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武术教育目标体系研究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应该在武术课程标准下进行设置,目前关于学校武术教学标准的研究主要涉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武术部分的相关标准,以及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中武术教学理念。方针。课程设计思路等内容。详细针对学校武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研究不多,本文论文网主要研究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后,遵循教育学规范进行学校武术教育的目标体系设置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学校体育武术教育目标模型,当前世界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的。体育课程领域目标。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构建学校体育视野下的学校武术教育目标模型。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本文采用中国知网CNKI(1979―2015)。万方数据库(1998―2015)。Pubmed(1956―2015)。Spring(1955―2015)等中外数据库等资源,以关键字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体育与健康“。武术教学“。学校武术教育“,physicaleducationgoals“,physicaleducationobjectives“,WUSHUteaching“进行检索,精选得到51篇中文相关文献和22篇英文期刊以及图书章节。

专家访谈法:主要采访国内体育专业高校的武术。系部等武术专业教师和大中小学武术专业体育教师咨询学校武术教学开展情况及相关建议。

逻辑分析法:梳理这些文献和专家访谈建议,构建学校武术教育目标体系。分析学校武术三维教学实践。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校武术教学内容述评

武术是中华民族发展至今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武术具有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攻防技击。艺术审美。健身修身。[1-3]官方把武术分属于体育范畴,而体育是西方文明下身体运动形式的代名词,其是以游戏规则为限定标准的身体运动方式。学校体育选择武术的健身价值达到学校体育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武术项目与简单劳动。现代体育项目相比更具民族文化特色。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针对学校体育武术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范,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用书。初中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和教师用书中同样按照新课标的规定设置了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学时。评价等具体教学任务。高中现行的体育与健康实验教科书和教师用书中也同样设置了具体的武术教学内容。多数高校的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也存有武术教学内容,以及全国学校武术项目联盟针对学校武术教学内容进行的设计,见表1。

表1现行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全国学校

武术项目联盟设定的武术教学内容概述

学龄阶段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武术学习内容[4]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用书。教科书武术学习内容[5-10]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设定学习内容[12-13]

小学小学1-2年级:手型。抱拳。马步。蹬腿。冲拳,3至5个简单动作组合小学3-4年级:武术基本动作,6至8个简单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小学5-6年级:少年拳。地方特色拳种。9―10个简单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小学1-2年级:A:基本功,正压腿。侧压腿。压肩。B:基本动作,手型(拳。掌。钩)。手法(抱拳礼。抱拳。冲拳。推掌)。步型(弓步。马步)。腿法(正踢腿。侧踢腿。蹬腿)。C,健身操(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旭日东升)。注:小学3-6年级内容还没有出版武术礼仪。武术典故。武德。武术动作技能:基本动作(冲拳。推掌。穿掌。拍脚。腾空飞脚。旋风腿。腾空摆莲。侧手翻。乌龙绞柱。鲤鱼打挺)。基本功(吻靴。下腰劈叉。正踢腿。外摆腿。内合腿。拍脚)。某拳种套路。武术格斗(以踢打为主的武术攻防技术练习,即冲拳。掼拳。侧踹。正蹬腿。侧踢腿等攻打技术。打靶。脚靶。沙袋的功力练习)

初中9至10个动作组合的武术套路初中1年级:健身长拳(6式);初中2年级:健身南拳(10式);初中3年级:健身短棍(10式)武术礼仪与武术文化教育。基本动作(旋子。前手翻。后手翻。侧空翻)。基本功。某种拳种。武术格斗(以踢打为主攻防技术的有条件实战。功力练习)

高中目前国家教育部还未颁布新的高中。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形神拳。刀术。散手。女子防身术武术基本功。武术礼仪与武术文化教育。某拳种套路。某太极拳套路。武术格斗中的实战练习和功力练习。

大学初级长拳。棍。剑,太极拳。太极推手,散打。跆拳道。[11]武术礼仪与文化教育。某拳种套路。某太极拳套路。格斗实战练习。

武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形式一旦进入学校教育范畴,就必须遵循着教育的发展模式,即设置较为完善的学校武术教育目的。具体学校武术教育目标。武术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和效果评价等相关教育因素。国家职能部门及相关学者。专家在经过调查论证后,确信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在促进强身健体。传承武术文化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是当前武术教育的实践。然而,这些内容的选择在现代体育科学(动作科学。运动学。生物学等)视野下或许有待商榷。比如,儿童。青少年劲力“的学习与评价(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14-15]以及小学阶段设置基本动作中乌龙绞柱(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教学内容)等动作难度较大,通过实证后得出多数(70百分号常模)实验个体(健康学生)不能掌握。[16]现代体育(身体)教育教学内容设置是有一定的范围。序列。平衡原则的,教学内容的设定是根据儿童。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动作发展特征为依据的。[17]比如,个体在儿童期到青春期的学校阶段(在中国小学一年级6岁,高中毕业大约在17岁)体育项目的学习范围领域是一个由少到多。再到少的发展过程。[18]序列是课程一年中不同时间的内容进度,其任务是帮助不同学生个体在每一个年级水平上得到适合自己发展阶段的行为活动和动作技能学习。序列的重要性体现出教学内容选择通过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整个教学计划的可适性问题,其是建立在发展视野下构建个体教学内容的限制性工具。课程中的平衡是指在体育教育中所有目标都得到尽可能的覆盖,以体现教育的平衡与补给作用。然而中国近几十年的体育课程标准多数都是以身心发展。体育学科。教育目的等设置教学内容项目,没有考虑个体阶段。动作发展特征。[19]故,学校武术教学相关设置建议在原有身心发展基础上增添动作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以使学校武术教育更加适应儿童。青少年发展特征,起到学校体育武术教育促进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平衡与补给作用。2。2构建学校武术教育目标体系

