想,他认为只有他一人有资格从黑暗中阔步走出,享受光明的沐浴,而那些芸芸众生为了给他营造一个一系万世的永恒帝国,则必须仍然留在黑暗。恐怖。毁灭中。出自这种专横的设想,他在统一战争刚刚结束,就立刻建立起以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而不赦“[18]的意识形态霸权,即法治主义“。
从此,秦始皇的法治主义“就成了一把悬剑,时刻高悬在秦帝国数千万臣民的头上,迫使他们按照他的绝对意志去建造宏伟的宫殿,去修筑豪华的骊山墓,去赶筑举世震惊的万里长城,去铺筑四通八达的驰道,去远征匈奴和南越,去巡游全国,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去妄杀无辜和焚书坑儒……。
这把悬剑的唯一功能就是繁刑严诛“。我们只要看一看秦帝国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法“的名目,就足以使人绝望了。就死刑而言,则有戮刑。磔刑。弃市。定杀。生埋。赐死。枭首。腰斩。凿颠。抽肋。绞。剖腹。族刑。具五刑……,至于其它刑罚,那就更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了。当时的刑罚所以如此名目繁多。阴森可怖,那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制造一种秦始皇所需要的黑色恐怖“气氛,才能够使那些笼罩在黑色恐怖“阴霾下的人们达到李斯所说的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19]的火候,从而使帝国的臣民成为任之驱使的人形畜生!
当然,我们有必要指出,如上那些秦帝国的法律古已有之,大多数并非秦始皇所始创。而且这些法律后世也不是没有。只要稍事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在数千年的中国专制社会里,以这种严刑酷法“为内容的法治主义“几乎是无代无之。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似乎没有理由单单去谴责秦始皇一个人。确实,只要专制主义存在,黑色恐怖“的阴霾就不会消散,真正意义的法治主义就不会实现,等等。
但是,我们所以要特别提到秦始皇的法治主义“,那是因为在这位皇帝的治下,法治主义“已经被绝对化为国家意识形态,其目的的卑劣,手段的残酷实属罕见,那种公然以天下人为敌的本质实在叫人深恶痛绝。倘若说以后的少数帝王还稍微懂得一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的话,那么秦始皇则更迷信暴力万能论“,更相信在法治主义“的大旗下,他的任何想法都能够变成现实。此,他竟然把在战场上用来对付敌人的办法拿来对付自己治下的民众。在法治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他有意制造恐怖气氛,他视民为草芥,他把法律当成是他可以随心所欲滥用的皮鞭和屠刀。为了满足他那毫无止境。荒诞不经的丑恶私欲,法律在他手中不仅不是制止犯罪。保证社会安定的工具,相反却成了制造犯罪“的工具,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为了制造犯罪“和罪犯“,他不仅专任刑罚“,把刑罚“绝对化,而且在刑而不赏“的同时,又把重刑主义“推向极端,把本已十分严酷的秦法变得更加严酷。比如,帝国建立后,他接连颁布了妄言法“。焚书令“。挟书令“。诽谤法“等禁锢思想的苛法。另外又把已有的刑法作了加大惩罚力度的处理。如,秦统一前的徭律规定:失期三日到五日,?;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20]到了秦始皇手中居然改为失期,法皆斩。“[21]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上有好之,下必有甚焉者。秦始皇的繁刑严诛“的法治主义“的实行,仅仅靠他一人是无济于事的。好在,在专制政治中,一个独裁君王想找到落实自己思想的马前卒并非难事。当时那些由军功地主和知识分子转化而来的官僚集团就是对他的精神的最好领悟者和政策的积极推行者。吏治深刻“是历代对秦帝国官僚集团的最恰当。最公允的评价。秦帝国的吏治深刻“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据史载,当时定立了一个血淋淋的标准,即杀人众者为忠臣“。[22]那么这个标准具体落实的情况又怎样呢?在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有段这样的记载:当时有个范阳令,他在任十年,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然而慈父孝子莫敢?公(指范阳令)之腹中者,畏秦法耳。“秦帝国的一个小小的县令竟然如此凶残横暴,其它的各级官员那就更不在话下了。这样,在黑色恐怖“笼罩下的秦帝国就成了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无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路,断狱岁以千万数“[23]的大监狱。
在这个大监狱中,秦始皇又有意不断地补充进一批又一批以罪犯“为主力的。无偿的。非生产性的劳动大军。他们按照秦始皇的意志,在各级官僚的摧逼下,源源不断地开向秦始皇最需要他们的地方。真难想象,在秦始皇的法治主义“的治下,人人都有罪“,并且使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蜕变为人人在惩罚面前平等。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秦始皇的法治主义“终于把秦帝国境内的大多数人推向绝境,但也为秦帝国的毁灭埋下了伏线。
引文
1.10.17.18.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3。258。236。238页。
2.桓谭:新论·王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页。
3.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6页。
4.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3页。
5.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页。6.国语·鲁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62页。
7.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3页。8.孙星衍:尚书古今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9页。
9.11.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1。3291页。
12.商君书·画策,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13.韩非子·饬令,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14.韩非子·饰邪,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15.19.22.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56。2557。2557页。
16.韩非子·奸劫弑臣,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20.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76页。
21.史记·陈涉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50页。23.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