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30例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引导式教育治疗下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诊的3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n=15)与引导式教育治疗组(n=15),评价两组患儿治疗1年后的疗效。结果:论文网经过治疗的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言语功能以及社会适应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引导式教育治疗组各项功能的提升又较常规康复治疗组具有差异性(P<0。05);评价两组患儿的ADL评分显示,引导式教育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百分号)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76。7百分号),二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社会适应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小儿脑性瘫痪(CP)系指患儿在胎儿或婴幼儿期由于非进行性的损伤或脑缺陷引起的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疾病,也常常伴有智力。言语。行为。视力。听觉。学习等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存质量[1-2]。近年来,随着新生儿成活率的提高,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就目前现状而言,小儿脑性瘫痪并不能完全治愈,但积极的治疗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患儿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3-4]。本文为探讨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特选取3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患儿资料与治疗方法
1。1患儿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30例符合2006年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制定的小儿脑瘫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与引导式教育治疗组,每组患儿15例。常规康复治疗组中男患儿7例,女患儿8例,年龄在1-6岁之间,平均为(3。7±0。4)岁,患儿中11例为痉挛型,1例为肌张力低下型,另有3例为混合型;引导式教育治疗组中男患儿8例,女患儿7例,年龄在1。5-7岁之间,平均为(3。9±0。3)岁,患儿中10例为痉挛型,2例为肌张力低下型,另3例为混合型。经统计,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分型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常规康复治疗组
常规康复治疗组患儿应用作业疗法。运动疗法。语言疗法等常规康复手段进行治疗。
1。2。2引导式教育治疗组
引导式教育治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律,首先对患儿进行前期评估,然后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阶段评估,从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在引导员和辅助人员的指导下分步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活动。对于3岁以下的患儿,以八节亲子体操“进行双臂前平举。双腿屈伸和翻身运动等动作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以30min为宜;3-7岁的患儿要进行肢体。户外认知学习以及心理的被动和主动训练,每次训练时间可延长至1h。
1。3疗效评价
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颁布的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对脑瘫儿童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言语功能以及社会适应功能进行综合评定[5];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评估包括个人卫生动作。交流认识动作。进食动作和步行动作等50项内容合计100分,如若训练后ADL评分提高20分以上则评定为显效,提高1-20分之间评定为有效,0分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脑瘫患儿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言语功能以及社会适应功能评定结果见下表1。
表1两组患儿认知。运动。言语以及社会适应功能评定结果
结果表明:两组患儿治疗一年后,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言语功能以及社会适应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引导式教育治疗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言语功能以及社会适应功能较常规康复治疗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患儿治疗1年后疗效比较(ADL评分)结果见下表2。
表2两组患儿治疗1年后疗效比较(ADL评分)结果统计
结果显示:引导教育治疗组患儿显效14例,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的11例,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引导教育治疗组(93。3百分号)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76。7百分号),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脑性瘫痪是造成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发育和生活质量[6]。目前,临床上虽然通过物理治疗。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以及传统的中医按摩。针灸等对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康复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较忽视脑瘫患儿语言。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以致脑瘫患儿仍然难以融入社会[7-8]。
引导式教育(CE)是20世纪40年代由匈牙利医学家与教育学家Peto教授创立的,它融会了神经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康复教育体系。其主要特点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引导和调动患儿本身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节律性和意向性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能够将集体训练和家庭训练很好的结合,不仅有助于患儿性格的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高,还能保证训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促进患儿运动。语言。理解和感知能力的全面发展;强调每日从早到晚的严格坚持训练,能够有机地运用各种训练方法与日常活动结合起来[9-10]。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社会适应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明其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有效方法之一。
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30例临床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