武术发展到今天传承了其技击。健身。审美娱乐等功能,这一传统项目进入学校领域后主要发展其健身功能,附带有其他技击。审美娱乐等功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了学校武术教育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相继全国学校武术项目联盟提出了学校武术教育目的。教学理念。改革思路以及教学内容设计等,但是,它们是否适合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与发展模式,还有待教育系统的验证。正如,中国历经近百年学校武术教育,调查表明学生从学校中学到的武术内容不多。[20]本文学校教育范畴下的武术本质属性(民族传统文化视角)。体育学科特点(动作科学依据,即动作发展。动作学习。动作控制理论与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健康的需求),构建出学校武术教育目标,即学校武术教育的总目的。具体领域目标。武术教学目标三个层次。本文拟通过学校武术教育教学目标的构建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即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民众健康福祉。学校武术教育教学目标体系作为国家政策力量。规范和引导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武术教学实践活动。

武术超越体育主要是指其健身。文化层面上,虽然武术的价值功能(健身。技击。文化。审美娱乐。经济等)已经超出了体育这一游戏现象的范畴,但是,武术传统文化项目一旦进入学校教育领域,就要遵循学校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目前学校武术教育侧重武术健身功能的体现,这也是武术走向官方学校教育必须付出的代价,也可以说是武术的另一种发展模式。当然,民间武术等仍然还是沿着其技击功能。健身娱乐审美。经济等功能发展,只不过在发展速度上赶不上学校体育这种自上而下地在政府行政和财政推动下和支持下的发展速度而已。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发展需要不同文化,武术这一传承到今天的文化能否适应社会需要,是检验其在当下价值的时刻,需要――创造“是武术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思想。[21]今天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武术形态是社会的选择,也是武术被改造或发展的一种模式,目前综合多个因素,学校体育教育观下主要突显了武术的健身价值。

2。3构建学校武术教学实践三维目标体系

当前学校教育采用三维目标进行学习与评价,从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学校武术教学主要包括传授武术文化知识和发展技击与格斗技能。采用正确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实现个体武术情结三个方面。学校武术教学实践三维目标简图。武术文化知识和技击与格斗技能是武术经过长期发展积累的间接知识与技能,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体验学习过程,最终彰显武术情结。如果采取错误的方式方法获得知识与技能,则不能表现出恰当的武术情结。情结是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弗洛伊德认为情结是一种受意识压抑而持续在无意识中活动,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欲望。[22]武术情结是当别人对武术中存在的现象进行议论或质疑时,个体产生一种受意识压抑的感觉,从而形成一种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欲望。[23]比如,在武术学习中仅仅为了获得高水平的运动技能而没有体验或感受武德的护航,高水平的武术技能由于社会诱惑可能走向社会的对立面,不能彰显正面的武术情结,学校武术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立方体,每一条目标都是该立方体中的一个点,每条目标与三维都有关,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比如,在武术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融入历史事件。故事情节等武术文化内容,增强武术教学的情境性。

学校教育三维目标下,学校武术教学实践体现为,学生能够从武术教学中获得什么?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是学生持久或终身理解与掌握的?什么样的武术文化和技击与格斗技能在今天最有价值?武术传承到今天以健身价值充实到学校体育教育范畴,遵循着现代教育过程的相关发展路径。学校武术教育的两个主要方面(武术文化和武术套路。技击)在教育学三维目标规范下应该体现出,通过正确的师生教学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获得武术基本动作。套路。技击技能过程中认同武术文化价值,体验由于武术学习而带来的震撼,在个体生活中彰显武术情结。

2。4学校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育人观与武术健身功能不谋而合

武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需要――创造“的结果,其功能由生存技击。军事武术。表演武术发展到今天的强身健体。攻防自卫。审美娱乐。经济等功能,这些功能是武术传承的社会需要和自身改造适应的结果。武术与传统养生的结合而产生了今天武术的健身价值。[24]中国养生术是独立于武术的另一传统文化形态。养生对武术的改造发展了武术技击的实战功效,同时,也是对武术极大发展的过程。比如,武术吸收养生术后产生了武术内功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武术内家拳法。太极拳当前盛行世界各地首要目的是练习者从养生角度看待太极拳,其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属于附属目的。目前国际武联委托北京体育大学徐伟军教授制定世界太极拳锦标赛“的动作规格和竞赛规则,这是武术当今进入学校体育。走出国门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的极佳机会,说明通过武术健身价值国际化。现代学校教育推广模式使得这一武术项目太极拳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认可。

