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育中融汇流行因素与校园文化建设共促共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3-03
一。对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现状的观察和思考
审美教育首要关心的应该是艺术的审美作用,这对音乐教育尤其如此。在笔者的观察论文网中,现行的高校普通音乐教育一直是在某种程度上的非音乐教育,讲得沉重一点就是反音乐教育。反音乐教育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中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过于强调音乐的德育。智育功能而忽略了音乐教育本身的艺术审美作用,从而使音乐教育沦为学校德育。教学管理的某种工具,自然而然地就失去了音乐作为一种学科在高校普通音乐教学中应有的地位。音乐教育绝不是德育和智育的殖民地“,而应该是德育和智育的伙伴,是携手共赢的全面合作的伙伴。据笔者了解,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学上大部分情形还是语言替代型和单一欣赏型,这样的教学实践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现代高校普通音乐教育在教学上首要的是让学生产生兴趣和保持兴趣,要注重学生参与的量,也要注意学生参与的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主,专业性较强的音乐训练应放在从属地位,专业性的追求不是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任务。应当遵循音乐艺术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而又不把获取某些知识。解释某种概念或宣传某种思想视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具备审美结构的音乐课只是知识课而不是艺术课。音乐的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伸展,把社会生活引入音乐课堂,使音乐教学充满时代气息和生动活力,尽量寻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交集和切合点,在进行音乐教学训练的时候也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对于改善音乐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而言,现代音乐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所有教育必定通过生活才最有效,音乐教育也肯定是生活的。
二。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中融汇流行音乐
笔者曾对上音乐类选修课的学生进行了音乐素质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两多三少“。几乎所有学生都表示喜爱音乐,80百分号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普通高等院校进行音乐教育有其必要性。而在他们当中,能够识简谱的在3百分号左右,能够识五线谱的仅有1百分号左右,能够熟练掌握一种乐器的仅有1百分号,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几乎为零。根据笔者教学十多年来所做的情况调查可知,在选修音乐类课程的学生当中,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不会或不能识谱,但是没有说不喜欢流行音乐的,而同时喜欢严肃音乐的只有30百分号左右(并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下降)。笔者认为,这种现状是学生们与严肃音乐之间的距离造成的。20世纪以来,人们在不断强化的各种压力下,尽力寻求解脱和发泄,产生了某种反传统的叛逆性格,渐渐地发展出了一类极具娱乐性的音乐文化。这种音乐文化强调人格的独立,凸显对时代和社会的感受,重视不妥协的精神,勇敢地去反映现实,反抗传统束缚,反抗强权政治,反抗文化专制。流行音乐就这样产生了。如今的流行音乐有六大特点:
1。娱乐性。流行音乐绝大多数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其中的大多数又以表现爱情题材为主,其内容通俗易懂。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决定了其一诞生就拥有大众的基础,接受和消费的主体就是普通大众。因此,流行音乐的娱乐性和消遣性,使人们能够便捷地参与其中,并且从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放松。乐趣和享受。
2。新奇性。新奇性也就是流行性。时尚性,这是流行音乐的根基。流行音乐是建立在契合了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因而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基础之上的“。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主要以满足大众消费为目的的商业化的音乐,新奇性是必须的和必然的。
3。参与性。流行音乐的题材基本上以日常生活内容为主,强调。突出个人的心理。情感,十分强调自我,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这些让流行音乐的参与性无可比拟。
4。快速更替性。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消费品,绝对具有商业性,肯定存在大批量生产的特性。产品必定快速地推陈出新,那样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快速更新的消费需求。大众需求的快速变化使流行音乐的变更周期显得短而又短,快速更替那是不可避免的。
5。传播手段的科技性。科技日新月异让流行音乐的传播手段在不断地产生巨大的变化,从最初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的广播。磁带。唱片。CD,直到声像并茂的电视。卡拉OK。VCD。DVD。MTV,再到便携式的mp3。mp4。mp5。艾派。笔记本。多媒体手机等高科技成果,科技产品的不断丰富,极大地满足和适应了流行音乐广泛流行“的传播要求,而MIDI。多轨录音。电子音响合成等技术则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流行音乐制作的效果以及音响表现的丰富性。
