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与建议
一。语文教育现状分析
1。作为基础课,语文在人一生的学习阶段出现断层,学生人文精神发展后劲不足
基础教育阶段,教学依附于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测验。评比。排名。唯分数论。唯高考成绩论成为检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论文网教师在指挥棒“画地为牢的前提下,教学只能屈从于教学大纲,教师依据教学参考书把对课文的肢解性解读,相关字。词。句的解释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历次考试中永远胜出。有些教师富有见解的个性思想,从不同角度对课文的解读往往会被视为异端邪说。这种做法严重抑制了教师思维的拓展。定式思维,服从型教学,甚至照本宣科成为教师语文教育必须遵守的不二法门。
2。综观语文教育,不论从教师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世俗。功利化倾向明显
教学中非常强调语文的工具性,重眼前利益,导致课堂上教师生搬硬套的讲解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了成绩,教师往往从个人的心思和愿望出发,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单向思维,只为寻求解答问题的标准答案。这一切都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教师的量化考核细则有关,与教师的声誉。既得利益有关。当教师把教学当成安身立命的手段,把学生的成绩看成自我价值的体现时,要求语文教育承担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教学中始终贯彻人文理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凸显学生张扬的个性就会成为奢望。任何教育,如果没有明确且合理的目标,就会是低效的,而且教育过程很可能蜕变为对学生的贬抑甚至摧残的过程。“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生机的人,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学结果不必也不可能铁板一块。当教师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教学。看待学生,解构一篇篇充满灵性的优美的文章时,无形中把世俗也传染给学生。
3。受社会大环境负面因素影响和多元文化洗礼,语文教育的正面说教功能被逐步弱化,学生行为出现趋害避利“现象
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军。对于学生的行为养成,家庭和学校都努力从正面引导。教育。即使有些独生子女自小养成一些不良习气也完全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加以矫正。尤其小学教师的言语举止。行为垂范对学生一生都影响甚巨,但问题是社会大环境有时候有些不尽如人意。心理测验表明,当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美丑。善恶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真正形成时,负面因素对人的影响远远大于正面说教,因为负面的东西更具新奇感。诱惑力。
二。面对目前语文教育现状应深刻反省,找准问题根源,发挥语文教育应有的功能
1。进一步加强语文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为学生未来发展储备
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语文教育都应该贯穿始终。学校在坚持基本教学大纲的同时,应进一步强化语文的基础性地位,把语文教育看成其他学科的基础。学校和教师都有义务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的目光要能超然于眼前利益,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己任,努力发掘语文学科的优秀文化资源,突出人文性。社会性,注重能力训练。在学校里,特别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所能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如果学生具有了较强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就能为终生的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提供无限的可能性,语文学习的基础意义正是在这里“。所以,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语文的听。说。读。写,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对人的智力。潜能的全面发掘,是人的精神素质。境界的全面提高。
2。发挥教师个性潜能,因材施教,实现师生良性互动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的认知水平。教学态度。个性思维。精神境界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从严格意义上讲对社会科学的求解答案不具有唯一性,语文教师在不违背政策红线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对课文。知识点进行多角度解析,教师也要有胆量和学识对权威观点进行反动“,勇于颠覆定论是倡导个性化教学的前提。教师教学中用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真正回归教师在教育中承担掘井人“的本位作用。
3。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语文教育关键要承担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责任
首先,净化视觉。听觉,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影视剧制作,加强纸媒。网络管理;其次,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大力宣扬古今中外的思想先驱。道德模范。文化精英;最后,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文化建设重心下移,农村村委会。城市街道办派驻专职文化辅导员。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唱响主旋律,讴歌新时代。语文教育在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理应承担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责任。实践证明:一个人基本伦理观的形成和道德价值取向,语文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政治说教,语文教材精选的文章散发的文化气息。传承的人文血脉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
三。结语
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在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语文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与建议