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形成机制理论为基础的成人教育教师职业态度形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89-01
一。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
成人教育教师是教师职业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和种类,是各种职业的培养者,是对经济建设直接发论文网挥作用的精神劳动者。比之其他类型的教师,成人教育教师同样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是构成教学活动基本矛盾的一个方面。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教育教师是成人学员学习的引导者。课程的研究者与教学的创新者。学习活动的服务者。
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指成人教育教师对改变和发展他的过去对象及其所涉及的因素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存心理状态。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又是态度和职业态度的一种特殊化,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教师职业态度的一种特殊化,而教师职业态度又是态度与职业态度的一种具体形式。
成人教育教师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具体类型,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教师职业态度的一种特殊化,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也有正向与负向。积极与消极之分,正向的。积极的成人教育教师职业态度帮助成人教育教师适应自己工作,提升工作带来的幸福感,负向。消极的成人教育教师职业态度让成人教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适,甚至厌恶,导致职业倦态。因此,形成正向。积极的职业态度非常必要。
二。成人教育教师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机制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的形成包括服从一同化一内化三个阶段。按照这一理论,个体或社会对某一职业态度的形成亦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服从阶段:是在对某一职业认识之初表现出一些顺从的行为,但这仅仅是受迫被动的。同化阶段:随着与某一职业的相关人物或事物的接触日益增多,对该职业表现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并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内化阶段:这一阶段是对某一职业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对某一职业的态度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态度的转变,无论是凯尔曼的三阶段说嘲。费斯定克(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还是海德的平衡理论用,都说明态度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说,职业态度的形成是立“的过程,职业态度的改变则是一个破“字当头。又要立“于其中的过程。
2。成人教育教师职业态度的形成机制
根据凯尔曼关于态度形成机制的论述,职业态度与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态度形成同样可以分为模仿。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
2。1模仿或服从阶段
人们为了获得物质的与者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服从行为成为服从。服从行为不是自己真心愿意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不是长期性的。在这一阶段,成人教育教师对外在的。针对成人教育教师的规范和要求处于模仿或服从阶段,一般发生于成人教育教师从业的起始阶段。成人教育教师在这一阶段处于对职业的适应阶段,对在服从阶段(compliance),个体因为受到外界的压力而开始发生态度的改变。成人教育教师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会受到职业情境的压力,为了规避某种不可预知的风险,比如出于担心受到惩罚或者想要得到预期的回报。被迫转变自己的态度,采取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此阶段态度的形成是收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真心意愿的行为,因此这种被迫改变自己态度而形成的态度只是表面的,是不稳定的,当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态度就会受到影响,并引发行为的改变。
2。2同化
成人教育教师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职业规范与要求,使自己的态度与工作要求相一致。同化能否顺利实现,团体和他人的吸引力很重要。在同化阶段(identification),成人教育教师为了实现的自身的社会归属感,采取与他人相一致的观点。态度等,这种态度已接近成人教育教师本身的态度,但并未与自身已有的态度完全融合,这是迫于群体压力的态度行为。比如日常生活中,受到某个群体规范的影响,这个群体的个体会自动遵守群体规范的要求。这种行为类似于心理学上的从众,却并不是简单意义的从众,而是为了实现个体社会归属感。迫于群体压力的行为。
2。3内化
在内化阶段(internalization),成人教育教师在内心深处实现了态度的转变,是成人教育教师在内心深处去相信和接受所从事职业需要的态度和观点,摈弃自己过往的态度,将他人的主张。意见等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和价值体系之中而引起的态度转变。这种态度是稳定的,通过外力作用很难改变的。凯尔曼的态度转变三阶段理论。揭示了态度形成或转变过程的复杂性。也揭示了态度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通过增加认知因素,群体规范束缚,角色扮演等各种途径得以改变的。
态度形成机制理论为基础的成人教育教师职业态度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