6。商品性。流行音乐的传播载体是以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各类音像制品为主的,流行音乐的商品性是不可避免的。流行音乐不拘泥于形式,也不会墨守成规,相对而言,有比较朴素的美感,清新。富于想象力的音色,民间的气质和温暖的人性,通过这些浸染,流行音乐让人感觉很容易接近,不会拒人千里,也不用高深的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就可以欣赏和参与。在人类步入新千年时,现代科技让流行音乐无处不达,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自出生时起,人们身边就环绕着各式各样的流行音乐,耳朵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流行音乐音响,这使得人们和流行音乐之间几乎是零距离。学生们熟悉流行音乐,没有陌生感,所以,学生们几乎100百分号都喜欢流行音乐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严肃音乐“一般是指各种传统经典音乐和专业作曲家用传统或现代作曲手法所创作的各种音乐。严肃音乐的确是人类文化的珍宝,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对于严肃音乐,学生们一直缺乏有效的途径去了解,没有合适的环境和氛围去欣赏。除了少数有条件接触严肃音乐的学生之外,严肃音乐对于学生们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样,学生们怎么可能去喜欢。那么,同时喜欢严肃音乐的学生只有30百分号左右这种状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其实,学生们在对音乐的取向(笔者简称:乐取向)方面是需要引导的,乐取向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乐取向也是当今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上述形势下,高校普通音乐教学应该海纳百川,充分融汇流行音乐,最大程度地去改善教学环节和促进教学效果,进一步地提升教学质量。这样,高校普通音乐教育才能真正成为高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在高校普通音乐教学中融汇流行音乐并不是媚俗,但是,在高校普通音乐教学中融汇流行音乐要做到不媚俗却并不容易。笔者认为,流行音乐可以成为学生们和严肃音乐之间的桥梁,找到流行音乐在高校普通音乐教学中的切入点是很重要的。在理论类课程的音乐教学中融汇流行音乐可以是最直接的,也是最便捷的。在音乐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大可不必拘泥于原有教材中的谱例或案例,可以适时引入恰当的流行音乐案例来配合理论内容的讲解。
例如:在讲解泛音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视频进行配合。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泛音是如何被演奏出来的,学生也可以清楚地听到泛音的音响效果。在讲解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和大。小调式时,可以选择精彩的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的流行音乐让学生欣赏,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这些调式的色彩和差异,流行音乐的新奇性一定会让学生开始放下一些音乐方面的成见,用耳朵和心灵去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从而更加喜爱音乐,自然而然也会逐渐缩短与严肃音乐的距离。在讲解音程。和弦时,可以选择一些流行音乐片段,配合讲解音程的距离感。和弦的色彩感,这样更直观。更生动,通过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娱乐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在讲解节奏。节拍时,可以选择一些不同节奏型和不同节拍的流行音乐,通过流行音乐的参与性,让学生更易于理解讲课内容,也从而更了解他们所熟悉的流行音乐,进而更了解严肃音乐,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讲解速度和力度时,可以在速度和力度的每一个方面都分别选择一首最具代表性的流行音乐和严肃音乐经行对比欣赏,在更直观地接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们更加接近了严肃音乐。在讲解旋律的知识尤其是主调和复调时,可以多选择一些流行音乐或者民歌作为案例和严肃音乐案例做比照讲解。这样,不论是在听觉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能够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也容易让学生们更有新奇感,学习兴趣会愈加浓厚。以上的实践都会让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加容易,起到印象更加深刻。兴趣更加浓厚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应用的例子,在此笔者就不赘言了。在实践中,笔者也曾多次对不同的课堂进行过比较,之后发现:在教学中融汇了流行音乐的课堂的到课率一般在80百分号左右,而没有在教学中融汇流行音乐的课堂的到课率一般在50百分号左右。在教学中融汇了流行音乐的课堂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率在85百分号左右;而没有在教学中融汇流行音乐的课堂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率仅为20百分号到40百分号之间。由此,流行音乐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有益性。可行性可以说是管中窥豹了。此外,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中融汇流行音乐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也是可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学生是音乐教育的承受者,学生也是流行音乐的载体,同时学生又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因此流行音乐在校园文化中也是有着不一般的角色的,在当今的校园文化中随处可见流行音乐的痕迹。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中融汇流行音乐,可以让音乐教学更生活化,更贴近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乐取向,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喜欢音乐的学生们这个校园文化的主体自觉不自觉地去创建更优秀的。更高尚。更有文化艺术内涵的校园文化。这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课题,在此限于篇幅就不多赘述了。
以上是笔者对于在高校普通音乐教学中融汇流行音乐的一些浅见,希望可以抛砖引玉,让更多的音乐工作者来关注这个非常值得探讨。具有极大理论和实用价值的重要课题。
在音乐教育中融汇流行因素与校园文化建设共促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