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负性情绪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表露外显;爆发短暂,反应强烈;随境而迁,易受感染;自我中心,自控性差。对幼儿负性情绪的调节包括即时处理和日常教育。前者有正确对待。有效引导。转移注意。满足需要。提升认知等策略;后者包括鼓励交往。培养心境。营造氛围。积极暗示等方式。

〔关键字〕幼论文网儿负性情绪情绪调节。

情绪是指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1〕良好的正性情绪,如愉快。兴奋等,使人的感知变得敏锐,思维变得活跃;不良的负性情绪,如愤怒。恐惧。悲伤。担忧等,则会干扰和抑制人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使已有的能力得不到正常发挥。对于幼儿来说,情绪对其发展的影响很大,负性情绪不仅影响幼儿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幼儿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鉴于负性情绪对幼儿的危害,我们有必要对幼儿负性情绪的特点及调节策略进行探讨。

一。幼儿负性情绪的成因。

(一)内在因素。

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身体的控制水平低,或由于身体不适等生理因素,会使他们对外部世界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而幼儿的心理发展不成熟,认知水平低,情绪调节能力差,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亦会引发他们的负性情绪。

(二)外在因素。

家长的批评。教师的忽视。同伴的争执等,都会引起幼儿的负性情绪。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或者来自成人的关注与爱抚未能达到幼儿的要求,也会使幼儿累积起不良的负性情绪。

二。幼儿负性情绪的特点。

幼儿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负性情绪体验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了解幼儿阶段负性情绪的特点,对我们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形式多样,表露外显。

随着幼儿的逐步成长,其情绪体验已不再单一,除了有愤怒。伤心。难过等基本的负性情绪体验外,还逐步形成了怜悯。敌意。焦虑。羞愧。妒忌等更复杂的体验。同时,幼儿的情绪表现非常外显,其负性情绪会不加掩盖地真实表露出来。他们不知如何控制和掩饰自己的负性情绪,会不考虑后果地将其直接表露出来,想以此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与安慰。也正因如此,成人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幼儿的情绪状况,从而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二)爆发短暂,反应强烈。

幼儿负性情绪产生时间很短,往往因为家长或教师无意的言行甚至是同伴的不小心而立刻爆发。

同时,幼儿的伤心。难过等负性情绪不像积极情绪体验那样需要有具体刺激物,更多时候是产生于不经意间的偶发感受。某些刺激,即使是微弱的刺激,也有可能引起幼儿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在遇到困难时,幼儿通常用哭闹来表达,而且很难平静下来。虽然在短时间内幼儿会因积极刺激的出现情绪有所稳定,但当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幼儿先前的负性情绪体验和行为就会变得更加强烈,从而在幼儿心中留下创伤,影响幼儿以后的性格发展。

(三)随境而迁,易受感染。

幼儿的情绪常受外界情境支配,其负性情绪也不例外,总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幼儿的认知水平低,其需要和兴趣往往多变,情绪调节能力发展不完善,情绪会表现出很强的情境性和不稳定性。我们常可以看到正在哭闹的孩子当遇到新玩伴,或因父母满足了其需要时会突然破涕为笑。幼儿情绪容易受生活中他人情绪的感染。父母的不高兴。教师的生气。同伴的哭泣等都会使幼儿的情绪也随之低落。幼儿园里常会见到一个孩子哭闹而整个班级的幼儿都随之哭泣的场景。

(四)自我中心,自控性差。

幼儿在认知和情感上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别人的观点,看问题角度单一,容易以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和推断他人的情绪情感。他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各种负性情绪,从而不能很好地体会他人的情绪体验。同时,幼儿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自我调节能力较低,自我控制能力差,常会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不愿接受成人的安慰与说理,甚至会因对家长做法不如意而愈发猛烈持久。此外,幼儿的负性情绪表现出个体差异和阶段差异。对于同一种刺激,有的幼儿反应强烈,有的反应较弱甚至无反应。同样,幼儿在不同的时期对相同刺激的反应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此时反应强烈,彼时则可能没有反应或者没有先前那么强烈。

三。幼儿负性情绪的即时处理。

情绪调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成分。幼儿早期的情绪调节体验是其情感和人格发展的先驱。〔2〕幼儿的情绪丰富多样,产生负性情绪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不能杜绝他们的负性情绪发生,但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地引导和调节。幼儿负性情绪的调节,包括即时处理和日常教育,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结合的。幼儿负性情绪的即时处理策略有:

(一)正确对待幼儿负性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让教师和家长头疼的主要是孩子的负性情绪。当幼儿出现负性情绪的时候,成人本能的反应是让其摆脱负性情绪。但从情绪发生的角度看,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是用心去感受和了解世界的,其各种负性的产生和宣泄都有一定的缘由,都是幼儿在特定的情境和身心发展阶段的表现。