手段与目的是相对的,也可以转化的。今天武术的健身价值能否成为学校教育。学校体育健身价值的体现,是发展武术健身价值的最佳时机。虽然武术具备健身。技击。审美娱乐。经济等多种功能,学校体育教育追求健康第一的育人观与武术体现的健身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同时,武术这种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的和谐。自然。统一的文化特征与现代社会生态意义上的健康意识相契合,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以前养生促进武术的发展,人们追求长寿而选择了武术,今天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能否成就武术健身价值也是武术能否适应社会发展传承下去的检验,但愿学校体育能成就武术健身价值的极大发展。

2。5武术文化在学校体育武术课程中不可评,但必须被教授

人的发展主要包括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发展三个方面(西方发展科学认为四个领域,即身体。认知。情感。动作)。学校体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健康发展。增进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也是人类教育的重要构成元素和资源。教育是人类的平衡与补给。人类灵魂的调整过程,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其让人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更应该表现为驾驭知识。技能能力的增长。武术本来是以人类的攻击性为基础,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吸收了养生术而呈现出一种向人类生存艺术的转化过程。在转化过程中,人类的伦理意识进一步汇聚成系统的武德,并且凌驾于武术技能之上,也是武术者驾驭武术技击能力的体现。武术文化是保障武术技击。健身。审美娱乐功能正常发挥引导作用。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崇德重于崇技,将武术文化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追求武德置于知识和技能之上,教导个人关注他人和群体的利益,采用道德规范维系群体与社会的和谐。武术文化主要包括仁。义。礼。信。勇等,以及天人合一。内外合一。阴阳理论等中医和哲学思想。虽然武术文化涉及的武德修养。礼仪规范以及中医。哲学思想等在师徒式。世家等传承模式下可以潜移默化的传承,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事件证明等。但是武术如今进入现代学校教育,其是西方量化。游戏规则规范下。目标学习和达标考核,武术文化作为传授的学习内容是不能学习后即刻评价的。根本原因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局限性,是教育走向科学化而成为课程必须付出的代价。目标只是教育结果中可评的部分,并不是教育结果的全部,教育的结果包括可评与不可评两个部分。[25]武术文化虽然目前不可评,但它属于学校武术教育的结果部分。随着社会科学对武术的改造,如果评价武术文化可以采用心理。社会量表的形式进行间接评价,只是要经过相关量表的制定。效度和信度检验测试等具体工作。相信随着武术的现代发展,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得到解决。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讲,武术文化必须被教授才能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当前社会发展多元化,儿童。青少年。以及大学生受到多方面的诱惑与刺激,而传统知识。文化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一些武术动作技能附带文化的内涵或意蕴也只有通过在技能传授过程中讲授,学生个体才能理解并加以编码与认同价值转化。比如,长拳抱拳礼的教学,简单的动作多数武术学习者都会做,其中的含义,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五湖四海的朋友。出拳者的谦逊。希望向大家学习的精神。心中默念希望能够在别人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这也是学校武术教育中融入文化动作意义,其区分于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唯一内涵(武术动作的文化意义)。再如,长拳中学习虚步亮掌“时,个体要深刻体会礼让“的精神。[26]这种礼让“精神如何实现生活化是武术文化在当前的现实转化,即武术生活化。教育生活化的体现。因为中国武术是一种民族化的生活方式,这种民族化的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民族得以传承与生存的重要因素。[27]这些武术动作技能所蕴含武术文化只有被教授,才能产生一定效果的武术体验。文化的传承是灵魂的交流,对儿童。青少年的文化精神信仰。价值观形成具有教育的终极意义。武术的学习是文化的,是博我以文。化成天下“的精神载体,学校武术教育教学目标规范武术应实现人的性向发展和人生存价值上发挥积极作用,这种武术的学校教育教学与学校和教师。家长和学生密切相关。休戚与共。民族传统武术发展到今天是社会需要与自我改造的结果,这种现实没有对“与错“之分,仅仅是一种武术功能转换的现象而已,也是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适应现实的一种体现。

3。结论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式从古代发展到今天是不同时代社会需要和自我改造的结果。本文主要根据武术项目的属性。现代体育学科特征。社会需要等相关因素构建学校体育武术教育目标体系以及三维教学实践特征概述,主要体现为学习掌握武术基本动作。套路。技击技能,体验武术文化,彰显武术情结。当前社会飞速发展,根据社会需要改造属于今天学校体育教育适应下的武术传承,是武术人。教育人的共同职责。

学校武术教育目标体系研究

上一篇:學校教育行政管理现状及改革措施【2427字】
下一篇:學校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存茬问题及對策【2233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