情绪不是用来纠正的,而是要理解的,需要纠正的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不良方式。当孩子出现负性情绪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理解,接受儿童表达情绪的方式,给予体谅和宣泄的空间,但对于幼儿表达情绪的方式要关注和纠正。如果是孩子负性情绪的正常表达,则要分析孩子负性情绪的原因,是外在因素导致的,还是内在生理因素或心理因素导致的,从而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地安慰和指导,给幼儿营造平和的心理环境,以更好地控制幼儿负性情绪的升级。

(二)引导幼儿合理宣泄负性情绪。

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还很弱,累积的不良情绪若不及时宣泄,会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如怪癖。偏激等。作为家长和教师,重要的不是压抑幼儿的消极情绪,也不是不加控制地任由其发泄,而是要引导幼儿合理地宣泄情绪,给孩子宣泄的时间和空间。注意选择与孩子交流的合适时机,教给他们用语言表达情绪的方法,鼓励其说出原因,做他们忠实的倾听者,用关爱和理解及时合理地疏导其不良情绪。

(三)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在引导幼儿进行发泄的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幼儿注意的焦点,使其消极情绪得以转化,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1。游戏转移。

幼儿出现负性情绪时,鼓励幼儿参与同伴的游戏,接触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游戏是幼儿时期主要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幼儿的想象能力及认知水平都会得到发展,思想和情绪也得以成熟起来。在参与的过程中其积极向上的情绪也会增加,先前的消极体验也会因新的刺激而得到转移。

2。运动调节。

有选择地组织幼儿参加体育运动可以较好地排解幼儿的不良情绪。当幼儿出现负性情绪时,引导幼儿通过深呼吸来平静因愤怒而引起的生理反应,带领幼儿参加运动,如跑步。跳远。攀爬等,使幼儿的消极情绪在运动中得以转移,得到平静。

(四)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凡是能满足个体的需要或能促进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积极的心理体验和正性的情绪;相反,凡是不能满足需要或可能妨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消极的心理体验和负性的情绪。

幼儿的主导需要若没有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往往会冲淡甚至抵制与此同时发生的其他情绪。所以在幼儿出现负性情绪时,成人应该及时了解儿童的主导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并在合理的情况下给予幼儿爱抚与关心。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五)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

当幼儿出现负性情绪时,父母和教师要等幼儿安静下来,告诉幼儿成人当时的心理感受,让幼儿认识到其情绪发泄的不合理之处,使他们认识到哪些是应该的哪些是不应该的,引导其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从而形成良性的情感表达方式。

四。对幼儿情绪的日常教育。

(一)鼓励幼儿交往。

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往往在具体的活动参与中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具体的情绪体验,对情绪有更深刻的认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没有父母的呵护,幼儿可以体验到人际交往的真实性。在交往中发生的一些冲突,可以使幼儿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控制自己的需要,如何解决问题题等一系列情绪调控手段,能学习如何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逐渐理解同伴的情绪,逐步在参与中提升认知能力。

(二)培养幼儿积极的心境。

积极的心境能促使幼儿用肯定的眼光看待事物,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消极的心境则使幼儿处于悲观。低落的状态,影响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培养幼儿积极的心境需要我们优化教育方式,交给幼儿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引导幼儿形成乐观。向上的个性特征。鼓励其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学会自我鼓励与互相帮助,并从中获得乐趣,促使幼儿积极心境的养成。幼儿养成了积极的心境,便能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周围的环境与事物,报以积极的情绪体验。

(三)营造良好的情绪氛围。

家长及教师的细微举动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研究表明,家庭中成人的消极情绪表露对幼儿焦虑情绪的形成影响较大。〔3〕鉴于此,家长和教师应注意自身良好的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要控制自身消极情绪的表达,在孩子面前多展现积极的情绪状态来感染他们,为其营造一种快乐和充满希望的环境,激发他们对事物的热情,使互信。互尊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

(四)给幼儿积极的暗示。

平时应该把积极暗示作为预防幼儿消极情绪。培养其优良情绪的重要方法。陈鹤琴先生指出,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使儿童害怕,不要用语言或动作来威吓儿童,而应该以一种间接的或含蓄的方式去启发。诱导儿童,以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4〕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运用积极暗示,改变简单命令的方式,可以维护幼儿的自尊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在自由。愉快的情境中更加自觉地接受教育,对预防幼儿的消极情绪,培养其积极情绪有重要作用。

注释: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RothbartMK,ZiaieH。Self-regulationandemotionininfancy。InEisenbergN(Ed)。Emotionanditsregulationinearlydevelopment〔C〕。SanFrancisco:Jossey-Bass。1992。

〔3〕刘爱芳,王美芳,张杰,等。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焦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4)。

〔4〕陈鹤琴。家庭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師语言行为探析【2002字】
下一篇:幼儿钢琴教育洧效性的分析【2223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